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一个登场的为什么是大青蛇?(三国演义第一大青蛇)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31 09:00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影响了很多人的作品,但很多人其实是通过影视剧才知道的,而不是通过原著。那么,你还记得书中出现的第一个角色是谁吗?很多人认为是刘,因为他们是主角,其实不是,也有人说是张角,因为这不是东汉末年真正的黄巾军起义。大青蛇应该是第

一个出现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简要阐述了从秦汉——西汉——光绪中兴——东汉末年的一系列事件,然后以各种灵异为引子,将三国故事开了一百二十回。

历史上朝代更替有天灾人祸,这是中国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的必然命运。秦汉以前的封建王朝,商周时期分别有800年左右的国运。秦朝统一后,成为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秦二世死后,不得人心,苛法重税,复兴国家的农民起义军和贵族席卷了整个秦帝国。世界再次进入纷争状态。楚汉纷争十余年,汉朝统一天下。国家延续了400年,经历了两汉24个皇帝。这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

对于东汉末年的动乱,罗贯中先生的结论是始于桓帝和灵帝。桓帝相信宦官,对忠臣采取封闭的态度。灵帝在位时,因为忠良灭宦官的计划泄露,被宦官集团所杀,宦官势力再也无法与之抗衡。这时宫里发生了一件灵异事件,就是开头提到的那条大青蛇出现了。

这是书中描述的:"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治文德殿。方胜入座,殿角忽然生风。我看到一条大青蛇从横梁上飞下来,趴在椅子上。皇帝惊呆了,去宫里急救,百官都跑了。一会儿,蛇就不见了。突然雷声大作,大雨滂沱,下起了冰雹,半夜才停,但损坏的房屋不计其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海水泛滥,沿海居民都被大浪卷入海中。广和元年,母鸡变公。六月朔,十余尺黑气飞进文德殿。秋七月,玉堂有虹,婺源山两岸皆裂。各种未知,不止一种结局。"

原文中各种异象的表达,是一个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兆。通俗地说,作者用青蛇的出现来预言汉朝的灭亡。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用大青蛇而不是其他动物来预测呢?下面笔者对这条青蛇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本文所说的大青蛇,现在可以理解为大黑蛇。

绿色在古代颜色中属于黑色,可能有人质疑绿色是绿色的一种,怎么会是黑色呢?别急,古人说黑即是青色,李白曾在一首诗中写道:"虽然早上还是丝黑色,到了晚上就变成了雪。"意思是早上还是黑色的头发晚上就变白了。因为雪是白色的,所以蓝色是黑色的。

大黑蛇出现在帝宫,与刘邦在茫荡山的白蛇起义形成呼应。高祖刘邦的白蛇起义是开端。经过十几年的战斗建立起来的达汗王朝,实现了400年的奠基。到了最后,以这条大黑蛇结束,体现了古人对因果循环的信仰。一白一黑反映了汉朝的生活,从白到黑,是汉朝的末期。

2.大青蛇出现后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用来预示一个王朝崩溃的前兆。

其实在很多文学作品或者历史经典中,经常会看到某个王朝即将覆灭,或者天下大乱,还伴随着一些奇怪的地理变化。古人可能认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但也不全是迷信。东汉末年是微冰期,气候比较寒冷。曹丕与东吴交战时,淮河水结冰,使曹魏的水军无法使用,曹丕不得不取消对东吴的军事行动。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证明了东汉末年的动乱中不仅有人祸,还有天灾。

冯梦龙的《东周各国》第一次提到岐山地震。当时的大夫赵书劝周幽王注意,因为伊洛瓦底江干涸时夏朝灭亡,黄河干涸时商朝灭亡,岐山地震导致泾河、洛河、黄河堵塞。三条河流的干涸预示着这个国家的衰落。后来,篝火戏《王公与周平王》搬到了洛阳。这里发生洛阳地震,沿岸居民被河水卷走,婺源发生山体崩塌。这两个事件和东周的岐山地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来预示一个王朝崩溃的前兆。

3.在古代的认知中,蛇也是龙,代表统治者的象征。

书中说大青蛇坐在龙椅上,意思是用大青蛇的出现来代表汉朝将被新王朝取代。书的开头就发生了这样的一幕,与回晋的三族遥相呼应,在最后的结局中印证了开头的设想。这也是这本书的妙处,一个开头的暗示,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丰富的内容,都围绕着这个结果。其实回想起来,魏蜀吴三族在统一战争中这么多年,都是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氏家族的崛起统一了百年之争,也印证了开篇那句话:都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合,分久必合。

总结一下,在《三国演义》的历史文学作品中,整部作品都是关于历史人物的,因为历史事件牵出了这么多系列的人物。开头出现的大青蛇象征着王朝的改朝换代。当古代王朝即将耗尽运气的时候,总是用奇怪的现象来解释,而大青蛇的出现,给了东汉末年的动乱最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