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为什么传位给弟弟孙权却不给儿子?(孙策为什么要传位给弟弟孙权)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4 07:00

历代国王通常都想为自己的儿子找继承人。就算没有儿子,他们也会想办法弄一个,基本上不会传给外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但孙策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弟弟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这是什么?孙策就这么开明吗?其实当时的孙策也没有别的办法。孩子还太小,江东

人又不肯接受孙策,于是心胸宽广、性格开朗的孙权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接班人。

那时候,如果是我,我会传给我弟弟,而不是我自己的儿子。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我虽然打下了一小块江山,但是这个江山并不稳固,一不小心就会被打败。

孙策领兵入江东,被江东世家、文人认为是入侵,视孙策为叛贼!江东居民强烈抵制孙策的入侵。孙策领兵杀来杀去,杀光江东所有英雄!攻下江东后。孙策得罪了江东世家和当地平民!

得知孙策被杀的消息后,南方少数民族纷纷造反,不听少主孙权的话。而且世家大族对孙权的政府也不听话。《三国志·孙策传》对孙策江东基业的评价是"勤劳不是美德的基础,国家没有坚不可摧的石头。"这意味着孙策的继承不是遗产,政权相当不稳定。

在弥留之际,孙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杀戮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我做了两个决定。第一,我在兄弟中选孙权做接班人,是因为孙权最不像自己,不擅长杀人:孙策说:你在战争和战役上不如我,我在赢得人心上不如你。第二个决定是托孤给张昭。《三国志传》中记载,孙策临死前对张昭说:钟某不奉,你就据为己有。如果恢复不了,就慢慢回西方吧!意思是:如果孙权抵挡不住,请先生代他出战。如果还是抵挡不住叛军,那就慢慢撤退,回江西去!

二是儿子太小,撑不住当时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

孙策死时才26岁,他的儿子当时估计不超过6岁。这样的孩子再能干,估计也控制不了场地。从上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有多危险。孙策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也应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孤儿寡母不被屠杀吧!

第三,小弟有威望,有才华。更重要的是,他和他哥哥之间没有隔阂。也许兄弟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孙权心胸宽广,心胸开阔,善良睿智,崇尚侠义,爱护人才,所以渐渐与父兄平起平坐。他经常参与孙策军的内部决策,其才华让孙策自叹不如。每当招待客人时,孙策常常回头对孙权说:"这些人以后就是你的手下了。"

建安元年(196),孙策接掌丹阳、吴、会稽三县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洋县(今江苏宜兴)县令,吴郡太守朱知茶居封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相举封他为。后来在凤仪当了队长。

建安四年(199)至建安五年(200)初,孙权与庐江太守刘询、孙策交战。刘询战败逃跑后,再次进军沙县,讨伐江夏太守黄祖,攻占庐江、张羽两县。

所以危机时刻孙权是最好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