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犯了错为什么会流放宁古塔?宁古塔到底是怎样的地方?(古代的宁古塔为什么可怕)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8 12:13

随着电视剧《颜夕宫的故事》的热播,逐渐被观众所熟知,现在宫廷剧也火了起来,很多人都在模仿宫廷剧里的一些人物和角色。所以,边肖也看到《颜夕宫的故事》电视剧中的许多人物在历史上都有相关的历史原型。所以,看过宫廷剧的朋友应该知道,普通犯人犯错都会

流放到宁古塔,那么古人犯错为什么要流放宁古塔呢?宁古塔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们来看看吧!

在很多清宫剧的历史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发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送某某去宁古塔,永不入关!"宁古塔不是一个"Tower ",而是满族的发源地,清朝皇室的故乡。为什么要把罪犯放回老家?

其实宁古塔是一个城名,是清朝时流放罪犯关外的地方。宁古塔将军建立后,它就是吉林将军的前身。宁古塔是偏远地区。以前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反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它非常适合罪犯改造。它不是塔,但为什么又叫"Tower "然后呢。相传,清朝皇室的六位远祖曾在此居住。满语叫"顾宁",一座塔,古名"宁古塔"。

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扬善,让犯过罪的人背井离乡,吃苦受罪,到关外投案自首,自思自悔,被风沙冲刷;二、对于清皇室的故乡"添砖加瓦"。清朝的时候,中国有很多偏远落后的地区。为什么清朝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而偏爱宁古塔?意图很明显,就是宁古塔是满族的发祥地,是清朝皇室的故乡。罪犯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开垦土地,造桥筑路,改变清朝皇室故乡的面貌,更是为了挨饿,成为当地官员和满族的奴隶,以示祖先的荣耀。

清顺治十年(1653年)宁古塔昂邦张静成立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由于明清易代,大批受朝廷惩处的官员、将领被派往宁古塔,特别是顺治至乾隆期间,有数千人被流放到东北,使宁古塔成为当年著名的流放地之一。

历史上的罪犯流放起源于五代天府时期和晋末,到清代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完善了罪犯分配制度,设置了许多罪犯流放点。顺治初年制定《大清律》,对罪犯的流放作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流放的原因和种类、流放者的刑期、流放者的生活等等。乾隆初年颁布的大清律规定:"强盗避免死亡,那些抢劫第一个家庭的人,那些结伙小偷放弃第一个小偷并立即得到它,那些偷坟墓两次的人……有一个像顾宁宝塔一样的地方。"送到宁古塔的罪犯一般是10年,然后考察他们的实际表现。如果他们能够悔过自新,他们将被允许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但如果判无期徒刑,除非皇帝批准,否则永远不准入关。

据《中国通史》、《大清稿》等史书记载,送往宁古塔的罪犯不仅有平民和旗人,还有朝廷大臣。顺治十二年(1655年),吏部副吏彭长庚、一等子爵徐二安称赞瑞亲王多尔衮宽宏大量,要求为多尔衮平反,恢复爵位。皇帝把这件事交给大臣们秘密讨论,结果他们被判了死刑。但皇帝想起两人曾为朝廷立功,于是召见免死,流放宁古塔。

《鸡林旧闻录》记载:清兵入关之初,外来人口多主吉江省。康熙在云南时,所有隶属吴三桂的滇人都驻扎在上阳堡。在今天开远县的边境之外,满族人把他们的土地称为台湾尼堪人和尼堪汉人。

原文解读:清初流放罪犯,多流放至吉林、黑龙江两省。康熙二十年(1681年)春,清师平定昆明吴三桂叛乱,吴三桂所属滇军全部被流放到上阳堡。上阳堡位于开远县城东侧门外(今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童屯村西南10里,清河水库上游被淹)。满人管那个地方叫"台湾尼堪","尼堪"是汉人的称呼。

宁古塔为什么是清初最重要的流放地之一?

清初流放地主要在东北,包括今天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东北属于清朝"龙兴置地"更重要的是,它一直处于清政权的控制之下。对于中国的统治者来说,把不安全的政客的后勤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可能是一个普遍的规则。而且其他地区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南方也没有完全控制,更不要说西北了,所以主要流放到东北。而且鉴于当时的中俄关系,为了防止俄国的入侵,让俘虏守边也是出于国防需要。

清代东北有许多流放地。起初,囚犯被送到沈阳和上阳堡,然后到吉林的乌拉和宁古塔,最后到黑龙江的爱辉和齐齐哈尔。其中最著名的流放地是宁古塔,也就是今天黑龙江省的海林和宁安市。仅在清初顺治年间,就有数千人因为常可案、浙东通海案和文字狱被流放到东北的宁古塔。

流亡者对顾宁宝塔有什么贡献?

中原和江南的流民来到这里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里萧条贫瘠的局面。

难民们抛弃了东北原始的耕作方式,把大陆先进的耕作技术带到这里,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粮食的品种也从原来的四五种增加到十多种。特别是在土地开发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到雍正初年,宁古塔将军管辖的耕地已经达到原来的十倍。明末末代兵部尚书张晋言流放宁古塔,把中原的蔬菜、花卉种子和农业耕作方法带到这里,被当地人尊为"域外集团敬五谷神"。

宁古塔地区商店很少,几乎没有贸易活动。移民岳洋建议宁古塔将军建立一个毛皮和人参交易场所。仅一年时间,宁古塔就开设了30多个贸易仓库,人参、蘑菇、皮草等互通有无,很快吸引了吉林盛京、乌拉等地的客商。20多年后,的儿子吴在《顾宁宝塔简介》中描述道货商络绎不绝,居然还有中国风光"。可以说,宁古塔的商业贸易是从流动人口开始的。

在医疗卫生方面,流放宁古塔的吕氏家族应该说是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雍正时期震惊全国的文字狱案是由吕留良的反清思想引起的。雍正十年,吕留良在死后49年被残酷开膛屠戮,孙儿被送往宁古塔。12个家庭的111人离开家园,踏上了前往长城边陲的漫漫征途。雍正十一年冬,他们到达宁古塔。宁古塔的满族土著信奉萨满教,生病时经常采用一些土著的方法。吕留良的孙子艺鹭也擅长医术,于是开始在当地行医,以高超的医术挽救了无数生命,改变了落后的医疗环境。据史料记载,他曾被任命为宁古塔守备的医官,后被清廷下令不许流放者为官后免职。

据记载,吴兆骞离京时,用牛车带走了数万册图书。他和流民岳洋一起,用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这些书打开"读草堂",对当地人进行文化教育。

流放宁古塔的名人有哪些?

顺治十五年(1658年),因江南科举案被流放三年的顾宁宝塔方公干,写诗近千首,几乎每天写一首。他不仅有沿途的所见所闻,流放途中的许多小事也被收入诗歌,编成《何陋居集》,这是顾宁宝塔最早的诗歌总集。

难民吴兆骞在宁古塔流亡生活了20多年,充分发挥了他的"江左风味"他的笔法,他的很多诗都有保卫边疆,保卫国家的内容,是边防战士的绝唱。其中《秋集》歌颂阿部海东将军抗击罗刹,歌颂山川美景的《长白山赋》等堪称不朽之作。他的书信集《归草堂》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流亡文人在宁古塔是如何生活的:平日里生活如岁月,无尽地思念故乡,为父母大人祈福平安,与友人吟诗作赋,都一一呈现在后人面前。

自古以来,宁古塔的山川留下的名字,多是当地原住民用民族语言记录的。明朝末年,兵部尚书、河南新乡人张晋言考察了宁古塔新旧区周边的山川、村落和河流,并对其进行了更名,增加了这些山川的文化底蕴。这些在远古荒原中默默存在的河山,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被收录在他的《宁古塔》景观中。他还对宁古塔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做了非常详细的记录,让关内的人了解了塞外的山水、村落和民风、物产。今天,要想了解宁古塔的景观,就必须阅读宁古塔的景观。文章虽不多,但内容博大精深,文字优美,笔法简练。它不仅是宁古塔乃至黑龙江最早的山水游记和散文集,也是一部优秀的区域文集,为宁古塔的区域研究提供了详实的佐证。很多正史上查不到的资料,在这个记录里都可以得到,可以说是对历史的补充。

张琰琰的另一部散文集《外域集》值得一读。这里"记、议、写、赋、舒、说"主题文章二十二篇,大部分与难民有关,也是有关塞外山水、风俗、物产的作品,对研究宁古塔塞外难民生活和风俗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清代宁古塔的史料记载,占了流浪人活动的很大一部分。这些记载给后人留下了非常丰富而珍贵的财富,让我们可以通过它们了解300多年前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曲折。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生不是生,死不是死"这是诗人吴梅村对移民状况的描绘。今天研究移民,追寻他们的足迹,对我们的祖先是一种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