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湖北人闯关东经历(历史上湖北人的样子)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2 12:13

民国电视剧里,经常听到有人去关东。这是什么意思?19世纪没有那么多防洪措施,导致黄河下游农民常年受灾。为了谋生,一些农民会移民到以山东为首的东北三省。由于日本入侵等原因,一些人带着家人逃到东北以躲避灾难...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日子,但

为了生活,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

第一,移民的真实边界,政府的无奈之举

众所周知,满清统治阶级在东北发了财,然后南下逐鹿中原。清朝建立天下统治后,东北一直是清政府"龙兴置地"它受到清政府的严格保护。大陆和东北之间的人员流动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除非政府批准,否则严禁外省人去东北填海。随着清朝人口达到历史顶峰,在农业时代,人口无限增长与土地相对有限、农耕技术落后的矛盾,使得大量人口无法满足温饱的基本需求,这也催生了无数"去东方"这个故事。然而,政府禁止这些非政府的人口流动。

东北在清朝是龙兴之地,沈阳也有一个"紫禁城"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边境危机。俄罗斯威胁用武力夺取大量资源丰富的东北领土,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无法实施强力抵抗。在外敌入侵的威胁下,清政府被迫放弃了以往严控东北的措施,开始实施"移民的坚固边界"政策。那么什么是"移民的坚固边界"然后呢。简单来说,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大陆居民分批迁往东北,开垦荒地,开发东北。但鄂黑移民与传统移民还是有一点区别,叫做"难民的安置"政府把受灾地区的难民迁到东北开垦,既能开发东北又能安置难民,一举两得。

俄罗斯在中国东北犯下了无数血案。

二是地广人稀的东北有待开拓。

1906年12月,长江中游发生水灾,钦差大臣王步英请求朝廷将流民迁到实边。他们的看法是,与其花大量的物资和金钱救灾,不如把它们搬到东北去开垦,既省钱又能促进东北的建设。他们还在奏折中计算了移民所需的财政支出,这似乎是经过考虑的。然而,纪念馆经度科在与两江总督讨论后得出了否定的结论。他们认为,从湖北到黑龙江的路程确实很远,如果只搬壮丁大人,不理会妇孺老幼,家庭长期分离是不可行的。另外,成本巨大,财政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虽然中央政府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这个庞大的移民计划,但是对于移民难民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想法。黑龙江建省以来,由于财政困难,大量土地长期荒废闲置。再加上地处最北部,远离内陆,很少有移民来黑龙江垦荒。1909年,梁接任东北三省总督。他考察黑龙江后发现,相对于把大量居民迁到远东的俄国,黑龙江要发展必须重视招收移民,以充实"内力"抵御外敌入侵。

老照片:清末民初的东北三省

无疑,和黑龙江巡抚梁向中央政府的申请遭到了中央政府的拒绝。无奈之下,梁决定私下与湖北省当地官员联系,希望灾区能够动用救灾款进行安置,而此时恰逢湖北省遭受严重洪灾。

三、湖北到黑龙江,千里移民

1906年之后,1908年湖北又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虽然有政府拨款和当地士绅的捐款,但与需要重新安置的大量灾民相比,这仍然是杯水车薪。有鉴于此,湖北当地士绅提出了将流民移至边境的建议,得到了湖北当地舆论的肯定。1909年,湖北制宪筹备委员会直接发电报给黑龙江省巡抚周叔墨,要求将灾民迁到黑龙江省。周书墨认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唯一值得讨论的是资金问题。因为距离遥远,受害人数巨大,无论是湖北还是黑龙江都无法独自承受。最终双方决定,由湖北负责难民的旅费,黑龙江负责难民在当地的住房安置费用和第一年的伙食费。但是,灾民需要有耕作能力的农民和他们的家人。由于资金问题,受害人数限制在5000人。

勇闯东北(在旧中国的东北勉强生存)

虽然由于种种问题,湖北省最终未能完成灾民安置,但在报纸舆论的鼓励下,大量湖北人的难民自发前往黑龙江,政府对此持默认态度。1910年6月,数千名湖北难民乘坐太古轮船公司的轮船抵达辽宁营口。这些难民常年生活在自然灾害中,因此经常逃亡谋生。如何安置这几千人"渴望食物"一些湖北难民给东北当局带来了麻烦。到达营口后,部分流民继续北上至奉天(今沈阳)。在得知这些难民要在黑龙江省开垦土地后,周书墨认为即使官方移民计划搁浅,这些农民也能为黑龙江省的发展做出贡献,于是对这些难民表示了欢迎的姿态。

营口码头的太古轮船公司

到达黑龙江后,由于很多湖北人受不了东北的寒冷天气和饮食习惯,要求政府让他们返回湖北,剩下的难民立即被政府安排到各个需要开垦的地区。垦区的情况相当困难。因为没有现成的房子住,难民只好住在临时帐篷里。幸运的是,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救济食品,因此他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由于大量难民的懒惰,黑省逐渐认为这些难民是吃白食的懒人,而不是垦荒人。黑龙江在提供大量资金援助后,将目光投向湖北,希望湖北能为黑省分担财政压力,但只得到10.2万元的微弱补助。

寒冷的东北

1911年,东北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瘟疫,伤亡惨重。黑龙江的湖北难民因害怕而逃往南方。为了防止这群流民四处流窜造成疫情扩散和当地治安问题,东北政府决定将流民送出去。到1911年3月,这批湖北移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乡湖北,这项庞大的移民工程宣告结束。

死于瘟疫的人

尽管清末将流民迁到实边的计划遭到中央政府的反对,但在地方政府的策划下,仍有大量流民逃往黑龙江垦荒。没想到这些难民大多游手好闲,给东北当地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由于瘟疫的爆发,这些难民最终没能留在东北,而是回到了湖北老家。"难民的安置"都不是"搬迁难"也没能"真实优势",是一个非常失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