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草船借箭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诸葛亮真的借到了万支箭么?(诸葛亮借箭曹操为啥不放火剑)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7 14:26

草船借箭被认为是诸葛亮最聪明的一招,他向曹操借了10支箭,没有吹掉灰尘。但是,很多人也有疑问。当时曹操看不清楚对手为什么不用火箭更安全。今天我就来告诉你,真草船借箭是什么感觉,打消你多年的疑虑。而你当时真的借了十万箭吗?这个数字还是相当巨

大的。当时生产10支箭是一个非常耗时的项目。

三国时期的火箭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推进装置。当时的火箭只是在普通箭后绑上一些浸过油的易燃物,比如亚麻布,在放箭前燃烧,以达到纵火的目的。这些可燃物本身有一定的重量,会增加箭头的阻力。可想而知,它们的射程远不及普通弓箭。草船借箭的故事里,雾很大,诸葛亮的船队离曹操的水寨有一定距离,用火箭射不一定能射中,而且因为雾大,效果也不好。

真正的古火箭在明代军事著作《武备志》中首次有记载,其点火器不是麻布而是火药筒。火药筒外壳坚硬,内装火药,上端封闭,下端敞开,留有导火索。这样的火药筒在点火后会产生向前的推力,从而提高射程。明朝是中国兵器大发展的时期,火药兵器层出不穷。如果明朝的火药技术存在于三国时期,或许曹操真的会用火箭而不是箭。

关于"草船借箭"真实性的问题我想楼下很多同事都回答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我想说的是,裴松之引用的《魏略》一书是否为真迹,史学界还没有完全定论。毕竟这本书的定位主要是褒扬曹魏,所以孙权自己写的故事就搭了一艘大船去曹操的军营调查敌情,然后收集了很多曹操的箭。这个故事还是需要怀疑的。

《三国演义》裴松之注中列举了两种说法,但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首先,裴松之引用当时吴国的史书《李悟》来描述这件事,说孙权夜里乘船去查看曹颖的军情。当时很多魏的将领都劝曹操主动出击,但是曹操要求手下的士兵不要随意出兵,也没有记载曹操主动让人射箭。

《三国演义》说,诸葛亮的二十条草船来到曹操的营地,敲锣打鼓,以引起曹骏的注意。曹操得到下面的报告后,因为江面雾气太大,看不清敌舰,就下令不要进攻,只用弓箭射击。这里面有很多疑点。弓箭在当时是很重要的装备。冷兵器时代相当于现在的枪和子弹,也是作战的主要武器。无论是战国时期的秦军,还是蒙古战士,使用弩的频率都远高于剑。曹操有可能让几千士兵浪费这么重要的武器而不见一个敌人吗?

其次是当时弓箭的命中率。在古代,弓箭的最大射程约为150-200米。当然也要排除射程异常的床弩,因为床弩相当于德国的终极武器多拉炮,不太好装备。诸葛亮亲自上阵,走近曹操。当然,他不可能失去他的老命,所以他不应该靠得太近。估计他是在射程极限附近中弹的。最近距离不应小于100米。如果靠得太近,一来容易让曹骏看出端倪,二来如果曹骏冲过去,跑都来不及了。

以此类推,诸葛亮想得到十万支箭,曹骏会射几支?50万还是100万?曹骏有这样的军工生产能力吗?按照诸葛亮的计算,10万支箭的生产,正常情况下一个月是完成不了的。如果用草船借箭,即使命中率是1:5,也是50万。曹灿君不计成本一次性射这么多?另外,1:5是否被低估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