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敌为何身为外敌的金人也修长城?(长城是为了防御谁)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8 14:00

长城的修建最早出现在西周,然后最著名的事件是秦始皇在北方修建长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在过去的两千年里,历代都在维修和维护长城,但它是为了抵御外国入侵而建造的。换句话说,长城以北基本上是"外敌"既然如此,为什么历史上女真人也修建了长城?他

们自己就是外敌。我们是否也应该防范其他外敌?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

长城,自春秋以来,贯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各个时期。自从长城出现在中国,它最初是用来防御军事的。

齐宣王依山而建,东至大海,西至济州,全长一千多英里。目的是为了保卫南方的楚国。赵武灵王修建长城,从阴山向西,一直到内蒙,为的是防御北方的匈奴。严为了抵御东胡,修筑了从到襄平的长城。朝鲜,魏和中山都修建了长城。从秦朝到汉朝,甚至到明朝,都是大修过,专门修过。

两千多年来,中国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和朝代修建了长城,其总长度超过万里。长城"足迹",几乎遍布中国绝大多数省份。

但大部分都是中原华夏为主的政权所建,比如所谓的"方城"建设,也是因为楚地"拿下中原",佩服中原文化,在进攻的另一端——防守端发力。"诸侯相争长城",根本思想是防御外星人。准确的说应该是夏天,防止其他少数民族的入侵。春秋战国以后的朝代修建长城。以至于浪费了人和钱,震动了世界。

但是历史上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像"Yidi "晋代人也大力修建长城。总长度超过4000公里。最远的地方修到了现在的俄罗斯。(按:此图基于金代长城考古研究所。见五代宋辽金元考古。)

众所周知,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主要统治当时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西与西夏、蒙古接壤,南与南宋对峙。一共传了十个皇帝,享国119年。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一直有两种态度,要么归顺,要么进攻。晋国更偏重于攻与伐,一度是宋国防御的主要对象。修建了什么样的长城?从谁那里?

1.要想入主中原,必须要有文化上的趋同,由客为主,攻守趋势不同。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激进中原的非中国民族,文化上应该是相近的。不管是"楚王夺冠",还是辽、金、元、清。

从少数民族政权取的国名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期,魏、齐、周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哪个国名不是中国所有的?北周,史书上称之为北周,实际上标题是"周"。这是匈奴的一个分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是先秦秦汉时期的主要防御对象。而他们的国号竟然是中国正统所尊崇的周——周武王建立的西周。

五代十国就更不用说了,梁、唐、晋、汉、周,都是中国曾经有过的封号。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首先是在这个政治文化层面上向中国靠拢。辽金也不例外。

金人灭辽国和北宋时,拥有绝大部分土地,主要是中国的北方领土,以及东北、华北、关中,甚至大三关(陕西境内)到淮河一线。陕西、河南等中原地区都在金人手中。鼎盛时期,其国土面积约为361万平方公里(1142年)。曾经正统的中国政权变成了南宋,躲在中国的东南角。国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1141年),在中国史书上全部称为南越等地"荒地"。

金的首都是哪里?有三个都城,分别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会宁府、中都(今北京)、南京(今河南开封)开始。大同、洛阳、太原都在晋人手里。

原则上,那时的金已经是中国的了。主人"。然而,金人在这些土地上生活得并不舒服,尽管他们建造了像宋朝那样宏伟的宫殿。但那不是给他们的。女真族是狩猎民族,这是另一种文化。但中原大地是农耕文明,武力征服不了。我们只能靠得更近。这种文化融合也使他们的军事进攻变成了防御。

以前从中原的角度来看,晋人是客;从女真人的角度来看,她们处于进攻状态。游牧民族的进攻状态是动态的,可以来来去去,东进西打,除了根据地没有固定的地方。金人灭北宋时,认为南方的土地不适合他们居住,就干脆把府带到北方。在南宋之地,他们更是疑心湿气重,马不能走,不喜。蒙古灭南宋,曾有此心。可见少数政权的心理是一样的。

这是根植于文化的习俗,很难改变。但是我们现在什么也做不了。领土已经划定。原来的客人现在成了事实上的主人。这片广阔的土地需要保护。然后,情况完全变了。正如贾谊论秦所说"攻守趋势不同"。

身份一变,军事策略也会变。文化习俗也要改变。文明是没有区分的,但是文化是有层次的,一个高的文化一定会和一个低的文化一样。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是这样。事实上,金人在中原大地上逐渐感到舒适,抛弃了狩猎的习俗,沿袭了中原文化。但是这样的妻儿稳定的生活是不积极的,只能去维护。胜利的果实需要捍卫。我们做什么呢只有长城才能建成!

2.攻南宋,守蒙古,金代长城屏障。

据考古发现,今天的内蒙古还保留着金代长城遗址,称为"金街壕边塞遗迹",也称为"兀术长城"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经常被岳飞打败的金兀术。

这一段长城非常精美独特。黄金长城建在平地上,不像过去的长城因为山的气势而蜿蜒在群山之间。所以我们不仅要建高墙作为堡垒,还要在墙外开沟。所以才叫"边境要塞"。

长城有南北两段,两段都是夯土。北起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延伸至蒙古国境内,全长约700公里。南自嫩江西岸至河套北部嵊州(今托克托)而建。不断增加双轨或双沟,总长约四千公里。

金长城由外壕、主墙、内壕和辅墙组成。主墙高5-6米,界沟宽30-60米,主墙每隔60-80米筑一马面,每隔5-10公里筑一堡。残墙一般高1.5-2.5米。

仅《金史》中长城的结构名称就有十几个。建于金太宗天惠年间。1123年开始修建,1198年完工。这比秦汉长城还要好"精致"更完整。后来明朝修建长城的时候,吸收了黄金长城的优点。因为金防御的主要对象是蒙古人。

蒙古人真的很头疼长城。成吉思汗攻打金,因为他是骑兵,遇到长城和城墙就头疼。成吉思汗的方法是把土夯实填平。用快马把土用土袋来回运到城门,土很快就堆到了城墙下。蒙古马来回踩踏,后面与城墙平齐。在一个斜坡上,蒙古骑兵一口气冲到了城墙上。

但是这个方法偶尔可以用,经常用不是好方法。长城坚固厚实,防线漫长,军队很难快速进攻。

金人早期的长城,本来只是镇守北京,北京是他们的根据地,不能丢。但是后面蒙古越来越强,这条防线变成了向北全线防御。后来成吉思汗用政治手段和军事压迫,使晋长城西段驻守王家布,起兵反晋,下降蒙古,蒙古军队长驱直入长城。

作为中原之主,晋人对防御有良苦用心。金街壕军事聚落有金泰州、林彦夫、福州、丰州四个中央防御据点。军事聚落的整体防御结构以这四个解珍国家为中心,向西北呈放射状分布。根据晋边境军事管理的等级制度,呈现出清晰的等级结构,包括三级军事堡垒,即沿边境壕沟密集线性分布的边防堡垒、境内纵深分布的驻防堡垒、后方大型指挥堡垒。

其中,重要的城堡大多占地百万平方米,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城市有功能分区,道路畅通,城市防御设施完备。重要的城堡还具有生产和贸易的功能。

在通信手段上,采用了信标隧道和闪铺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烽火台隧道传输报警,方法是秦汉修筑长城的方法,烽火台传输。但因为是建在平地上,所以需要突然铺上来辅助。快闪店用于交换军事信息,保障军用物资运输安全。大约有军队驻扎的城堡那么大。(出版社:以上参见王国维《黄金边界考证》、金时《元卜泰传》、寿鹏飞《历代长城考证》)

金长城影响很大。清朝光绪年间,官员受命编制黑龙江省地图,地图上详细标注了金街火的方向和位置。当然,金是清朝的始祖,做女真也在情理之中。

3.金人修筑长城的文化心理。

金人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情结。比如金熙宗,从小就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他即位后,全面推进晋汉化改革,任用汉人为主。在监管机构上,完全汉化,即以尚书省为中心的三省制。《大金国志》说金熙宗喜欢作诗,穿儒服,下棋,喝茶,烧香,女真文化已经消失。他对女真的朝臣非常无礼,骂他们说"无知的野蛮人"。看起来像"一个汉族小男孩"。

(大金国志:"熙宗,从小就开悟...之后能作诗染汉,能歌善舞穿儒服,能茶香共享,能棋如戏,彻底失身。视立国,老臣曰:‘无知而易弟’,视立国,老臣曰,‘如汉家少年。")

金人在前宋建立了张楚、刘启等傀儡政权统治淮河以北、秦岭以北的土地,因为汉人多,最后金廷直接用汉法管理。以儒家思想为基本理念,道家、佛家、法家也广泛传播和应用。金的思想家对宋代理学和经学也进行了讨论和批判。

后来继位的海陵王完颜亮在汉制中行事。他为中都(今北京)迁都燕京,并有意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他起兵讨伐南宋,甚至在扬州写了一首诗:大柄若在手,清风拂遍天下。万里车书令人费解,但江南还有其他印章吗?在西湖上养百万大军,即刻登上吴山第一峰!

这就是秦始皇的精神,要迷惑世人,吴山,在今天杭州西湖边上,南宋政权就在这里。完颜亮的意思是不允许南宋存在——江南还有别的印章吗?

后来,金世宗用儒家思想统治国家。金章宗的政治几乎完全中国化了,而且文化发达,这叫"明昌之治"。他本人酷爱书法,所以大力发展晋国的文化事业。(金史第十一传:"由于辽宋旧制,礼乐之刑杂乱无章,不连贯。章宗即位,但被修改为第一代法律。"以上全部见金史。)

金世宗和金章宗都尊崇孔子,教授孔庙和庙学,推崇《尚书》和《孟子》。可以看出,徐进入主中原后,文化心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从一个客人变成了主人。变得和中原以前的夏政权一模一样。中原文化的心理是防御心理,因为人们向往安居乐业,皇帝想俯首称臣统治。所以,历代中原王朝修建长城主要以防御为主。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有唐朝没有修建防御性长城。

其实南宋朝廷,如果是在中原,大概也是这种心态。它与中国混淆了,至少不可能有"不要封边界"至于义帝政权,我们不如建长城作为防御。明朝也是如此。

这种心理并不坏,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同化后的防御心理,使得金人失去了原有的精神,不再勇敢,满足于享乐,以至于内弱。蒙古进攻的时候,它的情况和他们进攻宋的时候,宋的情况差不了多少!

就像秦汉隋以后金人修长城一样,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文化心理与秦汉隋乃至宋明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