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满族语有着怎样的关系?(普通话和满洲话)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1 17:26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也非常大,有些方言甚至可以超过与欧洲语言的一些差异。但是,无论说什么地方的方言,这些都属于汉语是绝对没有争议的,其中男性的贡献是最大的。无论方言之间的发音差距有多大,汉语的书面语都是高度统一的。当

然也有用粤语、吴语等读音写的词,但这被认为是很不正规的。即使在极其特殊的香港,官方文件也不使用书面粤语。除了汉字,还有一个原因——汉语有标准语。

那是自然,统一的国家,没有统一的语言怎么行?中国现在的语言是什么?众所周知,就是普通话——一种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语言。

但网上一直有一种说法,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口音,其实起源于清朝满族人说的不标准汉语。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要说这个,先说普通话的历史。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个英语(或者欧洲语言)单词——普通话。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就是普通话的意思,现在也是普通话的意思。这是葡萄牙语对明朝官员的称呼,最早见于16世纪初的文献。葡萄牙人从马来语中借用了“menteri”一词,意为官方,而马来语中的“menteri”一词则来源于梵语单词“mantrin”。英语MandarinChinese也指官话(帝国官僚)使用的官话。

换句话说,西方人对汉语的标准语言的判断是宫廷官僚使用的语言,所以这种语言也叫"普通话"。现在"普通话"它是汉语中最大的方言,普通话(北京话)是官方方言之一。

如何判断是不是普通话?这个其实比较简单。让一个只会普通话的人听。如果他能大致听懂,那就是普通话,比如河南话(中原官话)、四川话(西南官话)。不懂就不是官方的,比如苏州话(吴语)、南昌话(赣语)、广州话(粤语)…

我们现在用的普通话其实就是北京官话。其前身是明清时期的北方官话。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历史。

先说明朝。明朝继承了元朝,即"一、以中原之雅为正"但明朝的根基在南方的江淮地区,所以参考江淮官话,最终形成南京官话作为国家标准发音(明初南京是首都,但南京官话是否和现在的南京官话一样,学术界还存在争议)。

但永乐年间,明朝迁都北京,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都有很大影响。北京有40万人是从南京移民过来的,超过了北京的人口。南京官话受北京语音和北方方言的影响,逐渐产生带有北京腔调的官话。普通话作为国语的官方发音,又分为南北两个分支。

但是,文化的影响没有那么快。此时的北京官话还不成熟,普及范围主要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民众中,地位较低。官方仍以南京官话为国语发音。

注:通过有趣的知识,据说北京烤鸭也和这波南京移民有关。南京人不太喜欢吃鸭子,所以…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汉语,基本上是以南京官话为基础的南方官话,周边国家也是如此。比如日本人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期教的中国语言就是南京官话。

当然,毫无疑问,明朝的官话与满语、满语无关。

先说清朝的情况。清朝统治者虽然为了融入中原王朝,非常重视汉化,但也有以民族为重的思想,所以对满人也采取了文化保护的政策,对满人非常重视。但这种文化毕竟在大环境下没有市场,所以满语逐渐没落,旗人说汉语也成了一种趋势,可能刚开始不是标配。

那么,普通话是这种蹩脚的中文吗?

得出结论,可能性很小。这个判断其实很容易。满语虽然现在几乎不用了,但还是没有完全灭绝,还是有一部分人会说的。从音韵上看,满语和汉语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不同体系的语言,在发音上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这一点很多专家都研究过。

从历史上看,满语口音影响北京话的可能性不大。满人数量太少,长期居住在满城,与汉人交流有限(清朝入关后,距离紫禁城十里的汉人都是满人居住,形成内城外城。内城使用满语,外城仍使用明末北京官话。听听北京附近的方言,比如天津话。这些语言自然不能受满语口音影响太大,看能不能毫无压力地听懂(天津话代表贫穷)。

先说清朝的官方语言。清初还在使用南京官话的口音,但后来北方口音官话的影响逐渐扩大。清中叶以后,北方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成为主流,这是北京话成为汉族标准语的开始。

其实中国历代都有汉语语音方面的书籍。语言学家林涛的《北京官话溯源》一文指出,明末使用的北京话与今天的北京话相差不远。而且在明朝万历年间北京人徐闻所著的《司马文、龚声韵调序》一书中,并未收录入声,而是加入了音,说明入声已经消失,而音在当时的北京官话中已经出现。这些都和满语口音没关系。

满语对汉语有什么影响吗?有,但非常有限,仅限于几个词,比如萨其玛;而且语言学家公认满语受汉语的影响大于汉语受满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