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欧洲的队列射击战术有什么优势?
你肯定看过很多关于17、19世纪欧洲封建时期的电影。这几部电影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估计是,战争期间,部队会整齐列队,然后开始排队射击。"列队射击"这种战术后来被称为线步兵。虽然看起来有点蠢,但这种战术确实有其合理性。
1、第一个原因是指挥效率。
1
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也就是排队射击战术盛行的时代,虽然工业革命在欧洲早已开始,但电灯、电报等新事物还没有出现。指挥官只能通过文字和声音发布命令。如果基层军官希望战斗意愿不高的士兵听从他们的命令前进或开火,他们必须让他们留在自己的声音范围内,这与古代战争没有什么区别。目的是确保每个士兵都在控制之下,完成战斗。2.第二个原因是火枪性能差。
当时的装备大多是燧发枪火枪。糟糕的表现让士兵们在距离敌人不到100米的地方,即使双腿发抖也敢开枪,因为命中率太低了。
1810年,普鲁士沙恩霍斯特用几种类型的燧发枪在160码(约146米)的距离上射击一堵宽30米、高1.8米的木墙,命中率约为50%,其中普鲁士1782式燧发枪的命中率仅为32%。当距离增加到320码(约292米)时,命中率仅为21%-27%。
这是一个熟练的火枪手在训练场上达到的效果。如果几天前一个拿着锄头的农民被要求拿起火枪在紧张的战场上射击,天知道他会射向哪里。所以在当时的步兵训练中,根本没有系统的瞄准训练,火枪上也没有任何标志。
除了射击精度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火枪手的射速很感人。一个熟练的火枪手一分钟只能射出2-3发子弹。而且在当时的欧洲军队,实弹射击训练可以说是一年一度的事情。就算是最有钱的英军,一年也只能让每个步兵打30发实弹。在更穷的俄罗斯,每个步兵每年只有6轮实弹训练。
虽然由于火枪性能和训练水平的限制,单个火枪手很难命中敌人,但一大群人组成一条线同时开火,总能有人命中,有效提高了命中率。
3.第三个原因是士兵的素质。
1800年,一半的英国人和60%的普鲁士人是文盲,俄国的文盲率高达92%,普通士兵很难执行复杂的战术。另一方面,在拿破仑战争之前,参军基本上是基层民众摆脱贫困、职业和法律制裁的一种手段。普通士兵对君主的忠诚和战斗意愿基本为零。很容易说,他们一旦被打败,就很容易崩溃。这也是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能够横扫欧洲的重要原因。
要想让这样一群士兵上战场,坚持战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排成密排队形。一方面,它给了士兵足够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后面的士兵堵住前排士兵的退路,防止士兵临阵退缩而逃跑。必要的话,后面还要安排一支长矛的巡逻队。
尽管是线性步兵战术,但在战场上我们并不只是站着向敌人射击。通常我们一边射击一边前进,在离敌人足够近的时候,装上刺刀冲锋,直到一方被彻底击溃。
19世纪中期,随着步枪的出现和枪械加工水平的提高,火枪的精度、射速和威力都有了显著提高,直线步兵战术成为名副其实的队列射击,自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新留言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