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有哪些重大情报泄露案件?(历史上的情报泄露案件)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9 11:26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战争的样式一步步升级。现代历史上,人类战争进入热武器时代,同时实现了信息和通信的远距离传输。在近代史上,信息战也是一场非常激烈的战争,因为往往一条信息就能扭转整个战局。这样的战争,必然会有信息泄露。那么现在边肖就

带大家了解一下历史上的重大信息泄露案例。

顾是我地下党的创始人之一,周公身边的得力干将,也是陈赓早年特别崇拜的人之一。顾足智多谋,勇往直前,勇气可嘉。他声称他可以用双手开枪,而且子弹不是空的。而且他可以千变万化,化妆的艺术非常神奇,可以深入敌人的巢穴,安然无恙。他是一个传奇式的英雄。在党内,特别是上海地下党内,顾享有很高的威望和权力。

这一次,顾奉命护送张等人到鄂豫皖苏区。完成护送任务后,他想在武汉多呆几天,休息一下。为了多赚点钱,调剂一下枯燥的生活,他化名华光启,在汉口新市场游艺厅表演魔术。没想到被他的一个老部下,已经投敌的尤崇信认出来了。结果,顾出人意料地被中央特务逮捕,秘密带往国民党武汉绥靖公署。

当时,负责审讯顾的是中央特务。他认为像《党员》中的顾这样的老地下工作者是不可能轻易招供的,所以他准备与顾打一场持久战。然而,怎么也想不到,在他使用任何手段之前,顾居然直接开口了。

顾提了几个要求:

第一,他可以招供,供出上海所有的地下党派,包括以周公为首的高层领导的住址,因为这些住址都是他安排的,情报绝对可靠;

第二,这份绝密情报,他不会对蔡孟坚说也不会对徐恩曾说,而是直接面见蒋介石,亲自对蒋介石说;

第三,这件事(指顾的背叛和招供)不能告诉任何人,尤其不能打电报和电话到南京,要绝对保密。

前两个很好理解,为什么要求第三个呢?

因为顾知道身边的机要秘书钱壮飞是我党的卧底。如果他打电话或发电报,他会通知共产党。

那么,为什么顾不直接指出钱壮飞是卧底呢?

没有人知道顾当时在想什么。估计是他急于建功立业,想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他可能想亲自在蒋介石面前揭发钱壮飞。

那么可能有些朋友会问,为什么顾张顺这么容易叛变呢?

据瞿秋白遗孀回忆,在顾出事后,我党发现了一封顾早年写给蒋介石的信(由于某种原因,信没有寄出),信中已经表达了向投降的意思,以出卖地下党的筹码来换取自己的高官厚禄。可见,顾想叛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是有思想基础的。

尽管这次兵变,但可能造成的损失是巨大而惊人的。说得更严重一点,甚至可能毁掉我们党的整个高层。当时党的高层,如王明、薄谷开来、都在上海,他们在顾的住址很清楚,但对顾的叛乱一无所知。如果一切都按照顾的指示去做,那么中共将遭遇一场空前的灾难。

好在历史在最后时刻给党留了后路。我不知道是我渴望工作还是顾没有说清楚。蔡孟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安排军舰将顾立即送往南京后,他给直属上司发了一份电报,详细报告了顾的情况,并派军舰将顾送往南京。那时,已经是周末了,徐恩曾像往常一样去上海度周末。留在郑源工业社的是徐恩曾的机要秘书、我党代理人钱壮飞。

钱壮飞迅速破译了连续几封电报,知道出事了。顾不仅知道他的身份,而且对上海地下党了如指掌。他看了看表,离顾的军舰抵达南京只剩下30多个小时了,时间很紧迫。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重要的信息送给上海的周公,然后迅速采取行动,转移所有重要的人物,避免这场灾难。

钱壮飞考虑周到,将所有文件和电报归档后,在电报中亲自给徐恩曾写了一封信。信中解释说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要回一次老家,所以不会亲自辞职。同时,他委婉地提醒,自己作为机要秘书,掌握了许的很多黑幕,希望许不要为了迷惑而杀了自己。做完这一切,他像往常一样,关上门,离开郑源实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立即赶往火车站,买当天最后一班从南京到上海的火车票。

聪明的钱壮飞怕自己在上海站被抓,提前在真如站(今上海西站)下车,然后步行进城,连夜找到周公,报告了这个重要消息。周恩来感到震惊,知道情况非常严重,留给他们不到24小时的撤离时间。

于是,周公立即安排所有重要同志转移,不到24小时就完成了数百人的转移。李克农将军后来回忆说,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安全的住处,国民党突袭开始时,他带着年轻的王明和薄谷开来在上海永安公司(今天的华联百货公司)躲了一天。就这样,在周公的精心安排下,中共面临的一场巨大危机——上海地下党终于逃脱了。只有我党的杰出领袖云因顾的背叛,在获救前夕被敌人发现并壮烈牺牲。

可以说,在这场情报战中,顾的被捕和迅速叛变,是我党情报系统的巨大损失,顾掌握的情报彻底泄露,可能导致我党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幸而由于的贪婪和粗心大意,顾叛逃的重要信息很容易被泄露,而正巧潜伏在体制中间的我党特工钱壮飞知道了我党得以九死一生。

在这场精彩的情报战中,顾的视死如归,蔡的粗心大意,钱壮飞的机智冷静,周公的从容不迫,最终决定了我们党笑到最后。钱壮飞和胡棣、李克农一起,也被称为"龙潭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