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差异究竟哪个才可信?(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差异究竟哪个才可信一点)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14 04:13

事实上,即使是历史书也不是100%可靠。《史记》大家都很了解,书中记载的关于夏商周的一些东西,与另一部竹书编年史相比,差别很大,甚至完全不同。既然两本书有很多不同,那么关于这段历史,哪一本更靠谱呢?

竹书纪年和史记哪个记载更接近真实历史?

1.竹书纪年

公元279年,西晋咸宁年间,一个名叫吴准的盗墓贼在盗窃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时,发现了几十辆装满古代竹简的汽车。晋人奉命将散落的简牍整理,用当时常用的文字进行考释,记载了夏商周时期的十三部史书,命名为《年谱》,后人称之为《竹简年谱》。

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夏朝到魏襄王这段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约写于公元前300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魏国的史家所作。比司马迁的《史记》早200年左右,对研究先秦历史有很大帮助。

按理说,具有这样研究价值的竹书编年史,在史学界应该有很高的地位。但实际上,这部竹书编年史并不被传统史家认可,历代史家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它是一部“异书"。

因为竹书的编年史是如此的震撼人心,它的内容几乎与史记相悖,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历史观。

2.为什么很多人不赞成竹书年表?

比如传说中的姚舜禹时代,在史记中是一个美好和平的统治世界的时代,皇位的继承是选拔人才的时代,三位古圣相继退位,就是一段佳话。但在竹书编年史上,这是一次血腥的政变。先是舜囚禁了尧,最后杀了尧,夺取了皇位。后来,禹在夏与舜作战,终于打败了舜,把他流放到苍梧,舜死在苍梧。

再比如,据史书记载,商朝的伊尹是一代贤臣,为国尽忠。当国王暴虐无助时,就囚禁他,代他治理国家。三年后,太甲改过自新,伊尹把国家还给他。但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篡位。他流放太甲后,自立为王,没有把政权还给太甲。后来,太甲自己潜回京城,杀了篡位的伊尹,并取代伊尹的儿子伊和伊粉继承了伊家。

还有著名的攻周。据史书记载,商周没有办法,武王·姬发替天行道,推翻了暴政。但竹书编年史记载,商和周本是敌对势力,交战。周文王当初被囚禁在朝戈,并不是因为崇后湖的谗言,而是因为他在与商朝的战争中战败被俘。后来“武王进攻”但纣王主力东进,首都空空。周武王和姬发利用这一点,摧毁了商朝。远没有史书记载的那么正直!

以上种种记载,可以说是彻底推翻了《史记》中的文字,为世人呈现了一个充满血腥和阴谋的上古时代。然而,多年来,《史记》一直被认为是历史学家的真实作品,但它首先是"正史",它在史学界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其中所倡导的治国平天下理论和道德思想,代表了儒家一直奉行的道路。和《春秋三传》这样的儒家历史经典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换句话说,《竹简纪年》的出现,突破了整个古代儒家的历史体系,自然不会得到当时在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儒生的认可。

因此,竹书编年史被定为"异书",这是传统史家所不能容忍的,也是不为大众所知的。

3.竹书纪年和史记哪个更真实?

但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竹书编年史似乎更真实,因为它比史书记载更接近人性。《史记》中记载的先秦历史过于理想化。似乎古代的祖先比后世的人更文明,这是不正确的。至少在我的认知里,人类的发展永远不会是从文明到野蛮,从优雅到血腥。历史的车轮可能会短暂的停下来,或者倒退一点,但绝对不会倒退。

所以,在没有先进的生产方式,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足够的道德思想支持的情况下。远古祖先的时代应该是黑暗的,血腥阴谋的残酷斗争,你死我活的较量,这才符合人性。

当然,关于《史记》等儒家史籍的疑问更多,竹书纪年是否真实也不一定。因为《竹书志》也有主观编撰的嫌疑,其记载内容不排除为政治服务的可能。

如前所述,《竹书年谱》是由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魏国的史家编纂而成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溃,诸侯不再是皇帝的附庸。而“三族分晋”魏作为参与者,很可能通过竹书编年史来宣传自己的合法性。

因为根据竹书编年史的记载,古代没有退位,只有血腥的政变,自古就有。这样,他们赵、魏、韩三族分晋乃至自立为王,可以说是符合世界大势,合理合法,无需道德谴责。

所以竹书纪年虽然比儒家史书更接近人性,但其真实性也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