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修明史为为何不抹黑明朝皇帝?(为什么不给清朝修史)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30 05:13

在古代,往往是后朝为前朝写史书,但在很多人眼里,后朝作为胜利者,推翻了前朝,建立了全新的政权。他们自然会极力抹黑前朝史书的编撰,虽然不会全盘否定,但在对皇帝的评价上,也未必能赞得过。但其实清人在编明史的时候,并没有抹黑明朝的皇帝。相反,他们

甚至称赞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明史》是二十四史之末,记录了明朝276年的历史,以明朝十六位皇帝为叙事主线,详细全面地介绍了明朝历史的方方面面。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仅次于《宋史》,可以说是一部高水平的史书。它因其恰当的编纂、合理的叙述、翔实的材料等而受到称赞。

但现在很多人认为清朝修订的《明史》篡改了历史,贬低甚至抹黑了明帝和他的明朝。发生了什么事?清朝有没有篡改、贬低甚至抹黑明朝?今天宋安之就来具体说说。

1.明史最大的不足不是"篡改"但是"删除"

孟森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清史学家。明史讲义"我特意提到过明史的缺点,可谓一针见血。

明朝的历史有两个缺点:①。偶尔会有遗漏和重复。

当然,这种不足属于正常情况,在各种史书中很常见。而且相对来说,明史的问题并不严重,也不是经常性的遗漏或者重复。

(2)《明史》中没有记载建州女真部落在清朝兴起之前与明朝的关系,相关历史被选择性删除。简而言之,建州女真部落的历史完全删除,是空 white的一块。至于原因,很简单。毕竟建州女真部落投降明朝已经200多年了。

如王奥、李冰、赵复、彭懿、程心专诸,这些明朝官员都有在建州抚或征伐女真人的功绩,但都被这段历史所遗漏,或者有少量记载,也是模糊不清。

所以综上所述,《明史》最大的不足不是篡改历史,而是选择性地不记载相关历史,选择性地删除历史。

2.关于人们对明史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明史》不客观,甚至认为清朝在编纂《明史》的过程中篡改历史,抹黑明朝。大概有三个原因:

(1)修改《明史》时间太长,历时94年。《明史》虽然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却是中国正史中编纂时间最长的一部。所以有人认为清朝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反复修改历史,贬低甚至抹黑明朝。

事实上,编纂《史明》花了很长时间,这是可以理解的。

顺治二年,即1645年,明史馆成立,明史编纂工作开始。众所周知,清朝入关后并没有统一中国,大规模的战争也没有停止。它不得不面对三大对手,即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的大西政权和南明的小朝廷,尤其是在南明末代皇帝皇帝朱幼郎到达缅甸之前与南明的拉锯战长达十余年。

由于当时战事旷日持久,清朝当然没时间编史。它为什么要编《明史》?因为传统上,前朝亡国后,下一个朝代为其编史,以证明前朝政权的合法性,也就意味着取而代之也是合法的,符合天意。清朝以此表明继承了明朝政权的合法性,宣告明朝灭亡,等于不承认当时南明政权的存在。

所以在清朝刚入关,立足未稳的时候,并不是真的要修改明史,而是要显示其政治合法性。

我们来看看战争耽误的时间。顺治年间,清朝大规模战争不断。康熙年间,大权在握的大臣鳌拜首先遭遇篡权,于是智取鳌拜,不久就发生了三藩之乱。当时,战火蔓延到大半个中国。所以前30年实际上没有编纂明史,就是在上面贴个名字,达到实现他政权合法性的政治目的。

所以应该从康熙十八年官方组织队伍的编制开始,再到乾隆四年正式完成,一共60年。虽然即使按这个标准,时间也够长了,但作为二十四史的代表作,仅次于宋史,这个时间也是合理的。

而如果真的想通过编史来贬低甚至抹黑一个朝代,时间的长短其实并不重要。如果真要贬低的话,机构的巨大人力物力也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不是说时间长了就一定意味着有猫腻。

(2)《明史》中的一些记载受到很多人的批判,进而在修订《清史》的过程中被视为抹黑明朝。就此而言,明朝郑德皇帝朱厚照在颍州的凯旋,应该是目前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被认为是清朝抹黑明朝的明显记录之一。

郑德十二年,朱厚照阿明武宗,在颍州与蒙古鞑靼部小王子展开激战。双方都有10万左右的兵力,但双方都只有几十人阵亡。

许多人认为这种明显不合逻辑的死亡人数是在抹黑明武宗和明朝。

其实明史上的记载已经很亲切了,《武宗列传》里就有记载:"冬天和十月,我会待在盛川。小王子侵犯杨,掳掠颍州。丁伟亲自指挥军队,战斗了五天。寇率领的辛亥,住在大同"。没有死亡人数的记录。

在关于蒋斌的记载中,对这场战争是这样记载的:"过了一会儿,兴阳河。五万人骑到北方,将军王勋等人奋力一战。至颍州,寇引之。斩首十六关,数百名忠臣战死,为的是得到史静的好消息"。详细的记载是明朝斩首十六级,这里"数百名官兵牺牲",应该是"数百名效忠者被杀或受伤。。

因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引自《明武宗实录》,记载如下:"这一仗,前16军被俘,我军阵亡52人,重伤563人,被余"。

但《明武宗实录》是明朝官方编的,与清朝无关。所以战争死亡人数不合逻辑的地方,不能归咎于清朝抹黑明朝,这显然是错误的。

所以,如果有些记载存在明显的逻辑不清,也没必要太激动,要考证后再下定义。

(3)就事论事,《明史》是客观的,除了删除了很多关于建州女真史的缺点,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

但是清代的其他书除了明史没有这么客观。例如,乾隆皇帝,清朝的高宗,高度赞扬了"通过编纂《童鸣鉴略》、《鉴将军集》和《历代职官表》等资料,对清代历史进行了考证。优点"明朝的卓越成就被抹杀了。

还有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以图书修改的名义,下令将"抵触本朝语言"书籍全部销毁,销毁与《四库全书》所收书籍几乎相同的3000余种。其中很多天启、崇祯朝代的档案被破坏,导致明朝大量史料缺失,很多重要的历史细节难以还原,所以很多历史难以考证,基本成了清朝的说法。

此外,清朝入关时,康熙皇帝颁布了"甲骨文"自称"自古以来,没有比这更好的赢天下的方法"清朝赶超汉明,超过三代。虽然朝代更替,每个朝代都夸赞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但像康熙皇帝这样夸人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所以很多史料都被选择性删除了,康熙皇帝为了政权的合法性说的话"自古以来,没有比这更好的赢天下的方法"观点是试图抬高先人的业绩,当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晚明。

所以明朝的历史虽然是客观的,但是清朝编纂的其他史书,因为政权的合法性,都是扬祖抑末,有选择地毁掉不利于自己的书,留下单一的见解,所以很多人自然对明朝有偏见,也有很多人对历史不太了解。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明朝的历史贬低甚至抹黑了明朝。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清朝。明朝亡国后,思念祖国的遗民对明朝的灭亡做了多层次的分析。虽然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重点是总结明朝的教训。自然,负面的评论比正面的多,这也是很多人批评明朝的原因之一。

3.《明史》中的明帝记载及其清帝评价。

俗话说,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必须对这个人或者这个事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去评价。不然不知道怎么评价呢?

其实明史上对明帝的评价是很好的,可以说并不奢侈。

《明史》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评价是:"皇帝天资聪颖,胆识过人,统一了方夏和吴伟的经书,这是汉唐宋皇帝所不能及的。在创建之初,它能够进行一些更改,并且很容易计算"。朱元璋的才华横溢,是汉唐宋皇帝望尘莫及的,评价相当高!

明朝开国皇帝朱迪有这样的评价:"武技之策,与高祖相同。六师屡现,漠北尘埃落定。到了季末,韦德已经是一床遥远的被子,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伺候着,向差不多30个国家致敬。陨石有汉唐那么宽。成功是豪迈的,几乎是繁华的。但是,当它被废除时,反其道而行之是可耻的"。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它没有把重点放在批判明成祖篡位的历史上,而主要在于褒扬。

我们来看看崇祯末代皇帝朱由检的评价:"在皇帝继承了上帝和Xi之后,他充满了希望。登基之初,姬神独断专行,天下欲治太平。可惜大势已去,积习难拉。法庭上的争议。领地会自大懒惰。缺兵已报四次,土匪已散。不幸的是,它将溃烂,无法挽救。但他在位十几七年,一直不动声色,担心鼓励,用心经营。在朝廷的时候你叹气,你想的很好,但是用土匪有利。这是一个再信任宦官,重视重要地方,采取不当措施,控制好的一面的问题...也是知皇之难而不辱其身,是亡国之义"。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客观的,称赞崇祯皇帝勤俭节约,还有他的人品。虽然他也提到了崇祯皇帝的错误,但他认为明朝的亡国不能只归咎于崇祯皇帝,而是因为无法挽回的原因。

先说清帝对明帝的态度:

顾城先生曾在"南明史"说在:"康熙帝审阅《明史》草稿后,发现对明太祖和部分大臣的指责太多,十分不满,指示编修大臣严格把握分寸;后来钦定的《明史》很清楚地反映了康熙皇帝的意图,大部分删改都是为了掩盖明朝统治者的阴暗面"。

康熙帝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治理唐宋"。

清朝顺治皇帝这样评价明朝的朱元璋:"我觉得历代圣贤都不像洪武"。

顺治三年三月,清廷翻译了明朝的《吴鸿宝训》,清朝顺治皇帝制度在世界各地颁布,直接相信它会跟随明朝的统治,跟随明太祖的指令与世界同行。

可以说,这对父子,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都是明成祖朱元璋的铁杆粉丝,对朱元璋的褒奖也一直很奢侈。

综上,就明史而言,清朝对明成祖的评价是很高的,也是相当客观的。最大的问题是隐瞒了建州女真的历史,但这并不妨碍清朝对明朝皇帝做出好的评价。因此,《明史》并没有贬低甚至抹黑明朝皇帝和他的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