宋朝宦官为何难以专权(宋朝宦官是全切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5 11:00

纵观宋代历史,基本上没有宦官独大的现象。相比于唐朝和明朝,为什么宋朝的宦官会这么做"诚实"然后呢。其实说到底,正是因为宋代对宦官的管理方式不同,宦官的职级才在朝廷官僚中直接独立出来。宋朝有严格的祖家法,对外戚也是很大的约束。刘娥主政11年,

但当时外戚问题还不是很严重,刘娥也没有像武则天那样自立为帝。其实这和她祖上的家法有关系。

1.宋代先民家法

南宋邵熙五年(公元1940年),光宗禅成为宁宗,立功的赵如玉出任宰相。赵如玉是赵元佐的第七个孙子,赵光义的儿子,宋太宗,也就是说,他的第七个祖先具有宗室的地位,他被认为是皇室的后裔。即使宗室已亡近200年,他仍在一本书里涉及到:根据《宗室家法》,宗室不得为亲属。政敌用这个理由打击赵如玉。

如此重的防范,在宋朝历史上确实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宋代一路走来,皇太后或皇太后听政的场合有九次,或因皇帝早逝,太子登基时尚年轻,或因皇帝生病,或为稳定政局。这是历朝历代出现次数最多,比例最高的一次。但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并没有因为皇太后和皇太后听政而造成外戚专权的问题。

为什么宋人在朝代的竞争中特别骄傲"祖宗家法"?

祖家法起到了防止外戚作乱的作用,比其他大多数朝代都要好。在宋人的政治思想和话语中,往往强调本朝无内乱,无外戚之祸。这确实是我们祖先家法的结果。换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祖家法对宗室和外戚做了如此严密的防范,才使得皇太后听政如此普遍,不会被视为对皇权的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外戚被封杀,有如此严格的宫禁,使得宫朝之间的互动极为罕见,难度极大。外人,连太皇太后的弟弟都进不去;后妃们不仅不能出门,甚至不能在宫中随意走动。他们可能会被斩首,如果他们越过边界,进入下一个院子。这样就只剩下宦官还能承担内外沟通的职能。

2.宋代宦官的管理之道

相应的,宋代宦官也很多,宦官很重要。仅宋朝历史上,就有56名宦官。我们不需要读宋史,可以读水浒传。小说里有一个大太监,童贯,出场就领兵。宋朝的太监可以带兵。

纵观宋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清朝历史上被点名的56名宦官中,平均都有过一个以上的军衔。最高的是童贯曾经率军打西夏和辽。最低的座位是"拿去"虽然名字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在军事上权力很大。

这反映了《祖家法》对宦官控制的另一条规定,即宦官只能控制军人,不能控制文人。我们很容易认为宦官权力很大,大到甚至可以管理军队和武将,但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看。在文武分家、重文轻武的原则下,我们祖先的家法限制宦官,宦官的权力只延伸到武官、武将,不能再向上干预文官。

《祖家法》中对宦官管得最彻底、最凶的一条,就是不准宦官读书写字。在重文轻武的制度下,宦官是绝对不可能取得文人的资格,拥有文人的身份的。南宋时,一些宦官帮助他们获得宰相的职位。他们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不得不教内侍读几个字,但还是被其他官员用祖家法阻止了。宦官在军中可以监督将领,但因为不识字不识字,不可能真正和文官竞争。

祖先家法也规定太监必须固定,不能随便增加。现实中,宋代宦官数量有所增加,但定额规定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帝的主观专断权。为了使用更多的太监,皇帝不得不写一道圣旨,说明原因和需要。你再要二十个太监,这二十个位子坐满了还要再加,还要发新的诏书。这样一来,宦官的数量在宋代并没有快速无节制的增长。宋代宦官人数最少约50人,最多不过250人。和其他朝代相比,真的是谦虚了。

还有一条特别规定,宦官的官阶是独立的,不能和文学家、武官混在一起。宦官没有军事资源,更没有文学资源。这样就杜绝了二等太监会指示三等武官或者三等文官的可能性,太监的等级只能在自己的家庭内部比较。宦官的官阶再高,在朝廷官僚中也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