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上过几次暗杀名单)鲁迅是不是当过刺客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7-04 04:52

我们知道鲁迅的笔在民国时期是一流的,文章犀利。谁知道他被安排用枪当刺客?

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取得了胜利,这极大地震惊了中国人民。

大家都认为日本能赢,首先是因为国民的新教育。

此后,清政府模仿日本,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新的中等和高等

教育学校。

也是这一年(1904年),浙江绍兴青年周树人考入南京路矿学堂。

这是一所培养采矿技术人员的中等专业学校。

周树人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家庭的衰败和贫困,所以他需要这个实用的专业,以便将来有稳定的收入来养家。

该校校长于明珍是个新人物。

次年,于明珍带领周树人等学生赴日留学。

这次旅行实际上改变了周的生活。

周树人没有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但他创造了著名的鲁迅。

一张图代表了当时中国年轻人的心情。清政府不断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中国的危机和灾难日益严重,令爱国人士极为焦虑和愤慨。

1989年7月,谢祖泰画了一幅漫画《东亚时局》,发表在香港《辅仁文学社会刊》上,然后委托朋友带到日本,印成彩色地图发行。

这幅画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在19世纪末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时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图中熊代表俄国,狗代表英国,蟾蜍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反映了中国已经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

诗的旁边写着:"在中国睡得很香,不知道爱国就是爱家。人要在知道的今天醒来,不要等着土像瓜一样裂开。"

当国家陷入危机时,爱国者纷纷奋起反抗。

留日学生陈天华写了《精世钟》《蓦然回首》。

为了唤醒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陈天华努力工作。

但现实一次次让他失望。

留日学生中日益高涨的革命情绪导致了对清政府的恐惧。

清政府通知日本政府,要求控制留学生。

1905年11月2日,日本文部省颁布《禁止中国留学生条例》,对日本留学生进行严格管制。

此规定一出台,立即引起广大留日学生的抗议。

然而,在如何应对当前局势的问题上,国际学生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一派以秋瑾、宋为代表,主张全体学生罢课回国。

另一派以汪精卫和胡为代表,则分多数,主张忍辱留日继续求学,主要原因是不愿交官费。

两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我们做什么呢

回忆周作人(鲁迅的弟弟):"以秋瑾为首,主张全体回国。很多老同学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知道禁字的意思没那么坏,所以这些人是秋瑾宣布的& lsquo死刑& rsquo,包括鲁迅、徐守尚。鲁迅还看见她把刀往桌子上一扔,一个示范吓了她一跳。"

这也是秋瑾与鲁迅矛盾的由来。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出身官宦家庭。他从小喜欢骑剑,他自己的名字叫"建湖女子"。

1894年,他的父亲担任湘乡县总经理时,将秋瑾许配给王庭筠为妻。

1900年,王庭筠捐了一个官员作为户部的负责人。此时,秋瑾接触到了一种新的文化,她和丈夫的关系越来越差。

1904年7月,秋瑾不顾丈夫反对,自费赴日留学,在东京的留学生中结交了、陶、黄兴、宋、陈天华等有志之士。

因为留学生之间的矛盾,日本报纸发表文章把在华留学生描述为"暴民",讽刺中国人缺乏团结。

陈天华痛心疾首地写了一封信"绝望的话"后来第二天就跳海身亡,享年31岁。

秋瑾回国后,徐锡麟介绍他加入光复会。他们在绍兴建立了大同体育学校,以积累革命力量。

大同体校主要用来征集侠士。

光复会正在准备起义,这是绍兴革命的一幕。

结果风云突变,义乌、金华起义计划暴露。一名成员在上海被捕,交代了一些革命者的化名。两江总督发电报给安徽巡抚恩明调查。

恩明召见徐锡麟计议,徐锡麟在里面看到他的化名,知道情况不妙。

徐锡麟此时的身份是安徽巡防首长,警校校长。

徐锡麟于1907年7月8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决定起义。

谁知恩明要求提前两天举行毕业典礼,起义却不得不在6日举行。事情紧急,毫无准备,徐喜林只能铤而走险。

虽然这次徐锡麟枪杀了恩明,但由于准备不充分,还是被抓了。7月7日,徐锡麟壮烈牺牲。34岁的时候。

几天后,7月13日,清军包围了大同学校。秋瑾以必死的决心坐在大堂里,平静地被捕了。

15日,秋瑾在绍兴轩庭空壮烈牺牲。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

由于与秋瑾闹得不愉快,鲁迅仍然没有回国,他要继续他的学业。

他开始选择工科和医学,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养家糊口。

这个想法是对的,也符合大多数人的追求。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这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失去了一位未来的医学专家,收获了一位作家。

一天,课堂上有一个时事幻灯片。日俄战争期间,一个据说是为俄军做侦探的日本人被日军抓住并枪杀。

日本学生看到这个时欢呼起来"万岁!"正在观看的中国学生像喝醉了一样欢呼雀跃。

在场的鲁迅先生惊呆了!日本军人如何能忍受嚣张的掌声,如何能忍受中华民族尊严被蹂躏时的冷漠和麻木?

至此,鲁迅痛心疾首地觉得,医学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你的思想,无论你的身体有多强壮,你都只能是被射杀的目标。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人的精神,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学和艺术。

鲁迅从仙台来到东京,对他的朋友徐守尚说:"我退学了。"

"为什么?"徐守尚惊讶地问,"你对学习不感兴趣吗?为什么要打断?"

鲁迅说:"中国的傻逼,能用药物治疗吗?"

是的,冷漠不是医学领域的问题,而是精神世界的缺失。

在东京,鲁迅接触了许多革命者。尤其是章太炎、陶等浙江老乡,对他影响很大。

鲁迅晚年与日本友人增田有染,革命党人命其暗杀。他说:"我可以走,或者我可能会死。我死后离开妈妈怎么办?"

当革命者死去的时候,担心死后会发生什么是没有用的。你不必去!

鲁迅虽然有很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他不赞成为一时一事而死。

他说:"当革命者要求你去做的时候,你必须服从,不要问。我要问,要估计这件事的价值,所以我不能当革命家。"

当时革命党是一群热血青年,鼓吹暗杀之风。

1904年上半年,东京的留日学生秘密成立了以杨笃生为首的暗杀小组"决心从暗杀开始",谋先刺清廷,放"破坏新政,扼杀新党"慈禧太后被定为第一个暗杀目标。

估计老慈禧知道了会气炸肺。

回国后,他们从西直门到颐和园看了五个月。因为慈禧太后隐居,戒备森严,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做。

当我没钱的时候,我不得不离开北京回上海。

1910年1月,汪精卫、黄、余培伦、等7人组织暗杀团,潜入北京。

他们开了一家"玄武门外琉璃厂的火神庙。守贞照相馆",伪装准备暗杀摄政王载沣。

结果被曝光,被抓。

陈独秀后来批评和否认暗杀。

他说从事暗杀活动的人只看到个人,看不到社会和阶级。暗杀的结果不仅没有建立社会善和阶级善,没有摆脱社会恶和阶级恶,反而引导了群众的心理,认为个人的力量可以创造社会善和阶级善,摆脱社会恶和阶级恶。

所以暗杀只是个人的浪漫奇迹,不是科学的革命运动,但是科学的革命运动必须是大众的,阶级的,社会的。

此后,暗杀逐渐销声匿迹。

事实上,作为一种手段,"暗杀"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惩恶扬善"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也会被那些恶势力利用,所以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