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也独尊儒术,秦朝会不会早亡?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2 11:52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排他性的推崇,使得儒家文化从此成为主流,对国人的影响可以说延续至今。有朋友很好奇,如果秦始皇也采取尊孔的策略,秦朝还会早逝吗?秦从商鞅变法开始,加强君主专制,大大削弱旧贵族的权力,然后进行土地改革。可以说秦国凭借法家

政策成就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但秦国为什么不能以此治国呢?

1.法家所说的"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虽多,但其实对法家学说的描述并不多。真正最好最全的是韩非。韩非提出了法家"方法"应该有三个维度:法、术、势。

"方法"是规矩。也就是说,一定要有规则。没有规则,人民就会无所适从。"操作"才是正道。有了规则,就要有办法让普通人去执行。一定有办法让普通人来执行规则。"潜力"是威严。我们必须确保规则的严肃性和执行规则的必然性。让人民恐惧。老百姓只有敬畏,才会把这个规矩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其实我们现在说的是"依法治国""方法"还有这样的维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仔细考虑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依法治国"这些维度与韩非提到的维度密切相关。

然而,尽管如此,我们现在谈论的"方法",还有韩非说的"方法",还是不一样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

韩非所说的"方法",是当时的极权统治者,维护自己的统治。而我们的现在"方法",是整个社会需要大家遵守的规则。古代是私的,现在是公的。古代法律对统治者没有约束力。对一个医生来说,惩罚是不够的。事实就是如此。现在"方法"这对每个人都适用。理论上,无论你的权力地位有多高,你和普通人遵守的规则都是一样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才会采取严酷的法律。反正不是针对个人的。法律越严格越好。最终,秦朝在自己严酷的法律下灭亡了。

现在法律的作用是维护公平,保证当权者和普通人之间的公平。所以法律自然是宽大适度的。因为对每个人都一样,严厉的惩罚自然对谁都没有好处。

2.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一直提倡的是"仁"。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爱他人。儒家也讲究礼让。在孔子的讲话中,多次提到尧舜和周公。这种礼让也是善良的表现。

然而,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他们在注重善良礼让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秩序,尤其是西周初年建立的阶级秩序。皇帝、诸侯、大臣、士人、平民、奴隶,儒家认为这个秩序是不能随便打破的。

因为这个矛盾,儒家的仁义礼让有很大的局限性,或者说很大的虚伪性。这种虚伪是为了蒙蔽受秩序压迫的底层民众。

在汉朝,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可以说把儒家的这种虚伪发挥到了极致。

从这个意义上说,到了汉朝,儒家已经变成了一个实质上的法家。善良和礼让只是儒家思想的表面外衣,儒家思想的核心目的是要求民众遵守尊卑秩序,维护强者的统治。

3、"依法"还有"美德"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明白,法家并不完全代表"方法"儒家思想并不能完全代表"De "。所以根据历史上法家和儒家的情况,"方法"用"De "把他们分开显然是错误的。在某种意义上,"方法"是外部规范,"De "这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如果有外在的规范,没有内在的约束,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无法建立的。如果有内在的约束,没有外在的规范,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无法建立的。

因此,"依法治国"用"以德治国"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