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在灭蜀战争中居功至伟为何最终会沦为阶下囚?(邓艾偷渡阴平灭蜀历史是真的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7 11:52

三国时期,在魏攻蜀的过程中,邓艾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不管刘禅是害怕还是为了人民,他打开城门投降了。他一投降,蜀国就灭亡了。然而,邓艾的风光并没有永远持续下去。虽然这场战役以来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但后来却沦为阶下囚。发生了什么事?

却说邓艾兵临

城下,刘禅吓得投降,蜀汉尽毁。姜维等人接到刘禅投降的旨意后,没有前往成都和刘禅接应,而是选择在附近率领大军向钟会投降,这让钟会喜出望外。同时,司马昭在上述法庭上表扬了他们两人,并封了高官厚禄。

而偷袭成功的邓艾却对自己的奇袭非常得意,认为自己立下了大功。擅自效仿东汉大将邓禹的做法,以天子之名任用大批官员,投降的蜀将收编在他的麾下。

邓艾接到朝廷的嘉奖令和印章后,就上表提出了自己对局势的看法和对司马昭应采取的措施。他说:"军事家讲究先树立威信,再真正以实力出击。现在依靠平定西蜀的威望,借势攻吴,应该是横扫天下的有利时机。但是在大规模用兵之后,士兵已经很累了,不能再轻易用兵了。以后再说吧。咱们留陇右两万,巴蜀两万,煮盐煮铁,准备军农。同时加紧建造船只,开始为将来沿江讨伐东吴做准备。

在这样做之后,做一个公开声明,让吴栋知道他们面临的情况,并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吴栋是明智的,他肯定会提交。这样,东吴不用征服也能平定。现在我们应该善待刘禅,这样才能使吴景帝臣服于孙秀。安抚军民就是用来吸引远方的人。如果把刘禅送进京,东吴的人会认为这是软禁和流放,实在不利于说服他们参军。我们应该暂时离开刘禅,直到明年秋冬,东吴可以完全平定。你可以立刘禅为扶风王,给他财富,派人侍奉他,让他享福。董卓武是他在县城的行宫。他封他的儿子为公爵,封郡中的一个郡为食邑,以示对他臣服朝廷的恩宠。立广陵、城阳为割据国,让吴主孙秀投降。在那种情况下,吴栋会害怕韦德而屈从于风。"

从邓艾的言论中不难看出,邓艾处于春风的巅峰,成为国家大政方针的主导者。虽然他很忠诚,但他说的内容和语气让人觉得这是当局的口气。这让实际掌权的司马昭感觉如何?

此外,邓艾一心策划消灭吴国的战略。虽然他的建议确实很有远见,但是他擅自作出了拜官的承诺,他以自己为荣,成为了钟会和魏官等人对他不满和批评他的把柄和借口。于是钟会等人偷偷修改了他和司马昭之间的通信,把邓艾的表改成傲慢无礼。

得到了邓艾的徽章,司马昭让监军魏官去警告邓艾:"擅自以天子之名分封蜀君臣,应先报,不宜立即实行。"

邓艾听了的话,却把功劳归于自己,并表示不满。他回复司马昭说:我奉命征服,用皇帝的策略。现在敌人首领投降了,为了安抚他们,就要按照旧制度给他们官职。这是及时的。现在蜀国已经全部投降,我们的疆域已经到了西天的最南端。东与吴接壤,应尽早决定。等法院的命令来回奔波,要花很多时间。《春秋》有这样的话,大夫出远门,如果说到保家卫国,独断专行是可以的。现在吴栋并不平坦,地势与巴蜀相连,不可墨守成规,错失良机。孙子兵法说:‘进不为名,退不怕罪。’虽然我没有古代圣贤的风范,但我也不想自暴自弃损害国家声誉。"

这些信是钟会和狱军卫官递过来的。钟会、魏官见邓艾自立,不听司马昭的劝谏。他们借此机会诬告司马昭反叛,说他的所作所为是反叛的,已经显示出反叛的迹象。于是,朝廷下诏让魏官逮捕邓艾父子,用槛车押往京都。

当时野心勃勃的钟会趁机一箭双雕。他没有率军与魏官一起抓捕邓艾,而是派魏官到成都以少量兵力抓获邓艾,企图借邓艾之手将其杀死,然后将魏官之死作为邓艾谋反的证据之一,使邓艾谋反的罪名真实化。

然而,钟会看不起魏官。卫关知道他所有的小动作和诡计,但他无法拒绝。毕竟圣旨点名要他逮捕邓艾。于是,魏官奉命前往成都。

晚上到了成都后,魏官连夜进城,马上给邓艾手下的将领发檄文,声称"我们奉命逮捕邓艾,我们其他人不会被调查。如果报帝国军,爵位奖励和以前一样;如果你不敢站出来,你会毁了他的三个家庭。这场战役没有让邓艾父子知道。

于是第二天,鸡鸣之时,不明所以的邓艾的部下来到魏官军营报到,只留下邓艾还在帐中。于是日出后,魏官乘使者的车赶到了邓艾的住处。当时邓艾还在睡觉,父子俩一起被俘。邓艾叹了口气:我邓艾是忠臣!就应该有这样的结局!过去发生在田雷的事情今天再次发生。"

魏官将邓艾父子收押后,邓艾属下将领看到魏官其实只带了一点兵力(魏官是监军,真正归他指挥的兵力只有1000人左右,这次没有全部带过来),对邓艾立下大功却要押解回洛阳感到不满。他们计划劫持囚车营救邓艾父子,于是人们率领各自的兵马来到魏关军营,准备攻打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