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援朝战争时期明朝军队到底能上多少人?(明朝万历抗日援朝)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8 12:00

说到明朝万历年间的抗美援朝战争,大家肯定都有些影响。最近也有很多人说这件事的战争还是很有意义的,这个时期的各种研究都有话要说,比如以前有什么火器,当时的经济,日本人发动这些战争背后的原因。但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研究者的人数,也就是明朝有多少

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很多朋友对万历援朝战争相当困惑。或许大家更纠结的是明朝到底派了多少人参战?明天和日本各自的损失是多少?由于中日韩差距太大,直接从史料中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网上也有一些极端的声音认为明朝的抗日援朝花费了几百万。经过七年的拉锯战,还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据史料记载,明朝第一次实际派兵抗日援朝约4万人,第二次最高为12万人。有一些区别,但不会有大的区别。但总有人不信任这个数字,总想搞个大新闻。那么这一次我们就以平壤之战为例,从两个方面来解决大家心中的疑惑:第一,在与日军的战斗中,明军能占据多大的优势?第二,明军需要为战争付出多少代价?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大家就明白了,没必要相信花几百万的傻话。

第一,明天两军实力和战斗力的对比

1592年3月,基本统一日本的日本官员丰臣秀吉调集30万大军,4月以朝鲜拒绝出兵助攻明为借口,出兵攻朝鲜。其中15万陆海军直接登陆朝鲜半岛,10万人留守家中,丰臣秀吉也为自己准备了6万人的预备队。

日军一路摧毁,不出几个月,朝鲜八路全部沦陷。韩王李庸慌忙派使节到明朝搬救兵,甚至动了投靠大明的念头。明朝一开始并不在意,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朝鲜和日本的阴谋,用来欺骗大明。但明朝在查明真相后,还是派出了由副都督祖成勋率领的先遣队先入朝鲜,试探日军的虚实。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祖率领的三千先锋骑兵在平壤因轻敌而损失惨重。明廷只知道日军的实力,急派名将李赴朝作战。李被选中是因为李被称为"万历第一将军"长子李也是当时明朝将领中的佼佼者;此外,在嘉靖年间主管东南沿海抗日事务的胡宗宪因谗言被革职后,其幕僚徐渭曾拜访李,将自己在抗战中积累的经验一一传授给李。可以说,李对日军战术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是当时大多数将领所不具备的优势。

为了对抗日军,明朝还从全国各地抽调精锐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据《明神宗》记载,朱翊钧万历二十年十月初六日,明神宗下令限期从吴为忠南军调兵三千,从火工军调兵三千,从辽东调兵一万,从吉云镇、宝鼎镇调兵五千,从傅玄镇、大同镇调兵八千,从刘戈军队调兵五千,到辽东。后来考虑到敌人的巨大潜力,11日下令从东阳、山西、保定等地挑选数千名精兵作为后备。

据当时的兵部右侍郎宋应昌撰写的《战略复兴汇编》记载,到万历二十年十二月初八,虞姬镇、宝鼎、辽东、大同、傅玄等地的军队大部分已到,当过各级将领的有千余人。而的五千蜀兵,在的五千兵,以及在集镇、山西、燕绥等地的部队尚未到达。事实上,收复平壤的主力是北部边防军和吴伟忠率领的南部士兵。

同时,在战争初期,明朝还向朝鲜战场输送了大量火器,包括将军炮120门、敌炮268门、虎踞炮37门、小信炮1500多门、古矛168门、快炮500门、三眼大口径猎枪100门,以及各种火箭炮、蒺藜、轻车等装备,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柯·余省的研究,日军在朝鲜半岛有15万多兵力,其中包括:

小西行长第一军,18700人;

加藤清正第二军,2.28万人;

黑田东彦第三军团,1.1万人;

岛津义弘第四军,1.4万人;

福岛正则第五军,二万五千人;

小早川隆景第六军,1.57万人;

Mō ri Terumoto的第七军,3万人;

余的第八军夺秀甲,有1万人;

小早川秀秋第九军,11500人。

水军由九鬼甲龙率领,约有9000人,负责运送军队、装备和粮食。

日军当时没有火炮,但铁枪(即火绳枪)的装备率比较高。

李到达朝鲜后,首先要面对的是占领了平壤的。这场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没有争议。日军被明军击败,小西行长仓皇退守王静。但是中日之间的伤亡有多大呢?

在这个问题上,中日韩三国的史料差距太大,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日本的史料不太靠谱,据说动不动就杀了几万明军。按照这个算法,几个明军都不够他们杀的。朝鲜的史料一般公认是比较客观的,但也相互矛盾。明朝的史料比较模糊,只能做一个综合的参考和估计。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军的损失。战后有《万历帝超》中的人物说:"1500多名日军被俘,6000多名被烧死,5000多名淹死在城外的水里。"这个数字有些夸张。《李氏朝鲜录》记载日军阵亡1600余人,与上述所得数字大致相符。战后,日军在朝鲜王静统计各部损失时,小西行长麾下仅剩6000余人,损失1万余人。

一般来说,战斗中阵亡的人数和实际阵亡的人数相差很大,因为有些敌人可能是受伤逃跑后死去的,或者是因为将领怂恿士兵砍头邀功,所以这个数字不能代表战斗中阵亡的人数。但是,1500人的伤亡数字也是惊人的。总的来说,包括烧死的、淹死的、俘虏的、逃跑的,日军至少损失一万人。

再看明军的损失,当时的兵部侍郎宋应昌在《叙利亚恢复平壤开城功勋记》中写道:"796名军官阵亡,1,492名军官受伤,576匹马和骡子在战斗中丧生。"也就是说,明军伤亡2000多人。后来,他在《司马师日记》第二十三篇中说:"昨天在平壤至少有一千人受伤和死亡。"这可能意味着1000多名伤员死于重伤。李还告诉朝鲜人:"我们的士兵为了救你的命杀了三千多人。"可见中国的数据差距并不是很大。当场死亡和重伤死亡的人数可能接近2000人,还有大量伤员。

此外,日军在朝鲜有15万大军,却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拯救未来的小西行长。只有犹大伊通来拜访,被炮声吓跑了。我猜可能有以下原因:

日军攻占朝鲜八路后,各团一起驻扎,巩固战果。小西行长负责平壤所在的平安路。战前明军将领假装媾和,给了日军没有迅速集结军队向明边境施压的假象。

此外,日军内部也存在诸多矛盾。加藤清正一直与小西行长不和,所以支持的可能性很小。当小西行长被围困时,他向王静的日军寻求帮助,但他们最终决定不支持他。

最后明军假装讲和后突然反戈攻城,整个攻城追击过程只持续了几天,各地日军根本来不及支援。

因此,明军以大约二比一的兵力比和一比五的战损比收复了平壤。它靠的是三个优势:一是战前的规划和战略麻痹了敌人,为军队的收敛争取了时间;二是火炮等重火力的使用,减轻了攻城作战的压力;第三,日军内部的不和也极大的援助了明朝。从这一点来看,明军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占有优势,不需要派出太多兵力。它是一百万美元。微笑就好。

第二,明军的开支费用。

明朝永乐以后,除了土木堡之战,很少见到出动十万以上兵力的作战行动。不是明朝不想打仗,而是打仗太费钱。我们先来看一百年前万历援韩的数据。成化八年1472年,时任时宇右副都督、燕绥镇的于子珺上书,建议在河套地区修筑1770里的边墙,抵御鞑靼人的进攻。

他给成化皇帝算了一笔账。当时已经是冬天了,河套地区的明军驻扎在燕绥,大约有八万人。如果全军出动,准备明年的粮草,买米豆需要白银94.2万元,草料60.2万元。如果每个运输大队运六斗草、四捆草到米豆,需要407万人次,花费825万元,所以为了省钱,不打了,还是修长城吧。

看到这个图我很震惊,但是《明史& middot《于子珺传》的原文确实是"每人运六桶草、四捆草到米豆,动用了470万人,花费825万元。"总共需要24420000桶谷物和豆类,其中应该包括文职人员的口粮。于子珺可能故意放大了探险的成本,所以他只说要用民夫来运送食物,而不是用驮马或骆驼。但是,可想而知,就算只是买粮草,也要154万两。鉴于当时的交通状况,运费会相当高。考虑到各种运输中的损耗,实际花费会非常大。

我们再来看一个五十年前的例子。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兵部侍郎一直在磨皇帝,要求要塞收复河套地区。他给出的方案是,带领6万土兵,加上2000山东枪手,带着50天的干粮,在春夏之交直奔老巢,预计花费约30万两白银,其中粮草约17万两白银,还有赏赐。这样6万大军一年就要打210万两。

但这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因为一方面50天时间不长,可以大大节省运输成本,还是要30.2万。如果是长期远征,后勤压力增大,成本更高;另一方面,边塞需要防守,六万边防军恐怕也不能全部出动。还要招兵买马,军粮,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最后来看朝鲜战场的报道。因为明军要快速行军,根本来不及筹粮草。所以希望朝鲜能按照5万兵力的规模支撑3个月。按照预算,五万大军每天需要粮食720石,三个月需要65000石,但当时朝鲜本身就穷,口粮只够50多天,后面的粮草还得明军自己运。就算按照曾的低成本来计算,别说百万大军,恐怕30万人对明朝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不破产就要烧高香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挽回局面,李在比霍夫阁战役后放火焚烧了龙山日军粮仓,日军不得不撤退媾和,第一次抗日援朝战争就此结束。所以粮草和后勤的压力是战争各方共同面临的问题,日军也不例外。

第三,误差来源

明史& middot《日本国传》对万历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总结如下:"秀吉死了,所有的海盗都坐船回家了,朝鲜同样遭殃。然而,自从七年前关白入侵东郭以来,数十万教师流失,数百万工资损失。到目前为止,中国和朝鲜都没有胜算。关白一死,战争就结束了,所有的日本人都退到了岛窝里,在东南方向有了一点休息。"据说日本的撤退是由丰臣秀吉的死引起的。明朝损失了几十万教师,花费了几百万银子。没有获胜的机会。这可能是很多人对这场战争产生怀疑的起点。

如果杀了几十万士兵,确实要派上百万军队,但是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百万大军七年的花费简直是天文数字。说白了,几十万老师的流失和几百万费用的流失是完全矛盾的。部署百万大军只需要几百万两白银。这一仗成本太低了,明朝真高兴。

当然,还有兵部尚书丁应泰弹劾高阳、李如梅兄弟的事,也差不多。《明史》中,丁应台说"两万多辽兵阵亡,都是如梅兄弟所为。前后花费6700万。又说倭寇将领鹤嘴锄、如梅,清正廉明,与他们讲和,赠以奸淫耿直之书。因为鹤嘴锄犯下的罪行,有二十八件事是可耻的。"但明廷后来派人到前方调查,也没有证据支持丁应台。这个人因为弹劾高阳而在朝鲜名声很坏。战后万历皇帝革职为民,总算为当时的英雄们挽回了一点尊严。

四。摘要

其实不管损失如何,从战略安全的角度来说,当时援韩势在必行。有一种观点认为,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就是想让这些只能在家门口打仗的勇士们发泄一下,顺便丧失一下诸侯的国力,巩固一下对日控制。这个观点不是绝对错误,但也有点简单。日军成功攻占朝鲜七路后,加藤清正的军队一度侵入当时明朝的边境,与女真部落交战,攻占了几个营地。他们只是担心战线拉得太长,会有危险,就撤退了。顺便说一句,明朝的首都是高于魏和索的军事和地理组织,内陆也有首都,如陕西的首都,所以努尔哈赤的首都戆徒是明朝的严重之地。

我们可以想象,丰臣秀吉可能一开始并不是真的想攻打明朝,但如果明军不援韩,或者援韩失败,丰臣秀吉可能就不会只是在朝鲜半岛挖魔爪了。明朝东北和北部边境的奴隶首都将是他的下一个目标,并可能直接威胁到首都。

在军事层面上,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冷若冰霜,半岛上有一种不安全的气氛,这在北方最直接地感受到。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明朝出兵援助朝鲜不仅是出于宗主国的义务,也有明确的战略考虑,但其目的主要是打退日军,并不一定要下大力气歼灭,主要是为了达到维护周边局势安全的战略目的。

本文主要以急救朝鲜战争为例。不得不承认,二援朝鲜,明朝胆小多了,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但是因为财力和边防形势,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军队。事实上,从现有的史料中很难得出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明朝到底派了多少军队,损失有多大。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当时的军事背景,逐一辨析史料,尽量还原历史情况,平心而论,做出相对客观的判断。我们既不能自大,老子天下第一,也不需要太自卑,活在历史的阴影里。

参考

[明]宋应昌《治国要编》

鲁& middot宗申皇帝的记录。

[清]张等编《明史》。

柯,万历东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亚瑟& middot沃尔德伦,《长城:从历史到神话》,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伍肆《明长城的投资与收益》,引自历史学家茶馆& middot第三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