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人们会想到巨大的战列舰。一门巨大的大炮看起来很可怕,一个可移动的海上堡垒是活的。二战欧洲最著名的战列舰,非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英国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莫属。这是一些当年战斗力很强的战列舰。但都不是
当时最大最重的战列舰,那么哪个国家的战列舰最大最重?怎么掉的?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
有句话说:一拳能打死一个人和一拳能打死一个人是不同的概念。为什么不一样?前者把男人当成沙袋,站着喊你。后者就是人打你,你打他们,就把人打死。很明显,后者比前者难多了!
回到今天的话题,日本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最大吨位的战舰——大和号。要说这船有点像德川幕府后期的那些武士。一个字,鸡肋!换句话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具有现代意义的战列舰(机械动力、步枪炮、钢船体、高吨位)在19世纪后期产生。战列舰作为海军主力舰艇,在利萨(意大利)、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日马战争(日俄)、日德兰半岛战争(英德)等著名海战中展现了巨大威力。
因此,在20世纪,尤其是一战后,"大船巨炮主义"备受欧美列强推崇,世界各国海军列强像打了鸡血一样竞相建造战列舰,导致新造战列舰吨位越来越大,主炮口径越来越粗,防护装甲越来越厚...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连专门限制全球军备竞赛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都无法克制。日本作为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国家,也不甘落后。日本的造船水平从明治维新开始不断提高,到昭和时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强国之一。
而日本这个岛国资源贫乏,科技实力与英美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现在还是在战争条件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仍然不惜任何代价建造了这艘空前强大的战列舰。为此,日本花重金为本国造船业增添了大量新设备,从德国购买了1.5万吨水压机和3台70吨酸性平炉,共耗资约1000万美元,从而能够制造包括650毫米厚装甲钢板(大和号主炮炮塔使用)在内的大型锻件,并专门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
在大和舰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花费了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重量需要200万日元。
二战时,日本海军有个笑话,说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有三个: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和日本的大和号。
大和生不逢时,正好赶上航母崛起。舰载机称霸海洋,“大船巨炮”的原则正在衰落。大和在整个战争期间什么也没做。
1945年4月,大和号被派往冲绳执行特殊攻击任务,没有飞机护航,也没有返航燃料。当时联合舰队损失惨重,毫无实力。作为旗舰的大和号,它只是象征性地向世界证明日本海军仍在战斗。4月7日,大和号在九州岛西南海岸被美航/KLOC-0炸弹和鱼雷击沉,全舰近3000名官兵充当炮灰。
那么,那么"气势磅礴"为什么大和民族如此脆弱?
众所周知,战列舰基本没有反潜能力,都是依靠驱逐舰提供保护。这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各国都一样,接近于零。
冲绳战役中,为了增强防御空的能力,大和号已经装填了25mm机关炮,共计162门。其中,52个座位为三人装,6个门为单人装。数量确实惊人,但实战效果差强人意。老军迷都知道,日本海军的机关炮是15发弹药补给,而且是三倍装的机关炮。一个人操作机关炮旋转,一个人开火,三个人按弹药,另外三个人储备,一共八个人。
操作复杂,弹药占空间。十五发子弹必须有子弹闸。战斗的时候,为了效率,只能把空的子弹刹车放在地上,直接装上子弹刹车,节省时间。
可想而知,在战斗中,舰上不仅装满了炮弹,还堆着空子弹。因为弹门只有15发子弹,通常弹道修正到飞机的飞行轨迹时,子弹都已经打完了。换了炸弹刹车后,飞机飞到了另一边。和链弹补给方式相比,差的不是一级。
所以战列舰大和号死在对方的空军队里并没有错。
作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排水量最大的战舰,大和号曾是日本的国家象征和骄傲。但是,作为最后一个承载日本军国主义"救命稻草",号称“世界第一战舰”,& quot日本帝国的救世主“本来就入不敷出的日本创造的钢铁图腾,勒紧裤腰带,竭尽国力,最终加速了日本的失败。
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其实是被那个早已被时代淘汰的梦想打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