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骑兵作战有什么优势?只是收费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31 06:00

说起骑兵,相信很多朋友都很熟悉,尤其是一些男同性恋。几乎每个男人都曾有过骑士梦。总想着率领一支骑兵在两军面前左杀右杀,横冲直撞,大有作为。历史上有很多描写18-19世纪冷兵器或战争的影视作品,都是以骑兵作战的场景为主。但遗憾的是,在影视作品

中,我们经常展现的骑兵作战模式是正面冲锋,但这也造成了一些对历史真实性的误解。但在历史上,骑兵的使用不仅仅体现在正面冲锋,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战场信息的主导权:当战争达到一定规模时,指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两军对峙时,指挥能力更强的一方往往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因为指挥活动的流程是"调查-沟通-决策-沟通"因此,要想指挥成功,就需要实时了解战场情况,及时下达命令,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有足够的获取和传递战场信息的能力。

冷兵器时代,强大的骑兵不仅在这方面有优势,还能破坏对方的信息获取和传输能力。

冷兵器时代,战场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主要依靠轻骑兵。轻骑兵进行侦查活动,并将侦查到的情况报告给总司令。总司令根据探测到的情况,得出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的判断,然后派出轻骑兵向分散的部队传达命令,各军根据命令执行相关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轻骑兵能否探测到足够多的信息并传递给统帅,及时将统帅的命令传递给各军,就成了自己掌握主动权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轻骑兵多的军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在蒙古西征的过程中,蒙古军队利用其大量的轻骑兵进行频繁的侦查,使欧洲各国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蒙古军队的掌控之中。因此,蒙古军队总是知道敌人的弱点和软肋,从而对敌人发动致命的攻击。

但需要注意的是,骑兵在传递信息时,往往要穿越一大片控制薄弱的区域。这些地区会因为双方军事存在的缺失而成为双方轻骑兵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双方争夺的是战场信息的主导权。哪一方能在混战中占据上风,哪一方就能及时察觉情况并下达军令。另一方面,不仅会因为侦查信息反馈不畅而变得又聋又瞎,还会因为命令传达不畅而使军队瘫痪。

二、战场交通主导权:骑兵的机动性不仅可以帮助其争夺战场信息主导权,还可以帮助其夺取战场交通主导权。早在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就发现骑兵有"十里",其中"盖其粮,其武之道是万万不行的""破其天津关,建其桥"。这意味着骑兵可以摧毁敌人的物资运输通道和重要的桥梁道路,从而获得战场交通的主导权。

自古以来,维持一支军队作战所需的物资一直是天文数字。由于这些物资规模巨大,军队无法自行携带,所以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从后方组织专门的运输队,从军队组织专门的小部队到战场周边收集物资。但这两种方式都有明显的弱点:为了尽可能多的运送粮食到前线,特种运输队无法再陪同军队守卫,所以遇袭时往往没有应对能力;小部队规模小,人数少,力量弱,战斗力低。

所以规模不大的骑兵部队,一旦凭借其强大的机械力量去搜索运输队或者收集物资的小部队,往往会被打光。在宋立傲战争和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作为进攻方的宋军和法国军队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敌人拥有大量骑兵,夺取了交通主导权。不仅行军道路和桥梁经常被敌人破坏,后方和前方收集的物资也因为敌人骑兵的拦截而难以运送到己方部队。

三、战斗时机的主导权:由于骑兵的机动速度比步兵快得多,所以在以步兵为主面对敌人时,往往能取得战斗时机的主导权,即决定何时何地开始对敌作战,从而处于不败之地。正如孙膑总结的那样,"掩其不备,杀其不出一整旅""如果你扛不住,你会大吃一惊"都属于骑兵"十里"在中间。

很多对军事稍有了解的人都认为,面对骑兵群时,只要步兵群始终处于防御态势或者成功扎营,就不用担心骑兵群的攻击。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在骑兵主宰战场的时代,以上两件事是很难做到的。

冷兵器时代军队的作战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队能否保持足够的体力,获得足够的补给。在骑兵群的围攻下,步兵群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和补给,结果自然是失败。比如宋辽战争中的雍熙北伐,面对宋曹彬率领的东路军,辽军骑兵避其锋芒,直到宋军因为粮道被切断而筋疲力尽之后,才开始进攻宋军,由于缺粮而筋疲力尽的宋军既不会弓箭,也不会兵器,只能任人宰割。最终,宋军在歧沟关被辽军击败,东路军崩溃,雍熙北伐也失败了。

另一方面,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军队从行军状态转变为战斗队形或阵营以抵御敌人进攻,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你想在敌军骑兵到来之前让他们准备好,你需要有足够的预警时间。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的骑兵处于劣势时,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本身就不是我们自己的,自然很难做出及时的预警。

在1041年爆发的宋夏濠水川之战中,宋军主将任甫一路追击西夏军。结果在好水川遇到了夏军主力。在夏军骑兵的快速冲击下,宋军不得不与夏军开战,才形成战局。虽然宋军英勇作战,但被腹背受敌,战败,包括任馥在内的多名宋军将领战死沙场。

其实预警时间不足导致惨败的例子在热兵器时代更为典型。二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由于没有配备雷达系统,侦查任务敷衍了事,长期未能找到美国航母,为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第四,进攻方向的主导权:骑兵的高机动性使其在战场上获得了各种统治权,在战术领域获得了进攻方向的主导权。两军交锋时,虽然兵家都尽力保证己方战斗没有薄弱环节,但往往会因为自身条件而留下破绽。这些破绽可能是由战斗力较弱的部队组成的军阵,也可能是军阵的侧翼和后方。面对这些破绽,骑兵群可以凭借其高超的机动能力快速接近并发起攻击,最终撕裂敌人的整个军阵,从而赢得最后的胜利。

1130年爆发的宋金阜平之战,宋金两军起初相持不下,难分高下。于是,8金军发现了的软肋——民工营,派金率领的三千骑兵进攻平民村,导致民工逃入营,使陷入混乱,最终溃败,阜平之战也以8金军的胜利而告终。在冷兵器时代乃至拿破仑时代的军事史上,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

冷兵器时代,骑兵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战场高手,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没有一支能打好仗的骑兵,任何军队都不能指望赢得战斗。"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对骑兵的认识非常片面,以为骑兵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可以穿上盔甲发起冲锋,但它其实只是骑兵的众多用途之一,远没有某些人想象的那么重要。如果骑兵只能起到冲锋陷阵的作用,在军事史上可能不会比象兵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