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根除盗墓,功能独特?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31 03:00

恐怕很多人一听到洛阳铲,第一反应就是盗墓。的确,因为各种盗墓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洛阳铲的作用已经深入人心。被盗墓贼用来挖掘古墓是洛阳铲的一大功能。但其实洛阳根除盗墓,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独特作用。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我们来看看洛阳铲是做什么的。

"洛阳铲"这是民国时期洛阳邙山盗墓贼手中的第一件武器"洛阳铲"中原地区乃至中国大部分地区盗墓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可以理解为盗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飞跃,也对现代考古探索产生了巨大影响。

然后,"洛阳铲"神奇在哪里?总之,你完全可以轻松的把地下的土样取出来!

钢铲和短柄锄头都做不到这一点。土样上来后,盗墓贼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现场进行简单的分析,就可以知道下面是否有古墓,是什么时候的,里面有什么样的随葬品,棺材放在什么方向...各方面的信息都比用现代勘探仪器分析测量更准确。

这种现场分析用圈内行话叫"看看土壤"。学会看土,也就是辨别土况,是盗墓贼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否则就干脆回家睡觉,不要出来摸金了。圈里还有一种说法,这种见土能力比"视力"。眼力不足决定了一个盗墓者在圈内的地位,眼力不足被称为"二五眼";好的眼光证明了强大的技能,他不会错过一座坟墓,也不会看错下面的宝藏。他在圈内被称为这样的人"眼毒"。

"洛阳铲"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视力"走吧。用短柄锄头的盗墓贼靠耳朵吃饭,用"洛阳铲"盗墓贼带着一双眼睛跑向码头。至于怎么看土,民国盗墓史秘籍里会有专门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

"洛阳铲"还有一个神奇之处:使用起来非常酷,效率也很高。能有多高效?洛阳铲和钢铲的区别可以用100∶30来解释。这不直观。洛阳邙山上很多地块都有很多洞,都是盗墓贼弄的。据知情人透露,这块地应该是打了这样的洞,不可能一个人半夜用。

原来,以邙山地区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全是深黄色的土壤,土质纯净,很少受到石块瓦砾的干扰。一般熟练的盗墓贼每5分钟探查一次3米深的洞。

邙山上很多地块白天看着干干净净的,没翻过,但是第二天回来可能到处都是小堆的土,像被老鼠打了一拳一样。土块都是小圆柱体,有人会以为是鬼。就是这么回事。

这种大规模密集探洞找墓的行为叫做"转"在考古学中,它被称为"一般探索"。

洛阳铲是20世纪初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亚子发明的,后为后人逐渐改良。洛阳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最初广泛用于盗墓,后来成为考古工具。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赠送了一把精美的洛阳铲。

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亲眼目睹盗墓贼使用洛阳铲,然后将其应用于考古钻探,在我国著名的安阳殷墟和洛阳偃师商城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辨别土质,是每个考古学家的基本功。

发明的来源

洛阳铲据说是20世纪初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李鸭发明的。1923年前后,马坡村的村民李亚子来到他家附近一个叫金梦的地方去赶集。过了一会儿,他蹲在路边休息。李亚子平日以盗墓为生,所以经常思考盗墓的问题。这时,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家包子店。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挖一个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亚子的兴趣。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次戳到地下都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探测古墓比平时用的铲子容易,于是受到启发,按照那个工具做了一个图样,找了一个铁匠按照图样做了实物,第一把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据考证,制造第一把洛阳铲的铁匠名叫瓦,现已去世。

洛阳铲也是由各种材料制成,最重要的金属是铜,其次是精铁和铅。比例为7:2:1。最后抹上明矾,使其更坚固。[2]

风格原则

洛阳铲是用来挖坑取土的,所以铲身不是平的而是半圆柱形,类似瓦管形状,很像七八十年代的常用兵器——管塞。

常见的洛阳铲钳只有2寸宽,而且是U型半圆。虽然铲上有长柄的洛阳铲看起来是半圆形,但它的形状实际上既不圆也不扁。最重要的是塑造成型时的弧度。它长20-40厘米,直径5-20厘米。装上坚韧的木杆后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区分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内含物,可以判断土质和地下是否存在古墓。洛阳铲的制作工艺有20多道,最重要的是成型时要制造弧度,这需要精心的敲打。一不小心,打出来的铲子就不带土了。而且洛阳铲的制造工艺更复杂。通常制作一把小铲子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打磨等近20道工序,所以只能手工制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的洛阳铲已被淘汰,新铲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装而成,分为重铲和举铲(也叫泥铲)。因为洛阳铲头后面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没有用,而是用了螺纹管,上下半米,可以随意分层延伸。平时看地形的时候都是拆开来放在单肩包里带着。现在洛阳铲的家族非常庞大,比如电动洛阳铲,就像一个小型的钻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