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没死能代替诸葛亮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30 02:39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庞统在三国前期和诸葛亮一样有名,甚至更高,只是他运气有点差,英年早逝。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庞统没有死,他能代替诸葛亮吗?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当然不是。诸葛亮的地位无可替代。但是,庞统的位置谁也代替不了!

(本文全

是干货,正文较长,就不说了。建议仔细观看。)

诸葛亮与庞统仕前仕后之比较

1.陈寿的《三国志》有一个特点。他喜欢把同一层次的人放在一起,比如"五子好将"张辽、乐进、于禁、张合、黄旭(十七书乐于转张旭);"五虎将军"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刘);比如政治犯刘峰、彭杨、廖立、李炎、柳岩、魏延、杨毅(舒舒刘诗彭辽刘莉魏杨传)

除了独立立传的魏、蜀、吴,全书唯一的臣子就是诸葛亮和鲁迅。

庞统和(庞统在齐国发兵的真实故事)绑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以后再谈。

诸葛亮单独立传固然说明诸葛亮的名气和实力得到了后人的认可,但是你知道吗?

庞统出名的时候,诸葛亮还默默无闻。远离"卧龙和凤雏两个赢一个,可以保天下"这是一个浪漫的故事。如果庞统知道了,可能还会嫌弃自己当时和诸葛亮一样有名。

2.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南阳当农民时,经常拿管仲和乐毅作比较,但人们不同意他的观点。只有他的好朋友徐叔认为这个比例是真的。所以,当刘备征调部队进驻新野时,渴求人才的刘备接受了徐庶的推荐,亲自拜访诸葛亮,好好谈了一谈。刘备甘拜下风,诸葛亮开始迈出人生第一步,成为刘备集团的大管家。

然而《三国志》中记载的却是庞统。他年轻的时候单纯而迟钝,没有人了解他。直到二十岁的时候,庞统拜访了当时有名的人物司马徽。结果他们一聊,就从白天聊到了晚上。司马徽非常惊讶,认为庞统是荆州南郡的杰出人物。从此,庞统的名声逐渐显现。

(题外话,汉代的选官制度是一种检察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地方督抚在其管辖范围内随时考察选拔人才并向上级或中央推荐,经试用、考核后任命官员。地方长官就那么几个,不可能所有人都打电话来面试吧?因此,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声誉。只有他们的名声打响了,才能获得做官的机会,才能进入上流社会的朋友圈。比如曹操年轻的时候,经常苦于没有名气,不能有大作为。乔璇让他去找著名的许子将。面对曹操的死缠烂打,许子将说:"子能治天下,乱世奸诈之人"之后曹操名声大噪。)

所以早期的诸葛亮纯粹是自吹自擂,得不到名人的认可。每个人只会认为他的名字是不真实的。而庞统得到了所谓的"拥有认识他人的智慧"司马徽的赞美,这名气那是蹭蹭往上升的。

这时候,诸葛亮去吴栋吃了名誉的亏。他在刘备帐下做幕后英雄,自然没几个人认识他。但他以惊人的政治手段,硬生生与孙权订立盟约,只换来刘备的发展,这是庞统永远做不到的。外交和出去打仗完全是两码事。

庞统做官的时候,先在周瑜手下做官(周瑜是南郡太守,庞统是南郡功臣)。周瑜死后,庞统派人送葬给吴,《三国志》记载"吴人知道他的名字"。西归荆州时,吴士人聚长门,陆机、顾韶、全琮皆去。为什么?因为庞统是一个"喜欢评判人"主,每个人都希望庞童灿评论自己。为什么大家都希望庞统评论自己?因为庞统出名了!他说的真管用!口碑相传!

可见,此时的庞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

一生的好朋友:刘备和庞统。

3.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很惊讶。既然庞统那么有名,为什么还要从刘备手下的县令做起?是因为你真的很丑吗?

真的,庞统的长相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就算他不帅,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他丑,对吧?

庞统一开始没有得到重视,主要是刘备不理解。出身基层的刘备,在选贤任能的时候肯定是亲自谈过的,对功名这种虚的东西总是嗤之以鼻。

建安十九年,刘备进为首都。蜀郡太守许婧试图翻墙投降刘备,但被刘备抢先发现,失败了。刘备攻陷成都后,部下推举许婧,但刘备当场听说他叛变,有些看不起他。结果,法正告诉刘备,许婧非常有名。虽然他没有天赋,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对待他,大家都会说你不重视天赋。许靖是最早评论曹操的著名人物许子将的哥哥。这种人的定位不是才华,而是名气。如果刘备不好好对待这种人,只会给自己造成不好的舆论,对于刚刚打下成都的刘备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刘备对许婧很好。

说这个事情,是想告诉大家,庞统吃的就是这个亏。后来被罢官后,鲁肃亲自给刘备写信,说庞统不是庸才。然后诸葛亮向刘备推荐,刘备才认识了庞统。结果这次见面就不可思议了。刘备马上重视起来,被任命从事知中,并且倚重自己仅次于诸葛亮的亲信("善待诸葛亮")。也是庞统给了刘备进军益州的建议。刘备最终到达成都城下,也是庞统的功劳。

4.可惜庞统率军攻城时,倒在了罗县的箭下。

与诸葛亮相比,刘备对待诸葛亮更像老师。刘备对待庞统更像是一个知心朋友。

其实刘备很少哭,一代枭雄。如果真的像言情里那样天天哭,你一定不会相信!张飞死讯传来,刘备大吃一惊:"唉!张飞死了"。关羽死了,刘备很生气。只有庞统和法正死的时候,刘备泪流满面,后来每次提到庞统,刘备都泪流满面。

开始的时候,刘备在府城大摆筵席,请士兵。他对庞统说:"今天的聚会真的很开心!"庞统说:"以征服别人的领土为乐,大概不是仁者之兵吧!"当时刘备喝醉了,生气地说:"吴王攻,军舞于宋前,不就是仁者之师吗?你说的不对,赶紧退党!"庞统立刻退了出去。不一会儿,刘备醒悟过来,后悔不已,把庞统请了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没有向刘备道歉的意思。好像什么也没发生。刘备问他:"我们刚才的争论是谁的错?"庞统答道:"君主和大臣都犯了错误。"刘备哈哈大笑,酒席之间又恢复了原有的欢乐气氛。

这像是君臣之间的对话吗?我觉得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对话。谁对谁错,既往不咎。

刘备和庞统就像曹操和郭嘉一样,是知己。陪伴他们多年的军旅生活,为他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庞统作为谋士,对刘备早期的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当时,诸葛亮主要是在荆州指挥大后方,做治理国家的工作。

诸葛亮做不了庞统的工作,庞统也做不了。

5.庞统死得太早了,幸好有一个方法在代替他。为什么陈寿把庞统和法正放在一起?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因为他们是一个级别的。那么,法正的待遇如何呢?

据三国志记载,法正的地位很高。我曾做过蜀郡太守。外在的统一是资本,内在的统一是主人",地位隐隐约约超过还在荆州的诸葛亮。曹操也这样评价法正:"我不接受奸夫,但我做不到善恶分明。"。可惜刘备当上汉中王的第二年,法正死了,刘备哭了好几天。至此,刘备的高级顾问都走了,诸葛亮不是顾问,地位不同了。

法正和刘备的关系也很好。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经常称赞法正的智谋。刘备征东孙权未果,逃回白帝城,诸葛亮叹了一口气。如果法孝直还活着,他一定能阻止皇帝,即使东征,也肯定不会败得这么惨。"这一方面反映了法正擅长行军打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刘备对法正言听计从,两人关系非同寻常。法正也是唯一一个给刘备一生加谥号的人。

我要告诉你,和法正绑在一起的庞统,是刘备非常倚重的谋士。可惜,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我们只停留在"凤雏"这个标题忽略了庞统本人对刘备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谋士的存在,更是密友的存在。所以庞统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他的死对刘备个人影响很大。

6.如果庞统没有死,他不可能取代诸葛亮。诸葛亮的厉害不在于他的军事谋略,而在于他的治国之道。庞统肯定做不到这一点。诸葛亮是堪比管仲、萧何的杰出人物。然而,管仲介绍了王梓丞的父亲,萧何介绍了韩信。两人都没有同时具备文武双全的才能,诸葛亮也是如此。如果在岐山打球的诸葛亮能有一个名将王力可子承父业和韩信,统一大业能成功吗?(诸葛亮只去过两次岐山,不在《演义"岐山六出"。)

但如果两个都活着,一个会随军作战,出谋划策。一个在后方支援粮草,治理国家。就像刘宋时期的和刘一样。刘备将所向披靡,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