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早年反叛刘邦时有机会自立称帝吗?三国有没有可能站到秦末?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7 14:52

项羽灭秦后,和刘邦在楚汉之间打了几年仗。但是,这两种力量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很小,更不要说刘邦和项从来没有共处过。但如果此时有第三方势力加入,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刘邦要完成统一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那当时谁最有可能充当这个第三方势力呢?他就是韩信

。刘邦称帝后,手握兵权的韩信被罢免。如果韩信能早点抵抗刘邦,或许还有机会。可惜韩信没有自立,称帝。

在中国古代史上,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江苏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亮并列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汉三年大将军。楚汉争霸期间,韩信屡立战功,兵马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描述,在项羽被围困之前,韩信就已经有了30万大军的武装,已经有了和项羽、刘邦平分天下的实力。那么,问题来了,韩信手握30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和刘邦。他为什么不选天下三分?

一个

首先,关于韩信为什么没有选择自立门户,而是继续追随刘邦,有很多观点和看法。对此,在我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韩信自己不想造反,一个是韩信缺乏造反的实力和基础。一方面,就韩信而言,韩信的谋士们也提出了与刘邦、项羽共天下的主张。据《史记》等史书记载,蒯(m 4 I)字蒯彻,(今河北徐水市顾北镇)人。楚汉战争时期,蒯通能言善辩,善于表达自己的利益。曾为韩信做谋士,先后献上灭齐之计和天下三分之计。对于韩信来说,他虽然听了蒯通的"祛气之策",但拒绝了"天下三分"这个提议。

拥有数十万大军的大将韩信告诉蒯通,他选择继续帮助刘邦攻打项羽,是因为感激刘邦的重用和信任。众所周知,韩信起初追随项羽,却没有得到项羽的赏识和重用。在韩信无法施展抱负的时候,是刘邦给了韩信指挥千军万马的机会。在韩信看来,刘邦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给了自己足够的信任和重用,给了自己一个施展才华的战场,从而获得了扬名天下的机会。再者,韩信能有机会当王大将军,完全是因为刘邦。在此基础上,韩信不仅不愿意帮助项羽,也不愿意与刘邦、项羽抗衡。

另一方面,韩信并不总是统率30万大军。对于韩信这位大将来说,在盖夏之战中,他只掌握了30万大军。在此之前,韩信没有这么多军队。结果这个时候韩信的军队,很大一部分刘邦暂时让韩信指挥,也就是在这之前,这些士兵从一开始就不跟着韩信。所以很明显,如果韩信在丐帮围攻期间造反,这些士兵的态度很可能不会支持韩信,至少会保持中立。换句话说,韩信真正能掌握的士兵数量远没有30万。

最后,韩信灭赵后,刘邦曾亲自渡过黄河,闯入韩信军营,夺下韩信的军籍,拿走原本授予韩信的部队,让韩信和自己去招募赵的新兵。对于刘邦来说,他已经在韩信身上表现出了夺取兵权的实力,这也是打消韩信叛逆念头的重要原因。而且韩信当时有一支精锐骑兵。不过这支骑兵的指挥官是刘邦的心腹。另外,韩信的30万大军中,很多将领也是刘邦的嫡系人马,只是在被围困的时候才暂时接受韩信的指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将领和士兵,韩信表面上拥有30万大军,实际上却被刘邦间接控制。一般来说,韩信不是诸侯,就像三国时期的钟会一样,对手下的将领和士兵缺乏有效的控制。强行把世界分成三份,只会被杀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