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简介他的结局又是什么?(刘宗敏的下场是什么)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6 19:26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刘宗敏的事情,也有很多人说这个刘宗敏的一生还是很传奇的,那么这个刘宗敏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这个刘宗敏的结局是什么?下面我们不妨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有兴趣,一定不要错过。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看看他传奇的一生。

"我不想学

李自成,但你想学刘宗敏。我劝你不要学"。可以仔细看一下。

虽然刘宗敏一生只走了38年,但绝对是跌宕起伏:

早年穷困潦倒,中途轰轰烈烈,结局尴尬。

1.有悲惨生活经历的孤儿

根据现有资料,刘宗敏生于1607年左右(即万历三十五年)。这是明朝国运衰败,门户之争愈演愈烈的时期。在朝廷上,林东党和日元党势不两立,南北方势均力敌,官僚士绅层层盘剥百姓。

万历皇帝已经十多年了"拍一张深宫的静照"、"忽略一切"怠于政事,耽于享乐。皇帝不上班,整天挥金如土,就是派大量的矿监、税吏到全国各地强行收钱,使得民怨沸腾,老百姓无法生存,屡屡激起人民的反抗。

最可怕的是,万历皇帝这样生活已经30年了。你可以想象这个国家被他变成了什么样。

早年,张试图走出一条"万里中兴"打住,但是到了万历末年,整个明朝就像一个得了绝症的老人,无可救药地垂死挣扎,腐朽不堪。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刘宗敏出生在陕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因官税被迫支付房租,却上吊自杀。他的母亲成了乞丐,带着刘宗敏到处乞讨。

不久,她的母亲死于饥饿和寒冷,刘宗敏成了孤儿,被她的叔叔韩庆收养。

他家庭的不幸经历在刘宗敏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从小就讨厌政府和强人。

刘宗敏十二三岁时,师从河南陕州的铁匠,学会了锻造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为了一名技艺高超的著名铁匠。

2.忠诚勇敢的战士

如果能做铁匠,也许就不会有后续的风风雨雨了。然而,乱世不允许普通人有简单的梦想,时代给刘宗敏送来了暴风骤雨的机会。

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到陕西蓝田,沿途杀官济贫。从小痛恨官员的刘宗敏深感震惊,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

他英勇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赢得了李自成的信任和器重。

崇祯九年(1636),始王高迎祥兵败伍兹,被孙传庭俘虏。他很快就被带到北京,并于1997年被处死。农民军推举李自成继任。这时,刘宗敏已经是李自成手下最得力的战士了。

刘宗敏的勇敢和无畏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无论是明军还是农民军。

著名作家姚在撰写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时,走访了商洛、河南等地,收集了许多关于的民间传闻。

比如潼关南苑之战,刘宗敏带队撤退时,掉进陷阱,被追兵包围。刘宗敏咆哮着,拿着一把大刀跳出了陷阱。当起义军突破蛰伏的商洛山时,负责巡逻的刘宗敏被明军追至悬崖边。在射杀了一群靠近他的明军后,他连人带马跳下悬崖,落入水中,成功摆脱了追兵...

有两件事可以充分说明刘宗敏对李自成的绝对忠诚: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明朝廷派洪承畴、孙传庭在潼关围剿李自成。在这场战斗中,李自成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惨败,妻女失散,只剩下18人突围逃走。刘宗敏没有放弃,和李自成一起,隐蔽在商洛山下。他竭尽全力帮助李自成收拾残兵败将,扩充队伍,锻造武器,重整旗鼓,为闯王东山再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崇祯十三年(1640年),明军围攻商洛,李自成、刘宗敏突围至郧西(湖北)。没想到,我刚逃到湖北,就遇到了杨嗣昌,他有一张网要抓。李自成全军被困在巴西和鱼腹山,动弹不得。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农民军,刘宗敏毅然杀妻,誓与李自成生死与共。在他的鼓励下,士气低落的农民军烧了辎重,得以轻骑突围。

3.一个死于幸福的流氓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李自成经过十六年的艰苦奋战终于走向辉煌,在襄阳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号"奉天元帅崇尚仁义",名为"新顺网",改成"向阳"For "向京"。

战功卓著的刘宗敏被命名为"权将军"一年后,它在Xi安被命名为"如侯"。从一个孤儿到一个铁匠,再到一个成功的海豹突击队员,刘宗敏实际上是在实践"吃苦的人是大师"真相。

这一年的3月18日,刘宗敏和李自成攻克了北京,结束了明朝的统治,他们一起到达了人生的巅峰。突如其来的胜利让两个人彻底迷失了自我。

大明的灭亡,政权的腐朽和崩溃,天灾人祸的加速,内乱外患的撕裂,但李自成和刘宗敏无疑把这一切都当成了自己的功劳,认为"命运归来"。

也是在这一年,两个人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感觉。李自成要派刘宗敏去打正在山海关打仗的吴三桂的时候,刘宗敏说了一句很可怕的话:

"大家都是贼,为什么你在北京乐此不疲,让我在前面干活?"

总之,农民军一直赖以生存的凝聚力消失了,刘宗敏的本质暴露无遗——贼总是贼。我觉得我是个贼,一个没有远大抱负的贼。

地位与眼界格局的反差与错位,是刘宗敏的悲哀,也是李自成及其农民军的共同悲哀。他们最终从轰轰烈烈走向悲剧命运也就不足为奇了。

即使他们坐在龙椅上,即使他们被称为国王和侯爵,他们仍然只是在明朝的眼中。流浪的强盗",是他们的心"小偷"。

所以在北京,他们只能想到烧杀抢掠,只能用各种骇人听闻的残忍手段要钱报销。

在民怨沸腾中,两人看不清形势,火速赶往山海关。1644年,一块石头埋葬了李自成和刘宗敏半条命斗争的辉煌。

这次惨败和六年前潼关南苑的惨败相比,其实损失要小得多,退兵也多得多。

但人心涣散。这时,刘宗敏和李自成,以及他们的农民军,眼里和心里只有享乐,没有艰苦的斗争。

大顺军从德国内部离心分离,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一泻千里。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七日,湖北通城县九宫山下落不明。

同年9月,刘宗敏在撤退时被清军将领阿齐格在通县九宫山抓获。因为不肯投降,被清军用弓弦勒死。他只有38岁。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八个字也是对刘宗敏和李自成悲剧命运的最好注解。

只是可怜跟随他们经历生死的农民军,靠着惨无人道,从朝不保夕到担惊受怕,最后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