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邓艾被冤枉是司马昭造成的?(邓艾和司马昭是什么关系)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4 08:52

说到三国时期的邓艾,他的能力其实还是不错的。他的计划和战斗能力还算不错,但他似乎与司马家族格格不入,因为他说他与司马昭相处不好。最后,邓艾含恨而死。有网友说,邓艾的死似乎是司马昭造成的。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

1.

司马昭没有杀人的动机。

没有预见到钟会背叛自己,否则也不会让钟作为统帅之一参加伐蜀。这个道理应该很简单。

淮南三反中,钟会在讨伐寿春诸葛诞时,帮助司马昭出谋划策,成功平叛。战后,人们称赞钟会是"卵巢"(对比西汉的张亮),司马昭也把钟会纳入自己的家庭,成为心腹。

同样的道理,邓艾也是负责伐蜀的将领之一,所以并没有指望除掉邓艾,这实在是多余的。司马赵丽主攻蜀国,一直是为了洗刷自己弑君(贵族乡官曹茂之死)带来的恶名,想以讨伐蜀国胜利为借口,提高自己的名声和地位。

事实也是如此:钟会等人率军攻汉中,在蜀汉魏国几十年的争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也迫不及待地在洛阳接受了九,成了晋襄公。

2.邓艾不喜欢司马昭。

可以说,邓艾非常不谙世事,司马昭也不喜欢他,这是事实。

比如动员伐蜀时,邓艾跳出来制止,上书朝廷提出异议。当朝廷所有的官员都服从自己时,司马昭为邓艾如此不谙世事而感到尴尬。他无法当面教育邓艾,只好派老师去问邓艾是怎么回事。

当篡位者到来时,邓艾发现伐蜀只是的意思,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同意明智地表扬。

邓艾是司马懿发现并提拔的人才,和司马懿关系不错,但是对于司马昭来说,这个邓叔叔有点难以沟通。

后来邓艾冒险入蜀,成功灭蜀汉帝国,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于是,邓艾又给写了一封信,说他准备东征吴国,一举一统天下。。。

邓艾,这还是不是办法!

当司马昭进入汉中时,他成了晋襄公。邓艾灭蜀后,还能继续升级吗?怎么说要几年?

当司马昭听说蜀汉皇帝刘禅投降后,他立即以曹魏朝廷的名义任命邓艾和钟会为太尉和司徒。潜台词是:就是这样。

心想:邓艾现在已经成了三官(邱)。如果你再立功,我的将军会给你的。你想要吗?

3.邓艾猝死。

钟会和邓艾争权夺名是必然的。当时诸葛绪是一路打到蜀国的统帅。在打汉中时,钟会被弹劾,夺取兵权。

司马昭相信了钟会的话,把诸葛绪免职,带回朝廷审问。试了一试,发现没毛病,诸葛绪也没事。

剩下的是钟会和邓艾。

在汉中时,钟会遵照司马昭的意愿,决定以粮草不足为由宣布撤军。结果,邓艾只好走上了通往蜀国的道路。

邓艾去了,居然把事情办了,功劳一下子超过了钟会。钟会怎么受得了?

钟慧后来和蜀汉的姜维好上了。姜维有意利用钟会作乱,希望能挽回国家。钟会不知道姜维的心思,但他想把邓艾弄走,就像对付诸葛绪一样。

钟会有一项过人的本领,就是善于模仿别人的书法。寿春之战他就玩过这一招。现在,他又来取邓艾的书信,篡改了,改成了叛逆傲慢的文字。因此,身在长安的司马昭更加担心邓艾。最后,命令把邓艾也用囚车押回。

钟会在成都兵变失败,和姜维一起被乱兵杀死。邓艾的货车还在路上,没有到达长安。曹魏的监军魏官派人追杀邓艾,在路上将其杀死。

钟会和魏观的所作所为都与他们的个人利益有关,这是司马昭所不能预见和控制的。

4.附言

总而言之,司马昭与邓艾的关系确实不好,但他不想伤害自己的生命。如果邓艾的面包车早一点到达长安,结果可能和诸葛绪差不多。

魏官是司马昭的亲信,也成为伐蜀将领中的最大赢家。司马昭不能平反邓艾,谴责魏官。就连邓艾留在洛阳的儿子也被杀了。在司马昭的有生之年,邓艾父子没有得到平反。这件事确实让后人寒心。

后来,当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燕成功取代曹魏帝国成为皇帝后,他也写信赦免了邓艾的孙子,但仍然认为邓艾有罪。

又过了一两年,谈判代表段卓写了一封信为邓艾平反,司马燕妥协了,认可了邓艾的贡献。仅此而已。

邓艾的悲惨遭遇也影响了其他人,如成功伐吴的将军,他非常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邓艾。

当时他攻入建康后,另一方首领王浑造谣说王蒙已经进了建业,并借机侵吞了孙吴帝国的大量财产。反正各种谣言让王蒙心惊肉跳,以为自己要死了。幸运的是,司马燕很慷慨,王浑和他的团伙没有制造任何麻烦。王拙终于度过了难关。

从此,王拙一有机会见到司马燕,就像怨妇一样,大谈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深感爱国。

最后,王拙活到80多岁,享受了所有的荣华富贵。比起邓艾,他才是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