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铁牛历经一千多年为什么至今依旧完好无损?(黄河铁牛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2 13:26

对于一些从遥远的古代流传到现代的东西,很多都会有一些磨损,从古墓中出土的东西大多会因为被水浸泡而失去原有的优雅。然而,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有一件事是在唐朝玄宗时期。虽然经历了1200多年的风雨,但依然完好无损,那就是"黄河铁牛"。那为什么黄河

铁牛历经风吹雨打日晒1000多年,变化不大?

黄河铁牛是黄河沿岸著名的节水猛兽。出土于山西永济市,曾是古代黄河蒲津渡的渡口,是古代晋陕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这八大铁牛自唐代开始修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黄河几经改道,铁牛淹没在河水中。

到了上世纪50年代,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蓄洪,泥沙在古渡口大规模堆积,铁牛也被淹没在黄河泥沙中,消失了。后来文物专家向国务院申请后,国家启动了真水搜寻水兽的计划。经过一年的寻找,1989年,四头铁牛终于重见天日。

唐朝为什么要造这种野兽?

我们创造的文明叫做黄河文明。黄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但它对我们的孩子不太友好。历史上关于黄河决堤的记载数不胜数,中国人民也为治理黄河水患奋斗了几千年。

唐朝鼎盛时期,唐玄宗为了显示国力,威慑水患,命工匠在唐朝中渡蒲府黄河两岸建造了八头大铁牛。

那为什么是铁牛,而不是其他动物?

其实这也是一个源头。据《易经》牛,坤为土,而土胜于水。通过五行特征,牛为土,水来覆土。所以在百兽中,铁牛有压水、淹灾的作用。

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人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共同驱邪。牛代表土,土代表大地的意思。因此,在铁牛的周围,有七根铁柱,呈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代表天,祈求上天的眷顾。

同样,在每一头铁牛的周围,都有一个铁人"Care "神兽,他们的服饰各不相同,有唐装、突厥装、西域装,体现了唐朝的气度和胸怀。

宋代打捞铁牛的故事

从唐代到我们现代的打捞,铁牛并不是一直站在黄河两岸的。据明代冯梦龙记载,北宋宋英宗年间,黄河因连日大雨暴涨,绑着铁牛的黄河浮桥被洪水冲走,与铁牛相连,由浮桥带入黄河。

然而,这头往往重达数万斤的巨大铁牛,却让当时的人们感到吃力。在古代,没有起重机和挖掘机,所以打捞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不是那么容易的。

于是,宋英宗颁布圣旨,广招天下能工巧匠,凡能打捞黄河铁牛者,赏银一千两。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叫怀兵的和尚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怀兵先下令把两条满载泥沙的小船划到铁牛被冲走的地方。选了两个水质好的人下水,用绳子钩住铁牛,保持绳子平直的状态,逐渐锄掉船内的泥沙,通过浮在船的吃水部分,将铁牛拉出淤泥。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确实让我们现代人着迷。

如何保护铁牛完好无损?

其实说完好无损也不为过。1989年打捞上来的四头铁牛都或多或少生锈了。只见这些铁牛形态各异,长约3米,宽1.3米,高1.9米。加上铁牛下面的底座重量,达到了70吨,十分惊人。

此外,在铁牛的生产技术方面,栩栩如生的铁牛间接反映了唐代炼铁技术的成熟。铁牛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薄膜,最大程度的防止了铁在遇到氧气时被氧化成铁锈,这也是铁牛在潮湿的岸边能长时间不生锈的原因。

至于文物部门保护的铁牛,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防止铁牛再次生锈,因为历代铁文物保护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保存原有文物的基础上防止生锈。

目前这四大铁牛陈列在山西省运城市唐代铁牛博物馆,可惜黄河西岸的另外四大铁牛至今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