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人退休有哪些福利?满岁者与官吏同待遇(汉朝官员的工资待遇)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9 23:52

汉朝时期,老年人的福利待遇如何?其实早在一千年前就有退休福利政策,只要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官员一样的待遇。然而汉朝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左右。能活到70岁的人呢?其实这个平均年龄是为了把军人和普通人区分开来。如果不是参军打仗,有的老人还

能活到70岁。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能活到50多岁的人。汉朝已经完成统一,肯定会有老年人。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孝道,尊老也一直是传统美德。古代很多名门都有立家训教导后辈的。但很多人不知道,汉代就形成了系统的安抚赡养老人制度。为此朝廷专门颁布法律要求子女赡养老人,使得这种美德流传至今,在历代实行的养老政策中,也是汉代最为慷慨。

西汉建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天下刚刚恢复稳定。汉高祖刘邦颁布了几项针对老年人的诏令。根据圣旨,所有8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老了,给几根棍子,吃粥"特殊待遇;50岁以上的人,愿意做好事,愿意带领邻居做好事,可以作为"三老"职位,从乡到县,各级官员都应该"用事物教学",并免除"三老"每年十月,政府都会给他酒和肉。提倡黄老思想的汉文帝登基后,下令天下拥护"我老了,人也老了"心想,要善待老人。

在刘骜统治时期,朝廷将享受敬老待遇的最低年龄从80岁降低到70岁。每年秋天,当地政府官员还会对辖区内的人口进行普查,一旦发现老人,就要进行登记,并举行隆重的仪式给他们颁发棍棒。从《后汉书·礼记》中,人们可以一窥汉代颁棒的基本情况——每年中秋,地方官都会给老人颁棒,其中70岁以上的"给它一根玉棒,用粥喂它",80岁"送礼"其中玉杖上装饰有鸽子,代表"不要噎着"也就是为老人的健康祈祷。

20世纪60年代,甘肃武威县汉墓出土了汉代的鸠杖,杖头挂着圣旨木简。根据木简等考古发现,人们发现汉代关于赡养老人的法规是一贯的,从未间断过,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朝廷就会更新关于敬老的法规,向世人公布。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同一座汉墓中发现了一份西汉的圣旨,上面明确写着:"旧年送一根王杖(玉杖),上面有鸽子,让人看得见。一个70多岁的王杖,比节时600多石,入府不可取。"

大意是,持玉簪的老人可以用"六百石"官员们不相上下。那时候,我很享受"六百石"一般来说,受薪官员多为地方官员,如县官、县令等。也就是说,汉代年满70岁的老人,在"政治地位"其实可以和县令平起平坐,拿着玉杖进衙门也不用跪拜。老年人的"政治"地位不限于此。与地方官员交谈时,老年人可以与他们平起平坐,可以"绕道",驰道是专为天子车马驰的大道,连太子都不能超越礼而行,由此可见汉朝的老人们享有什么特权。

此外,《汉律》还规定,严禁各级官吏擅自招用、拘禁老人。老年人即使违法,也不允许辱骂殴打,违者将面临"关于放弃市场"惩罚。据史书记载,汝南馆馆长张敖因侮辱持权杖老人,强迫其修路,被皇帝亲自下令弃城。这种事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也许是受汉代尊老的影响,以后的历代都对老人给予不同程度的优待,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