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的风气(魏晋时期风格)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6-21 10:13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之一,政治的黑暗和思想的解放是这一时期的两个突出特点。唐用彤先生曾在《论魏晋玄学》中说:“汉末以后,中国政治混乱,国家衰败,但思想却很自由,很解放。这种思想的自由和解放是建立在人们要求逃避苦难的基础上的。因此,混乱和衰落与自由和解放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

图片.jpg

唯此,后世才有“魏晋风流”之说。魏晋名士有着不同于世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和举止。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诗词歌赋等让自己的生活艺术化,追求艺术化的生活。具体表现为个体生命意识的张扬,从注重传统儒家教育下的道德风范,转变为崇尚人物的外貌和精神气质。

美丽之风

图片.jpg

这意味着魏晋时期对男性美的欣赏。作者从“观杀魏军”的故事入手,追溯战国时期宋玉、邹忌的故事,梳理出历史上欣赏男性美的生理标准:皮肤白皙,身材高挑;本文从王戎、裴凯、潘岳等人物的事迹出发,论述了明眸和举止所反映的内在精神气质的重要性。在作者的作品中,魏晋时期的审美潮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

吃药之风

图片.jpg

这主要是讲“乌石散”这种药。以“王兰田吃鸡”为例,说明魏晋士人的狂与吃“乌石三”有很大关系。通过桓玄、裴秀、王恭、王羲之等人服食的故事,分析了武士三造成的“生理并发症”和“文化后遗症”。魏晋名士服药之风不仅是魏晋士人之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也值得人们反思。

饮酒风

图片.jpg

本文从和钟兄弟的故事中,总结了酒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并通过阮籍饮酒的故事,说明了魏晋饮酒的一个重要特点,即饮酒逐渐从群体仪式的"礼"道具,转变为个性解放和自我张扬的"礼"媒。并从“刘玲酒后病”、“人猪共饮”等魏晋时期酒徒的事迹,分析了狂傲不羁的人格精神下魏晋名士的真实内心世界。

出世之风

图片.jpg

“任生日”即任大、方生日,即言行“出格”,表现“他性”,其文化思想可追溯到庄子。王灿有“唱驴”的嗜好,曹丕“唱驴送葬”的荒唐粗暴行为背后,有着超越伦理束缚的真性情。书中引用了东晋名士王羲之、的《雪夜访戴》等故事,展现了魏晋名士的迷人风采。

隐居之风

图片.jpg

从管宁辞职的故事入手,认为管宁辞职的深层原因并不是华歆有缺点或过错,而是管宁通过两件小事发现自己与华歆之不同——管宁的志向与汉末魏晋时期流行的隐逸文化密切相关。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传奇、最超然、最浪漫的文化现象。这些古代著名的隐士,如许由、巢父、伯夷、舒淇和严子陵,都是“有志之士”。这里实际揭示的是古代隐士和隐士文化的精神实质。

品酒之风

图片.jpg

这就是汉末魏晋判断人、识别人才、预测发展的风气。曹操是通过汉末名臣乔玄的举荐,加上评论家徐绍给出的“治国有方,乱世奸雄”的评价而成名的,并逐渐达到了人生的巅峰。郭泰和裴潜的知人令故事也反映了知人令深厚的文化背景。辨别人物的另一个内容是判断第一个人物,即比较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从而确定其优劣,雅俗。其中,与,祖岳与阮福,谢安与王的“雅量pk”最为惊心动魄。

清晰的讨论之风

图片.jpg

这里指的是一种正气的政治氛围,旨在引起混乱,宣扬正道,以批判现实政治和当代人物为主要内容。汉末需要大量正直的士大夫来维护儒家正统和王朝的命脉。他们联合三万泰太学子,参与讨论国事,声讨腐败,对宦官集团展开了口头攻击。参加清议运动的名人被称为“清流”,是不与宦官勾结的高洁之士。李颖和孔融是清代的两位重要人物。书中评论了清朝士人在汉末与宦官集团斗争,最后为伸张正义而自刎牺牲的故事。

艺术之风

图片.jpg

艺术之风贯穿了整个魏晋南北朝,尤其是魏晋南北朝长达200多年。几乎所有的艺术风格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筑雕塑、书画、诗文、音乐舞蹈,大师辈出,群星璀璨,如琴上嵇康、王子猷,棋上王道、谢安,书上单薇、王羲之,画上戴奎、顾恺之...魏晋的艺术风格一直影响到今天。

以上十种风气,前人都有论述,有些广为人知。但它体现了当事人的精神和境界,远非今人所能完全理解。那时候没有聚光灯,没有商业炒作,只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高贵气质的欣赏,对优秀人才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