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藻井是什么?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藻井在古代建筑中的作用)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30 03:52

说起藻井,很多朋友可能对这个词很陌生。古时候藻井其实指的是天花板,但并不是所有的天花板都叫藻井。天花板是覆盖建筑内部的顶部结构,建筑中的穹顶形天花板可以称为"枣精"。这种天花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口井,上面还装饰着图案、雕刻和彩画,故名藻井。

藻井的高贵象征

沉箱是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只有在最高贵的建筑中才能使用,象征着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主要分布在皇家宫殿(紫禁城)、建造和密封的寺庙和陵墓亭台楼阁。一般位于室内佛像和君主座位上方,呈伞状,由细斗拱支撑,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有彩画和浮雕。唐代明确规定,除非是太子的住所,否则不得重拱沉箱。

古代世界观的体现

第一次看到藻井的时候,真想用来自西方的浪漫这个词来形容藻井作为宇宙之星的美空查阅资料后发现,藻井的形状正好在圆形之下,符合古代中国"一个圆形的地方"世界观。所以,藻井有一个符号"日"意思是,就像西方教堂建筑中的穹顶代表上帝一样,中国建筑中的藻井是天体的缩影。

中国古人对自然和自然现象怀着敬畏之心崇拜,所以古圣先贤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模仿自然,佩服"一个圆形的地方"原则是对这种宇宙观的特殊诠释。同样,为了表示对天的崇敬和崇拜,古人也给室内时间"日"已经特别关注了,而且"穹顶像一把伞和一个罩子一样升起。建筑内部装饰有藻类井。

藻类井结构的历史演变

最早的藻井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公元前386-534年)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顶部的石莲花。古人住窑洞的时候,在顶上开洞接收光线,透光,上下。《礼记·李云》记载:"以前的国王没有宫殿,冬天住在山洞里,夏天住在窝里。"它的形状像一口沉井。嗯"加上海藻花纹,所以叫海藻井。现存最早的木制沉箱是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的沉箱。它是一个正方形,四个角被擦掉,加了八个桶。

从汉朝(公元前202-220年)到初唐(公元618 -712年),在文献"枣精"是一种韵脚连绵的天花,用倒挂的荷花画在方井里。汉族人称之为"平机"或者"带上灰尘"这两个名字可以概括为它调节室内空高度、除尘、保暖的功能。

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天花在建筑法式上被明确分为三类:葛平、平吉、蔡京。明代以后,藻井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实用的结构造型到装饰性的结构。藻井的结构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极其精巧和宏伟。除了比例增大,上方象征天国的镜子也开始增大,四周放置莲花花瓣,中央绘有云龙。后来越来越强调这个中心的云龙。到了清代,就变成了一组栩栩如生的雕龙。盘龙口的悬挂式吊灯,不失镜子的本来形态。因清代藻井盛行,故改名为"龙井"是的。

一种复杂的木质装饰工艺

沉箱的工艺非常复杂,是由工匠们不用钉子,用榫头和榫眼、斗拱组合而成的。在结构中插入各种梁、檩条,形成藻井,被认为是中国木结构建筑复杂的装饰技术。

沉箱木工构件的制作,要求切割、上墨、开榫、钻孔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木纹方向、开榫位置、孔径大小都不能有误差。我国古建筑木结构通常由四柱、两梁、两梁组成,可左右连接、前后贯通、上下叠放、随意组合,也可改装成八角形、六角形、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藻类井通常由多个方形桶和多个拱形拱组合而成。藻井的斗拱既有装饰作用,也是区分建筑等级的标志。一般来说,建筑越宏伟、越高贵,其结构就越复杂。

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木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强度会降低,尤其是240年以上的木材弹性模量会降低,沉箱最大径向值往往出现在中间。古代工匠精确计算梁檩条构件的重心,通过平柱榫和角柱榫榫眼巧妙地分配沉箱构件的重力,从而达到延长沉箱寿命的目的。

如今木质建筑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能打藻井的人更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