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把汉中看作&;鸡肋&;?(曹操为什么放弃汉中是对还是错)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3 10:26

汉中的战略意义当然很重要,但是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紧急程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刘备来说,汉中是咽喉要道。如果没有汉中,四川割据政权处于被动地位,完全没有能力主动进攻,即使防守也只能是被动防守。所以汉中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里才有战略主动权。

从曹操的

角度来说,争夺汉中主要是为了压制益州的刘备,让刘备在益州寸步难行,他总能掌握战略主动权。如果不是,此时曹操占领的关中地区的安全并没有太大威胁。

此时曹操面对的是孙刘联盟,可以从三个方向进攻曹操,从西到东,依次是汉中、襄樊、淮南。

相比之下,关羽如果突破襄樊,可以直捣曹操统治区域的心脏地带,所以这个方向的战略优先性很高,必须严防失守。

其次是淮南地区。从曹操的角度来说,消灭袁绍后,当时最大的威胁是刘表。但刘表死后,刘聪投降,赤壁之战后,荆州主力有相当一部分被刘备率领西征益州,所以威胁已经大大降低。

所以,赤壁之战后,曹操心里想的都是孙权。也就是说,当时曹操把孙权当成了自己的主要敌人。当然,这很容易理解。刘璋被困在西南角,不可能对曹操造成威胁。关中马腾韩遂争斗不休,对曹操不会构成威胁,所以孙权比较团结。

综上所述,曹操当时要防守汉中、襄樊、淮南,所以必须有个顺序。基本顺序是襄樊最优先,其次是淮南,最后是汉中。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僵持了半年之后,觉得无机资源没有利用的必要,漕运困难。还不如先回去等机会。再加上此时孙权攻淮南虽被张辽击退,关羽攻襄樊仍在继续。于是曹操回到洛阳休息,应付关羽在襄樊的主动进攻。

客观来说,放弃汉中这样的战略进攻基地之战,也说明曹操已经承认三国局面已经形成,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所以他承认现状。

汉中对刘备来说是什么?

汉中对蜀国太重要了!刘备赢得汉中之战后,这群君臣才勉强结束了寄人篱下、四处漂泊的生活。公元219年夏汉中之战结束后,曹操退兵后,刘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势提拔汉中王,蜀国正式进入开国大业的节奏。

有人指责刘备目光短浅,忙着称王,而不是攻打长安。但这种可行性,至少在汉中之战的最后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刘备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攻占了汉中。公元215年,益州初得,孙权以荆州为借口,与其搞摩擦。当时刘备的处境是,新址尚未火热,旧址受人追捧,曹操控制的汉中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他新定居的家园。

刘备的新家益州要想稳固,汉中是最大的关键。刘备建立的蜀国如果手里没有汉中,那就靠它"巴蜀之危"它不再存在。刘备作为关中南下、益州北上的必经之路,在得到汉中之前,无法拒绝北方的曹操。汉中北部有陈仓、斜斜路、洛谷、谷等古道,非常适合蜀国依托汉中经营北线防御。

如果汉中拿不在手里,那么险峻的秦岭就会被曹操获得,剑阁和成都的安全也就失去了屏障。韩曙政权不仅将无路可北,而且将永远处于对方南下的威胁之下。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接受了法正的建议,于公元217年冬天出兵汉中,急于从曹操手中夺取政权。当时除了镇守荆州的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五虎将军全部出动,兵临城下。

两年汉中之战,刘备几乎是拼尽全力与曹操硬拼。就连主持后方的诸葛亮,也因为对刘备拼命催兵、催粮的疑虑,向部下请教,得到了精辟的答复:"汉中,益州的咽喉,是生存的机会。没有汉中,就没有蜀国,这一家也是灾难。这件事,男的要打,女的要运。出兵有什么疑问?"

而曹操为什么在战败的时候一怒之下说汉中是鸡肋?汉中对当时已经成为大汉王维的曹操来说并没有那么关键。得到只是浪费金钱和食物;部队多了,补给就更困难了;如果留在小夜曲,就留不住;汉中失守,可以给刘备的韩曙政权一个喘息的机会,但要收复仍很困难。

所以对比刘备和曹操的情况,汉中对刘备来说是大鸡腿,对曹操来说是鸡肋。所以这两位英雄的反应是如此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