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洛阳为何常遭遇战火?(神都洛阳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4 16:52

我们有时会听到一种说法,在唐朝的时候,"西毒"是长安,"杜东"是洛阳。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唐朝有两个都城,其实不是。长安是唐朝的首都,洛阳和北方都是都城。北方的首都就是后来的北京。武则天时期,洛阳被称为"沈度"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为什么这样一座

历史悠久的古城却屡战屡败?

说到古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长安和洛阳。因为当这两个城市开始作为首都的时候,奴隶制社会已经成熟了。与他们相比,其他几个"古都"总会遗漏一些历史文化细节。

长安是"雄关屏蔽"、"被肥沃的田野包围着"、"关龙腹心",洛阳"山水环绕"、"商务旅行永无止境"、"世界在中间"。中国封建社会早中期,不管谁是首都,谁就是首都。

洛阳位于黄河南岸的伊洛平原,地理上处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所以既有山川,又有险阻,而且四通八达。不过伊洛平原虽然肥沃,但面积没有秦川那么辽阔。周围的山川虽可依傍,但不像观龙那样险峻封闭。再加上北接蓟,南接江淮,西接关中,东临大海,这就让洛阳成了标配"四战之地"。

这种特殊的情况使得洛阳命运多舛,多次被战火焚烧。

东汉时期,洛阳所在的李思地区仅辖七郡,人口却达三百多万,位列十三州之首。其中洛阳城及其附近就有几百万。

189年,董卓武力入中央,主政混乱。一年后,天怒人怨,董卓强行迁都长安。当关中人口不足时,他强迫李思人口西迁,并放火焚烧民房。董卓灭亡,朝廷迁回,整个李思只剩下几十万人,还不如洛阳鼎盛时期。洛阳城更是断壁残垣,只有几百户人家,一千多人口。东汉朝廷200多年积累的财富和人口都毁于一旦。

自从辛莽被农民军洗劫后,长安一直没有恢复。东汉末年,洛阳虽然同样破败,但因为交通便利,很快就恢复了。所以曹魏西晋还是选择了它作为都城。到晋武帝灭吴统一天下的时候,洛阳已经基本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304年,匈奴发动起义,短短十年间席卷河北、山西。没有这两个地方的屏蔽,洛阳直接面对外兵。王彦,邱,畏敌如虎,率晋军主力逃跑。结果在豫西的古县全军覆没。失去了这几十万的新军,洛阳危在旦夕,但各地将领都在按兵不动。结果洛阳失陷,匈奴劫掠空然后北归。

十六国时期,洛阳成为各方觊觎的对象。但有利攻不利守的特点使其反复易手。刘宋建立后,洛阳成为河防前哨。

百年拉锯战让洛阳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军事重镇。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没有管理它的心或能力。

北魏孝文帝为了在中原站稳脚跟,进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就是一个重要标志。北魏崇佛,洛阳复兴,带了很多佛教色彩。

和西晋一样,洛阳的复兴也没有持续多久。鲜卑内部复辟,北魏一分为二。洛阳封锁关中的军事特点压倒了政治地位,在战斗中再次被摧毁。

为了摆脱关陇贵族的制约,杨迪大力修建洛阳城。不仅将营地建成世界上罕见的坚固城市,还将在城外修建两个巨大的仓库,洛口和罗惠,储存数百万的石头。

洛阳是逐鹿天下的根本,但坚城粮总是诱惑着天下英雄。杨玄感为宗,李密为瓦岗军,王为枭雄。

在唐力统一的过程中,李世民首先登陆洛阳周边诸郡,解除洛阳的藩篱。然后攻破窦建德,断绝王的外援。最后,他们切断了粮食供应,迫使数十万精锐不战而降于王。

关中虽富,但粮食不足、交通困难的问题早就暴露出来了。唐朝建立后,洛阳随即得到恢复。

方便朝廷前往"就吃"。

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再次被烧。虽然收复了郭子仪,但由于河北藩镇的威胁而放弃建设,不得不重新开通漕运路线。

以大运河为基础的漕运兴起后,洛阳唯一的军事价值被削弱,彻底衰落。

洛阳的兴衰象征着中国经济的东移南下,也代表了中国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