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割据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源自刘焉的一个建议(三国地方割据势力)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30 20:39

东汉末年,英雄割据之争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即使不是正史,言情小说里的故事也很精彩。然而,所有这些争端总会有一个开端,而导致后来三方对峙的事情之一,实际上是汉武帝时期皇室成员柳岩给皇帝的建议。这个建议只有四个字,但就

是这四个字造成了后来的局面。那么,柳岩的建议是什么?

汉朝是中国古代最长的封建王朝,国运共405年,远超唐宋明清。

但是,国运再长,也要结束。汉灵帝时期,由于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皇帝本人骄奢淫逸,甚至公开买官卖官,导致国力衰退,危机重重。184年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汉朝。

谢天谢地,汉朝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几乎每次内忧外患发生后,统治者都能想方设法填平缺口,继续苟延残喘。汉灵帝在神武并不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但他很幸运地镇压了黄巾起义。

汉灵帝做梦也没想到,黄巾未能做到的事——破坏汉朝基业——是一个汉族家族做的。

这个汉族叫柳岩。柳岩,郎军这个词。他是汉景帝的第四子,鲁公国王刘玉的后代。柳岩年轻的时候,由于他的汉族身份,他能够担任医生。后来,由于烛天老师去世,他离开了他的岗位,并在阳澄山任教。另一个原因"贤惠的创始人"选入朝廷为官,历任洛阳令、冀州刺史、南洋太守、完颜政、太常等职。

汉灵帝时期,柳岩听到并目睹了朝政的混乱和皇族的衰落,非常担忧。他注意到,平定黄巾起义时,地方大臣和总督获得了朝廷授予的军权,垄断了地方军政大权,某种程度上上了朝廷空。我们做什么呢

188年,柳岩向汉灵帝提出一个建议。刺史、太守,财贿为官,断绝百姓,从而背叛。可以选择清明礼仪做牧羊人,夏天镇上很安全。"柳岩利用刺史和太守的借口贿赂官员,剥削人民,造成背叛。所以要任命一个清廉的朝廷官员为州牧,去地方护卫,安定天下。

汉灵帝也担心刺史和太守权力过大。听了柳岩的建议后,他觉得很有道理,就批准了。这就是著名的"废石莉姆"政策。没想到,"废石莉姆"该政策确实约束了刺史、太守等人的权力,但他们的权力并不是从朝廷得到的,而是造成了更大的割据势力——州牧。

东汉末三国时期,袁绍、曹操、袁术、刘表、刘备、吕布等诸侯,几乎都是从或有过当州牧的经历。如果说刺史、太守等人还能被朝廷控制的话,州牧基本上不会听朝廷的。以至于后来曹操敢公然绑架汉献帝,"捧皇使诸侯"整整24年。

毫不夸张地说,汉朝四百年基业的毁灭,三国割据局面的形成,都是因为柳岩"废石莉姆"建议这四个字。

甚至提出"废石莉姆"柳岩本人也成了这一政策的受益者。那时,他自愿成为州牧羊人。途中听得董辅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心中激动不已。我立即向朝廷报到,申请去益州当祭司。朝廷认定了柳岩,任命他为随军使者,益州牧,并封他为阳城侯。

此后,柳岩父子在益州辛勤劳作了20多年,把益州变成了他们独立的王国。当它陷入连年战乱的混乱中时,益州是唯一独善其身,基本不受战乱影响的地方,成为少有的"桃花源"连诸葛亮都忍不住称赞它为"殷敏·郭芙向刘备提出夺取益州的战略建议。

接着,212年,刘备与刘璋反目,大举进攻益州。经过两年多的激战,刘璋终于被迫投降。214年,刘备成为新益州牧。七年后,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韩",年数"张武"。

正如董辅所预言的,益州真的有天子之气。只是,这个天子不是柳岩,也不是刘璋,而是一个外来的刘备——如果柳岩在地下知道了,他该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