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关系如何?(张献忠与李自成是一伙的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01 03:00

张和李自成都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李自成建立大顺,张建立大西。他们的势力一度旗鼓相当,但最后都被清军打败了。很多人都很好奇张和李自成为什么没有选择携手,从他们的关系是怎么开始的说起。事实上,张曾经投靠过李自成,但李自成对他的态度很平庸。毕

竟张是有名声的,一山不容二虎。也许他们注定很难共事。让我们来揭示张和李自成之间的真实关系。

张,陕西浮石人,生于1606年。他读书,当兵,打过仗,家境殷实。后来被邻居诬陷勾结强盗,被抓了起来。张事后气愤地说:"财富之战从来没有输给过别人。当我的人民被俘虏时,我知道什么?逼到这个地步,就是把老虎赶进山了。"

崇祯三年(1630年),24岁的张在米脂重整旗鼓,首先确立了自己的领军地位。当时,所有的起义者都投奔到他的旗帜下,包括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等人。在中国所有的起义军中,张是最强的,它有自己的名字"八大天王"。

由于张当过兵,作战经验丰富,遇险时步履轻松,来去如飞,官军根本追不上。崇祯八年(1635年),13支农民军的首领在荥阳开会,确立了统一抵抗政府军的战略方针。

由于起义军声势浩大,崇祯皇帝派遣连长祖宽率精锐关辽兵3000人围剿起义军,专门追捕张。张被迫带领他的部队躲在山里。当辽东边防士兵撤退时,张的叛军又开始活跃起来。

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张集结罗汝才、马守英、等起义军,顺流而下,与合一龙部在长江北岸共同进军淮阳地区。明朝应天太守专门挑选良家子弟组建军队,结果被张打败。包括、潘和游击队员陈在内的40多名军官被打死。明朝时,牟文寿、等近万名军官前来助战,张迁至湖广地区。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发展到数十万大军,包括罗汝才在内的众多叛军都加入了李自成的军队。张也去找了李自成。李自成虽然没有拒绝,但表示只能当将军。张的名声早就凌驾于李自成之上,之所以受到如此冷遇,是他们积怨甚深的结果。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明朝总督杨嗣昌制定了"四正六角",张在谷城被熊文灿招降。

据史书记载,当时豫鄂地区共有15支农民军,张是起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谷城投降后,确实影响很大。罗汝才、谢拓天、混百万等部也相继投降明朝。

这时,李自成被洪承畴打败,他带着几百个亲信去投靠张。张钟弦拒绝接受,并试图伤害他。李自成独自骑着驴,一天走了600阿利,病了几个月才痊愈。

张投降熊文灿后,领兵进驻白沙界山,声称可以保证方圆数百里没有义军,要求把襄阳地区全部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赏赐十万人。熊文灿拒绝了,只向法院申请了两万人的工资。张在谷城设立关卡自行收税。他表面上对地方官员彬彬有礼,实际上却不受熊文灿派来的监工张大静的约束。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初六日,张杀了谷城知府,发动城中百姓推倒城墙,高举义旗再次反明。

复兴张故城是明末农民战争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崇祯十三年七月,连长左良玉、副连长攻打玛瑙山张司令部。十六名叛军将领被杀,七个妻子和张的小妾被抓获。这就是所谓的"玛瑙山的败仗"。

张战败后,部下浴血奋战,终于渡过长江,进入四川开县。自进入四川后,张采取了机动作战的方针来对付官军。他在夜间进入襄阳城,抓住了王祥·朱一鸣,把他处死了。在攻下光州、商城、罗山、隰县、信阳、固始等地后,接连的胜利让张骄傲不已。

张占领了武昌,却招致李自成的嫉妒。他以祝贺为名派人到武昌,对张说:马守英已降,罗汝才、何一龙已杀,不久就轮到你了。并公开宣传,凡是能活捉张的,都奖励其女儿。张知道自己被李自成打败了,只好放弃武昌,率军入湘避其锋。

李自成入主Xi后,明朝灭亡指日可待。张的部下提出了夺取江南、建立国家的主张,但经过反复权衡,认为明朝在武昌地区的总指挥左良玉还是很强大的,决定避实就虚,进军明朝统治薄弱的四川,以天府之国丰富的人力物力称霸天下。

崇祯十七年春,张率军攻占四川夔州,后赴抚州攻克重庆。八月初五,张兵分两路,骑兵从紫阳出发,水军从洪雅、新津出发,包围成都。成都的蜀王朱知书想逃跑,但是没有人为他卖命。八月初九,起义军攻入成都,蜀王和公主双双投井自杀。

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初六,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国号大顺,以成都为西京。大西中央政府有左右丞相、六部尚书,地方官员有督抚、道官、知府、县令。张以为屏东将军,李定国为安西将军,刘文秀为阜南将军,艾能奇为定北将军,王尚礼为总司令,白文宣为前将军,王紫绮为后将军。张、和这些将领组成了大西政权的核心集团。

大西政权建立时,清军已入关,李自成退守陕西,江南明官拥立斧王朱友松为帝,建立了洪光政权。在这四股政治力量中,弘光政权推行了"清钱灭匪"政策,试图消灭农民军与清朝。

客观形势要求李自成和张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共同抵御对手。李自成乘西征重庆、成都之机,派马可占领川北重镇保宁。这本该是张取得胜利的有力支撑,但张调兵遣将赶走大顺军,夺取保宁,从而失去了联手抗清的最后机会。

顺治二年(1645年)春,大西政权形势开始恶化。在南京弘光政权的策动下,四川的明官员四处发动叛乱。为了平息四川各地的叛乱,张错误地采取了滥设政策,残害无辜,从而失去了民心。关于张在四川的大屠杀,有许多史料记载。

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清廷命王为靖远将军,统一官兵征川。八旗入陕,接连击溃各地反清武装,稳定了陕西局势,随后修整军队准备入川。

11月17日,清军先锋到达四川大西军营地。将士们接连三次报告清军进攻的消息,张却淡然地说:八王天下闻名,谁敢来,我就杀了谁。他甚至没有穿盔甲。他带着弓骑上马,出去观察。清军随即出击,张被箭射死,西方军队数十万人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