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如果没有内讧最后能成功吗?(太平天国运动的真实情况)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5 20:52

说到太平天国,很多网友都知道运动还是有争议的。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还是有很多意见。有人说是太平天国的内斗导致了最后的失败。有人说太平天国不管内斗都注定失败,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太平天国运动如果不内斗,最后会不会成功!

清末太平天国

运动一度席卷山海关各省,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鼎盛时期控制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的大部分地区,兵峰一度逼近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在内斗和中外势力的共同绞杀下走向灭亡。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内乱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是外因。近年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在一些"学术大师"在的引导下,太平天国的形象基本走下了神坛,甚至被妖魔化。"邪教论"不仅被很多文人骚客反复吟诵,也被很多网友津津乐道。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当然,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军事上的冒险主义,生活上的享乐主义,宗教创始的不得人心。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一切的。一场内斗不能解释太平天国的失败,一个邪教不能概括一切。

首先,宗教立国真的成就了太平天国"档次太低"。

几千年来,中国人骨子里的特点是,如果官员不强迫人民造反,人民就不能造反。只要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就不会有农民起义。所以太平天国的失败并不能体现清朝统治者的优越性。在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用神学或宗教来打仗是很正常的。事实上,无论是历代的农民起义,还是地主阶级本身的朝代更迭,都有一部分不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就是打着自然神权的名义。陈光起义初期是否"大楚星和陈",还是后来元末明初的红巾军"独眼石人惹黄河造反天下",或者说清代的白莲教(田丽教),不止一次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后,地主阶级也是天之骄子,可以说和宗教宣传没有本质区别。

太平天国也是如此。靠崇拜上帝来创业没有错。虽然很多新时代的大学者都一一评论过太平天国,然后引起一群网友的三缄其口,但都是邪教,是邪教。但在我看来,所谓的邪教,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待。别说清朝中期(19世纪中期),就算是当今世界,仍然有很多人迷信仙姑和大仙,而且绝不是少数,更别说一个半世纪前的广西了。所以在笔者看来,所谓文化人不以宗教立国为耻可以理解,但是把宗教直接等同于邪教就显得非常幼稚了。

在很多网友看来,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自称天父天兄,甚至"天父降临人间",所以是无知,也就是"邪教",那自古以来皇帝就自称是天子,是什么呢?显然,这种偏袒的观点是不够有说服力的。

然而,对上帝的崇拜毕竟是外来的宗教。说白了就是洪秀全改教后的基督教。无论他的教义如何被改变,它始终是西方的宗教。自鸦片进口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苦难直接来自西方势力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中国人民对西方的仇恨是毋庸置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所谓的崇拜上帝来武装他们的头脑,显然是幼稚的,这无形中大大降低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水平。

第二,信仰外来宗教也许没有错,但是敌视传统文化就是重大错误。

虽然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传统文化,改变了起兵后肆意破坏儒家文化、敌视传统文化的局面,但从整体上看,太平天国仍然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筛选,太平天国保留了更多传统文化的糟粕,如等级森严、官民不平等等,但精髓却被破坏了很多。这使得地主阶级和士人与太平天国势不两立,于是一场反抗清廷的起义演变成了汉人之间的内战,变成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战争。

宗教和敌视传统文化是太平天国运动中两个比较低端的招数,但并不是致命的弱点,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并不关心宗教是外来的还是本土的,也不关心孔孟是圣人还是"清妖"老百姓关心土地和粮食。所以,虽然太平天国对文人没有吸引力,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加入了太平军

第三,自身独特的管理体制,严重降低了太平军的吸引力。

太平天国建立后,在长期的战斗中,因为带了大量的家属,为了便于管理,设立了男堂和女堂,男女分开管理,甚至夫妻不能住在一起,如果有的话"通奸"这是死罪。

这种制度在机动作战时期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了天京这个首都,太平天国还是长期维持这种不人道的管理制度,导致太平军中的同性恋者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因为通奸被处死。直到建都天津两年后,杨才借道"天父降临人间"男女分馆的制度废除了,但前些年只允许大哥收王娘,不允许小弟(人)住在一起的制度,多多少少失去了很多人的心。

此外,绝对平均的神圣金库制度也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在资本主义尚未确定的时代,类似于共产主义的绝对平均。所到之处,城市变成了城堡,原来的人民家庭被拆散,正常的工商业被破坏,违背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很显然,在这一点上,太平天国的管理体制确实让人捉摸不透。

第四,一些所谓的"错误"让太平天国失去机会。

必须强调的是,马后炮是很多后来学者的拿手绝活。同样,也是很多太平天国史家的本事。在很多人看来,攻克武昌后,太平军应该全力以赴北上,或者说攻克南京后,应该全力以赴北伐,而不是让、李等人只带一万多人北伐。在这些人看来,如果太平军定都南京后还能全面北伐,清朝一定会灭亡。因为此时的清政府主要依靠满清八旗,战斗力严重不足,没有众多汉人官员的支持,大厦就要倒塌。也许吧,但如果这种马后炮毫无意义,如果林、李带着太平军主力北上,西征军能不能打败湘军,占领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很难说,南京能不能保住,也很难说。

毕竟太平军攻陷南京之前,一路奋战,没有占领半城。进入南京后,很快受到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威胁。如果他们全力以赴北伐,会打到哪里?叫北京,然后以北京为首都。如果你只有北京一个城市,你能成功吗?清朝会灭亡吗?显然想当然。明清时期,北方的经济已经明显落后于南方,优先考虑清政府纳税最多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并无不妥。

所以北伐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北伐军单枪匹马深入,在没有后勤支援的情况下过快向北推进是最大的错误。但是,没有北伐军独自深入,西征军能否顺利前进还很难说。

太平天国后期,安徽不能保,李秀成一意孤行经营江浙,坐视安庆失守,也是一种无法预料的伎俩。面对湘军自上而下的进攻,九江失守时安庆是南京上游唯一的据点。安庆不仅是清代安徽的首府,江北最发达的城市,也是南京上游最后的门户。安庆失守,不仅皖北难守,下游河道也不再屏蔽。湘军水师可以肆无忌惮地绕长江干流航行,调兵遣将,攻击太平军所有据点。但就是这样一座重要的城市,主张全力救援安庆的陈玉成没能与李秀成达成共识,安庆最终失守。三江大捷,江南北营二胜,终于成为太平天国之光。

最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本身的腐败和混乱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首都是天津后,太平天国的领导结束了多年的移动运动,并开始治理城市。虽然军队还是打了很多胜仗,但生活很快就堕落了,贪图权力和名声,过着奢侈颓废的生活。天王府、东王府等一系列宫殿迅速建成,并举行选美比赛。

同时声称天下男女皆姐妹,要在人人平等的小天堂建立太平天国政权。首都是天京后,很快大家就不平等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就被太平天国玩了。天王万岁,九岁东王,八岁西王,等等。轿子能抬多少人,国王能容纳多少皇后,都有严格的标准。这种不平等的制度让太平天国把所有人都带进小天堂的主张迅速成为笑柄。

领导层结束了多年的战斗。以前每天见面,兄弟间的亲密时光就结束了。国王们反而住在自己的宫殿里,每天都见不到面。怀疑很快出现了。太平天国早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不仅要对国王耀武扬威,甚至还要指责国王。最后,天父降临人间。强行封印万岁,你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杨的死并没有换回所期望的平静,而是迎来了一个霸气十足的魏长辉。魏长辉、秦日刚被杀后,满清官员爱戴的翼王石达开在洪秀全的猜忌下,率领数十万将士退出太平天国主战场。虽然石达开离开后转战南北,在一定程度上也牵制了大量清军,但毕竟太平军丢失了大量城池,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外,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也是太平军失败的一个原因。当然这是客观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太平军自身的问题。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这绝不是内斗,这可以说明一切,更不要说某些人所说的"邪教"这可以解释一切。太平天国运动在一群无知的人眼里,绝不是不正义的。这些无知的人认为否认太平天国的一切,就是对清朝统治者最好的粉饰。试想一下,如果这场运动能坚持十四年而不伸张正义,清政府的水平能有多高?没有昏君就不要往脸上抹什么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