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挟天子为什么董卓没办法令诸侯?(董卓死后最有可能挟天子令诸侯)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4 16:00

说到"抱着天子"这个历史事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操,曹操被汉朝封为皇帝可以说是相当有名了。但实际上,在曹操之前,董卓、李珏等人曾经捧过皇帝,这种事情也不是他们独创的。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先做了,只是名称不同。然而,为什么曹在皇帝的帮助下指

挥群臣,而董卓和却根本动不了他们呢?

提到曹操的成功秘诀,很多人会想到"捧皇使诸侯"这个习语。但曹操并不是汉末三国时期第一个捧天子的军阀。在曹操之前,董卓、李珏、郭汜、杨奉等人都挟持过汉献帝,但为什么这些人都没能让诸侯动心,只有曹操成功了?

"捧皇使诸侯",从词性上讲,是贬义词,显然不是"官方"的标题。"官方"的名称是"侍奉圣子,使他不是牧师"这是曹操的谋士毛杰提出来的。还有之前贾诩劝说李珏、郭汜等人反攻长安时提到的:"幸好我报效国家征服世界,"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事情败了百分之十一。

"捧皇使诸侯"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和春秋时期不一样。尊王抗外"的想法是一脉相承的。俗话说"世界上有句话叫礼乐被帝王征服","天下无道,礼乐之征服来自诸侯"。春秋时期,是政权下移,诸侯立起的时候。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基于"尊王抗外"成为当时争夺旗帜和诸侯指挥权的霸主。而这本身就需要实力作为后盾。弱国如鲁国、魏国,即使对周王室毕恭毕敬,也承受不起"尊王抗外"旗,还命令不许动诸侯。这就是宋襄公霸权失败的原因,它没有相应的国力作后盾。

汉末三国时期也是如此。自黄巾起义以来,汉朝日渐衰落,地方政府纷纷独立,不听诏令。这就像一个家庭,老人年老体弱,一大群不孝的儿女不听他的。如果年轻人太出格,老人虽然有权利教训年轻人,但也无能为力。如果老二私下教老五,不仅老五会不满,其他兄弟也会觉得老二太霸道太宽大。但如果老二是老人授权的,以老人的名义打老五,那就名正言顺了。但是这个二胎还得靠自己硬,不然就算有爸爸的授权,也可能挨揍。

曹操把汉献帝迎进许昌后,天帝圣旨封袁绍为太尉,封为叶侯。袁绍自己是将军,以在曹操手下为耻,所以拒绝了。曹操吓坏了,把大将军的位置让给了袁绍。唐末,韩等人劫持投靠凤翔,以救节度使李。而李被朱温打了一顿,他乖乖地交出了。因此,"捧皇使诸侯"只能结交那些实力不如自己的王子。而李珏、郭汜、杨奉等人,虽然都挟持天子,互相攻讦,削弱了自己的实力,臭名昭著,也不能"报效国家征服世界"。

虽然董卓已经"做王子"但公认他精于政事,作恶多端,造成了诸侯之间的集团对抗"国贼"更不可能"订单"把王子带走。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时,虽然实力不如袁绍,但已经很强了。而且,曹稳定民生,稳定社会秩序,重视人才和人才。因此,我们可以用"侍奉圣子,使他不是牧师"作为一面旗帜,凝聚了力量,统一了中国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