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云梦泽哪去了?是如何在历史中消失的?(原来古时说的云梦泽在这里)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1 08:00

1.云梦泽简介

云梦湖,又称云梦大泽,是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古湖泊的总称。南方以长江为界。在先秦时期,这个湖群的范围约为450公里。后来由于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汉江三角洲不断扩大,云梦泽范围逐渐缩小。魏晋南北朝时期减少了一半,唐宋时期

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泊。从那以后,一些小湖逐渐淤塞,而另一些则扩大了。洪湖自清代中叶以来迅速扩大为一个大湖。如今,云梦泽的古湖泊已经褪成了一些单独的湖泊。

据《左传》、《国语》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记载,先秦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云梦"楚王狩猎区。云梦地域辽阔,东部以武汉以东的大别山脚下、幕府山乃至长江岸为界,西部指宜昌、宜都以东,包括长江以南的松滋、公安县,北部以随州市、钟祥、京山为界,南部以长江为界。其中有山川河流等各种地理形态,有一种叫"云梦泽"那个湖。"云梦泽"因为"云梦"和名字,两者不是指同一个概念。春秋时期,梦在楚国方言里叫"泽湖"因为长江泥沙淤积,云梦泽被一分为二,长江以北变成沼泽,长江以南仍然保持着广阔的水面。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曲回肠"荆江,古称荆江,贯穿其中,形成典型的陆地三角洲景观。地壳下降时期,形成巨大的洼地,河流堆积形成巨大的湖泊。春秋时期,云梦泽主体位于江汉和荆州以东之间,南部以长江为界。

先秦时期,由于汉水和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原有地貌开始发生变化,云梦泽演变为平原-湖泊景观。当时云梦泽两边是两个平原。春秋时期这两个平原已经出现了村落。秦汉时期,云梦泽汉江北岸变成了平地。云梦泽西部接受了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向东发展,形成了汉江的陆地三角洲。随着三角洲的扩张,许多土地被开发了。云梦泽主力当时被压缩在华容县。它的东部和北部虽然属于云梦泽,但已经退化为沼泽。随着靖江三角洲的不断扩张,云梦泽整体东移。到朱时,云梦泽已移至华容县以东,南云梦泽已被新开发的三角洲平原所取代。

2.云梦泽的历史变迁

江汉平原上的云梦泽属于第四纪强烈沉降的陆相坳陷,并逐渐发展成为广阔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后来由于长江、汉水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在湖盆中,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泊不断分裂、解体、萎缩。当进入历史时期,古老的云梦泽已经演变成平原形式的自然景观——湖泊和沼泽。云梦泽最早记载于古籍,包括《尚书·龚宇·荆州》:"云梦土左";李周纸坊荆州:"叫做云梦"。《尔雅·迪什》十篇,《吕氏春秋·游石兰》九篇,《淮南子·行训"楚云梦"。只说云梦泽在荆州和楚国,没有说明具体位置。《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是郢的故都...东方有云和梦"。河曲书:"在楚,西方与梦的荒原相连"这意味着运河从杜英向东通向汉水,中间穿过云梦,表明云梦泽在江陵以东的江汉平原上。而“水镜愚公山水泽地”说,云梦则"南郡华容县以东"华容古镇位于湖北省潜江市西南,与历史记载相符。

"云梦"在先秦古籍中,“云梦泽”一词并非唯一,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对楚王狩猎地区的总称。国家政策处策:"于是楚王在云梦里游走,千骑万骑,旗遮天。野火如云,虎啸如雷"。从《云梦》对楚王狩猎生活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云梦是一片广袤的山林原野而不是湖泊池塘。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也有对云梦的描写,范围从武汉以东的大别山脚下,到鄂西山区,北至大洪山区,南至大江大河。东西400多公里,南北不少于250公里,也指楚王游猎区。他说的关于南方的话。然后就是平原广泽"。是古云和梦的所在。因此,"云梦"广义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的狩猎区域,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湖泊,还有"云梦泽"它是局限于江汉平原的一部分,主要由湖泊和沼泽组成。由于先秦著作对云梦的描写多以其“则居”为主,汉晋以来的注释者也多从文献中寻找依据,将云梦狩猎场与云梦则混为一谈,为后人所沿袭。

发展

先秦时期,杜英东南部是荆江东岸的一个陆地三角洲,由河水、其分支夏季水和涌水冲积而成。它发现于《左传》召公七年的张花台,位于江陵以东数百里。此外,《左传》的桓公十一年和楚策的古城都位于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岸洪泛平原,洪湖县东北新滩口附近。"方九百里"云梦泽位于东西平原之间,北临汉水,地势"在南方;大江边",大约在今天的黔江,绵阳南,监利,石首北。

水镜绵水竹:"它还在东南部穿过江夏的杜云县东部...所谓“愚公”皆云梦,故名延"。今天的京山县由汉云渡县管辖,辖应城、天门两县。可见,先秦时期云梦泽的北界,曾经是汉水以北很远的地方。战国中期以后,应城、天门的云梦泽被汉水携带的泥沙淹没,云梦泽已略有减少。

西汉时期,由于长江、汉江水泥沙淤积,荆江、汉江内陆三角洲连成一体。华容县新设在靖江三角洲下水天然堤北侧原张花台地区(老城区在黔江县西南)。竟陵郡建立于汉江三角洲之巅(故城在今黔江西北)。水漾河两岸的云梦泽地区逐渐淤塞,分为白潞、东池、川关、女官湖,云梦泽主体南移至华容。后来随着江汉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向南部和东部移动。南面被大江北岸的天然大堤挡住了,东面略堵。到东汉时,已移至华容东南。随着江汉泥沙输移的积累,泽区萎缩变浅,以沼泽形态为主。东汉末年,曹操在赤壁败给武林,得以"从华容道领兵回来"只是路比较泥泞,不好走。

萎缩

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有由北向南倾斜的趋势,荆江东岸夏洪水分流形成的三角洲也向东南延伸。魏晋南朝时期,随着云梦主体向东南转移,"从头到尾700里"周霞。原来在三角洲北部的绵北的杜云县迁到了绵南(今绵阳县西)。然后在西晋(治本县北)华容县东南增设监利县。

东晋时,在汉南平原与周霞交界的地区,即绵阳县城附近,增设了惠怀县。南朝时期,云梦泽主体逐渐东移至杜云、惠淮、监利以东,并延伸至江边的敦阳县边界(今武汉市以南蔡甸区)。河边唯一的周陵县城也被水淹没。整个云梦泽分为大禅湖(今绵阳县以西)、马谷湖(今相当于洪湖县以西的洪湖)、太白湖(今汉阳县以南)和几个大小不一的池塘。其范围只有近200公里,不到先秦时期的一半。

唐宋时期,随着江汉内陆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张,越来越浅的云梦泽主体已大多被淤泥填平,变成了陆地。唐宋文献中没有关于胡大湖的记载。麻姑湖在元和县志中有记载:"夏秋洪水上涨"虽然"苗如海",然而"当水在春天和冬天干涸时,它是平坦的田地。周易15里"。太白湖周边也是沼泽,陆游和范成大船经过,已经是"期待""小偷出没的地方"有"百李皇"被称为。北宋初,在监利县东北60里处设玉山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消失,大面积的湖泊和水体已经被分散的湖泊和沼泽所取代。1934年,它缩小到2691平方公里,有一个800英里的巨大洞穴。到2000年,只剩下300英里了。

1949年后成为江汉分蓄洪区。同时,江汉平原排水不畅,洪湖是积水的集合体。19世纪以后,洪湖发展成为江汉平原最大的湖泊。

云梦泽的萎缩和消失,给了人们很大的警示。如今,长江南岸的洞庭湖也面临这种命运。江汉平原的湖泊数量也急剧下降。这是一场危机。如何防止湖泊死亡和萎缩,延长其寿命,是许多生态学家和水文学家面临的挑战。

3.古代的云梦泽是怎么消失的?

云梦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湖北省孝感市有云梦县,这里出土了著名的云梦秦简。这个名字印证了曾经的云梦泽。史料中有零星关于云梦泽的记载。《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陵的老郢(yǐng)是...东方有云梦"。郫都江陵即现在的荆州城,云梦泽位于江陵以东的江汉平原。《史记·楚本纪》中也有记载:"、吴等人进入郢。王召的死也是一场梦。云梦不知其君,故射君。国王走开了。"伍子胥和孙武带领吴国士兵入侵楚国都城,挖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为父兄报仇。楚昭王逃到云梦泽,被不认识他的人枪杀,后逃到云(今安陆县)。

云梦泽的形成与长江、汉江有关。长江发源于青海,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长江上游湖北宜昌以上,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县为中游,湖口县以下为下游。从湖北宜都市枝城到湖南岳阳市城陵矶这一段叫荆江。由于江汉平原比较低平,历史上荆江段河床摆动比较大,河道弯曲异常。洪水期间,河水经常冲出河道,泛滥成灾,被称为"万里长江在荆江"说道。

江汉平原是第四纪沉降强烈的陆相坳陷,地势相对较低。几亿年前,整个江汉平原是一个巨大的湖盆,西起鄂西山区,东至大别山西麓,南至长江,北至大洪山。随着长江、汉江等多条河流的泥沙淤积,江汉三角洲、湖泊、湿地的景观逐渐形成。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两个三角洲平原。西在荆州东部的江汉之间,东在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和武汉之间的长江西侧。两地之间的大湖是云梦泽。汉代,著名的华容县位于荆州以东的江汉三角洲。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从泥泞难走的华容道逃走。要不是他运气好,曹操可能就被杀了,历史就被改写了。

随着秦汉统一,南方的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人类活动加剧了对自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中的泥沙越来越多。江汉三角洲在泥沙的作用下不断东移,云梦泽也不断被挤压和分割,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湖泊还有大量的水道与荆江相连,在汛期起到天然调蓄的作用。唐宋时期,随着南方人口的增多,利用河流湖泊开垦土地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为了开发肥沃的江汉三角洲,抵御洪水,人们开始在荆江沿岸筑堤来抑制河水。到了元代,荆江段已经形成"九分十三口"在分流情况下,洪水期间来自上游的巨量水自然通过这些取水点进行调节。

明清时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沿河堤防的等级更高,传统的土石方堤防改造为石质堤防。明朝成化至嘉庆年间,荆江北岸洞窟全部封死,南岸守太平、条仙,上至对金台(荆州城西北60余里),下至监利县脱毛埠。124公里长的大堤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著名的宛城大堤,又称万安大堤。为了加强荆江大堤的管理,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专门设置了堤甲法,由民夫维护,北岸7300余人,南岸3800人。

清代,沿袭明朝的做法,荆江两岸的堤防不断延长和加高。北岸的江陵、监利和绵阳的堤防长达600多英里,南岸的江陵、公安和石首的堤防长达300多英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泛滥,导致大堤决口,江陵城被淹没。为了堵塞破口,加固堤身,乾隆皇帝专门拨款200万两白银作为专款,设置石秤,设置水标,规定堤防保修期,将民堤改为官堤。

都说人生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其实河流也是一样。随着泥沙淤积,江汉平原地势逐渐抬高,加上河堤的阻挡,汛期巨量河水只能转向南岸地势较低的洞庭湖平原寻找新的支渠。咸丰二年(1852年)和咸丰十年(1860年),荷塘决口;同治九年(1870)同治十二年(1873)松滋决口。在这些洪水中,大堤决口形成了大内河和松滋河两条新的支流,冲出了大内河和松滋河两条河流。加上原来的太平口和条仙河,荆江南岸的四条支流流入洞庭。随着河水的不断涌入和泥沙的沉积,原本不大的洞庭湖变得越来越大。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缓慢的,长期的权衡只是在唐宋以后才明显加速。宋代以前荆江引水主要在北岸,元明以后主要向南岸转移。据《水经注》记载,东晋南朝时洞庭湖在方圆500里,唐宋时已扩大为"八百里洞庭"是的。云梦泽也从南朝到唐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江汉平原,只剩下零星的湖泊,这也给了湖北"千湖之省"的声誉。云梦泽消失后,洞庭湖承担了接受长江分洪调蓄的角色。由于洞庭湖取代云梦泽的过程比较缓慢,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与荆江、云梦泽合二为一,这也是洞庭湖在古代被称为云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