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米是怎么成为瓦缸老大的?石米早年经历介绍。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5 08:13

石米出身名门,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希望有所成就,隋末的动乱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李密早期的经历非常曲折。可以说他是九死一生才去瓦岗寨的,成为瓦岗寨的首领之一。李密文武双全,所以率军大败,战功卓著。翟让本来打算让出盟主的位置,但是翟让的哥

哥挡住了去路。最终李密设计杀了翟让,导致瓦缸内部动荡,随后战力一落千丈。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石米去瓦缸之前的经历。如果你想知道,可以来看看。

1.一眼就陷入困境

在隋唐演义题材的文艺作品中,经常有这样一个情节:贵族李米跟随杨迪到江都。一天,他坐在龙舟旁边,碰巧看到萧皇后从龙舟窗口往外看,欣赏着岸上的美丽景色。

这是一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萧皇后看到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而李密不经意间看到的却是萧皇后的美景,令人神往又令人担忧。李密目不转睛地盯着萧皇后,不觉如痴如醉,痴痴怔怔地说:"世界上有这么美的人,君子应该有这个。"

萧皇后听了,大怒,问周围的人:"岸边骑马的人是谁,谁敢如此无礼?"内廷官员回答说:"是魏国公和石米。"

好了,李密这次闯大祸了!"只是因为我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却让自己陷入大灾难。于是,李密轻车熟路地告别了贵族子弟的生活,走上了四处漂泊的绝望之路。

那么,石米当真的是因为这个而流亡的吗?

显然不是。这个故事漏洞很多,比如所谓的"魏国公史密"。李密的曾祖父李泌在西魏时被封为魏公,祖父李耀在北周时为邢公,父亲李宽为蒲山郡公。父亲去世后,李密继承了蒲山郡公的爵位,而不是魏国公。另外,萧皇后四五十岁的人,一千四百年前的隋朝,就算再遇到一位女士来维持春居,也很难漂亮,还能迷倒一个贵子,忘乎所以。

所以,这个故事没有一点真实性。可能是后人刻意抹黑李密,说他是个好色无耻之徒,注定难以成就隋朝的伟大。它注定要被唐力打败。

2.逃跑的原因

事实上,李密被迫逃亡,并不是因为他多看了萧皇后一眼,而是因为他参与了旨在推翻杨迪统治的杨玄感叛乱。

大业九年(613年),隋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再次远征朝鲜。隋朝贵族杨玄感因家族世仇,趁机发动叛乱。

不满隋朝杨迪的底层民众和上层贵族纷纷响应并参与其中。而李密,早就料到杨迪不会幸存,也加入了这场战斗。

李密十几岁时就受到杨玄感父亲苏阳的赏识,因此与杨玄感关系很好。看到李密要投票,杨玄感自然也很高兴。

李密深思熟虑,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向杨玄感提出了三条策略供参考:上策是向北派兵,占领卓君地区,主动对抗南返的杨迪皇帝,联络韩王,前后夹击,改杀杨迪皇帝。中央的战略是拿下首都长安,除掉杨迪的老巢,然后名正言顺地改朝换代。最好的策略是攻占叛军区附近的东都洛阳,然后守住中原以号令天下。

其实上策是很好的,也是可行的。一旦你率军北上,从前到后攻击朝鲜国王,消灭杨迪皇帝并不太困难。中策直接拿下长安,在首都改朝换代,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然而,野心勃勃却没有才华的杨玄感选择了最差的政策。

攻打洛阳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由于时间的拖延,杨迪派遣的援军来了,而不是成功地征服它。隋军从内部把叛军打得落花流水,结果却逃了出来。

这时,杨玄感想起李密的战略,想调兵进入关中。但因为一时冲动,杨玄感率军攻打弘农宫,误入陷阱,贻误战机,走向彻底失败。

杨玄感死后,李密在混乱中逃亡,开始了长期的流亡生活。不久,他遇到了杨玄感的叔叔杨循,他们携手并进。

他们首先来到杨循岳父的家——凤仪县(今陕西省大荔县)。在这里,他们隐姓埋名,忍受艰难困苦,希望能逃脱忠臣的追捕。

此时,李密等人已是全国通缉要犯,天下悬赏捉拿。形势非常严峻。

不久,杨循岳父家的一个邻居发现李密与朝廷通缉的要犯的身影十分相似,于是暗中举报,渴望得到奖赏。

官兵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杨循的岳父家,逮捕了杨循和石米,押到京兆监狱。

3.九死一生

李密被捕后,杨迪仍在黄河以北的莱文,尚未回京。他命令把李密等人直接押送给莱文处置。同行押解的犯人都是贵族子弟,不缺钱。石密劝众人拿钱讨好被护送的使者,恳求道:"我们都是将死之人,请灵活一点,让我们快乐的过最后几天。"

使者忘利忘义,忘了警惕,任其恣意狂饮。李密和狱友们晚上到了,就去附近的饭馆吃喝玩乐,唱着关于酒的歌,直到清晨东方发白。当然,他们高兴的时候,也不忘给使者送上一桌酒菜,让他们一起玩耍。

过了很久,他们身上的警卫放松了。

到了邯郸,一天晚上,大家吃饱喝足后,趁押解的使者不备,李密等人在临时牢房里割墙,逃到附近的农民起义军郝孝德部。

但是,当他们来到郝孝德面前,郝孝德得知他们是因为犯了重罪而不得不投靠自己的贵族子弟,于是十分不屑,将他们拒之门外。

李密等人又去投靠王波的农民军,也遭到拒绝。李密只好和大家分手,只身南下,期间因饥饿而剥树皮。作为一个曾经的贵族子弟,李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今天的落魄。

史弥后来逃到河南淮阳,躲在乡下,改名刘知远。为了谋生,他当了私塾老师,招生搞教育。几个月后,他感到沮丧,写了一首诗:

节气初金风荡,林之末玉露凋。这个晚上,一个可怜的人,于涛伤了他的心。野平苇闭,村瘠草深。听很多感受,独倚。我怀念我所做的事情。秦关依旧不太平,韩导会怎么做?樊哙的平民,萧何的刀笔收藏家。机缘一遇,千古皆知。发信息说世界上有英雄,真丢人。

当地一位学者看到这首诗,认为这"刘老师"不是普通人,几个月前不知道哪来的,就去告官方了。知道有人举报自己,官军要来抓,李密又赶紧跑了。

李密逃到他妹夫邱的家躲避。邱当时是县令。他见哥哥来了,知道是朝廷的犯人,不敢收留,要他到游侠王秀才家里避难。李密向王秀才坦白了一切,王秀才欣赏李密的豪爽。他不仅收留了他,还把女儿嫁给他。李密很感动,在岳父家住下了。

不久,石密的妹夫邱的侄子邱怀义将他告发,官军前来逮捕他。忠臣包围了王家。碰巧李密出差了,不在家。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很快就跑了。王秀才和石米的妻子和邱被集体杀害。

此时已经是大业十二年(616)。翟让领导的瓦岗寨农民军正在崛起,一支万余人的队伍活跃在今天的山东、河南交界处。

走投无路的李密来到瓦岗寨,投身于隋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军浪潮中,为彻底推翻杨迪的暴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齐云科,男,教育家。近年来在各级媒体发表文章90余万字。阅读平台签约作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