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塞梯人亲俄是为什么(奥塞梯人种)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5 07:26

自16世纪以来,俄罗斯进入快速扩张状态,导致欧亚大陆许多地区民族关系复杂。1917年后,新生的苏维埃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开始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同时也在民族地区推行这种相对自治。在苏联最初的蓝图中,中国更大的民族可以组成一个共和国。较小的那个

可以是"自治共和国"。因为民族多,历史变迁,不同民族对前苏联和现在俄罗斯的态度完全不同。

生活在高加索地区的奥塞梯人属于支持苏联的亲俄罗斯民族。奥塞梯人属于伊朗语系,由历史上批评俄罗斯南部草原的萨尔马提人和阿兰人发展而来。中世纪时期,当伊斯兰教在北高加索地区蓬勃发展时,大多数奥塞梯人皈依了基督教,这使他们走上了一条特殊的历史发展道路。16-18世纪,奥塞梯被迫卷入奥斯曼和波斯的霸权战争,但最终在18世纪末被俄罗斯吞并。

由于宗教信仰,奥塞梯人长期以来不愿意与他们的穆斯林邻居(车臣人、印古什人、巴尔卡尔人、列兹金斯人等)打交道。),但他们对俄罗斯人有一定的认同感,属于高加索地区少有的亲俄民族。因此,当俄罗斯在19世纪进一步在高加索扩张时,奥塞梯人不仅拒绝忠诚的反对,反而积极参加俄军和特雷克哥萨克。当然,俄罗斯在利用奥塞梯人的同时,也在刻意制造矛盾,激化他们与周边民族的对立,这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奥塞梯带来了新生。由于其位于"高加索门户"在这个战略要地,奥塞梯很快得到了包括中国支队在内的红军的援助,随后建立了苏维埃自治政权。由于与斯大林的深厚关系,奥塞梯在政权巩固后得到了苏联中央的大力帮助。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奥塞梯修建了学校、工厂、铁路等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苏联的一系列积极措施大大增加了奥塞梯的向心力。

因此,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奥塞梯共和国积极出兵,为抗击德军出力。1942年春夏,德军的扩张势头直指高加索,奥塞梯人更加热情地加入苏军,遏制德军攻势。当时,奥塞梯军民浴血奋战,使其首都弗拉季高加索成为德军难以逾越的屏障。在整个卫国战争中,共有13000名奥塞梯人获得勋章,32人获得"苏联英雄"标题。对于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民族来说,这个成绩相当了不起。

1991年,苏联解体,前苏联国家的民族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苏联已经不存在,奥塞梯人仍然采取坚定的亲俄路线。奥塞梯人之所以亲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口原因。奥塞梯人在苏联时代只有50多万,至今只有70多万。这部分人口不足以与周边民族抗衡,也难以对抗来自车臣的分裂势力。因此,奥塞梯人明白,只有保卫俄罗斯联邦政府,他们自己的安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但是奥塞梯人走亲俄路线,也有"民族团结"因素。自苏联解体后,南、北奥塞梯分别被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瓜分。1990年,南奥塞梯通过了主权宣言,要求脱离格鲁吉亚,并与俄罗斯控制下的北奥塞梯合并。这自然遭到格鲁吉亚的拒绝,导致了战争。与北奥塞梯相比,南奥塞梯更加贫穷,更加依赖国际社会的援助。权衡利弊,奥塞梯人选择与俄罗斯政府合作,想借助俄罗斯的力量统一南奥塞梯和北奥塞梯。

所以苏联解体后,每当高加索地区发生战争或冲突,奥塞梯人总是站在俄罗斯一边,积极帮助俄军作战。在两次车臣战争中,北奥塞梯坚决维护俄联邦利益,大批年轻的奥塞梯人积极参军或加入民兵组织,与车臣分裂势力作战。2004年,北奥塞梯别斯兰发生严重人质事件,强化了奥塞梯的亲俄路线。由于北奥塞梯的合作,俄罗斯军队得以逐步控制北高加索的局势。

与此同时,格鲁吉亚控制下的南奥塞梯也频频向俄罗斯发难"一边倒"。1992年,南奥塞梯就加入俄罗斯(与北奥塞梯合并)举行全民公投,大部分民众赞成。2008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发生短暂战争,南奥塞梯人民欢迎俄罗斯军队。当时大批南奥塞梯人载歌载舞,按照斯拉夫习俗用盐和面包迎接俄军的到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发生冲突后,南奥塞梯的控制权实际上已经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总的来说,没有共同的朋友,没有共同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奥塞梯人和俄罗斯长期以来有着共同的利益:奥塞梯人需要一个强大政权的支持;俄罗斯也需要坚定的支持者来保护其南部陆路门户。因此,奥塞梯人成为高加索地区少有的亲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