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什么不和袁术合伙灭了曹操?其实他们矛盾太深巴不得对方死(袁绍为什么比袁术势力大)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7 13:26

其实说到袁术和袁绍小编,我一直觉得这两个人没有关系,因为他们经常各行其是,各玩各的游戏,其实不然。他们真的是兄弟,但是这两个人从来没有牵手过。三国时期也是被曹操杀死的。有人要问了,既然是兄弟,为什么不选择联手灭曹操?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不可能

是利益之争二字,说邵是盼着对方死呢。那么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跟随边肖来分析其中的秘密吧!

很多人都很好奇。袁绍和袁术是兄弟。而且汉朝灭亡,一个分河北,一个占淮南,正好从南北夹击盘踞河南的曹操。但两兄弟并不打算联合剿灭曹操,而是一直待在老窝里。最后曹操的渔翁得利,两兄弟被一一消灭。今天就来说说袁两兄弟的恩怨情仇史,以及两兄弟与曹操的故事。

我先介绍一下袁绍和袁术的背景。很简单。都是四世同堂。然而,袁绍是一个私生子,被他的父亲袁峰收养给他的叔叔程远。稍微了解宗法制的人都知道,一个家族的大小宗族,地位是特别不一样的。像袁绍这种出身少妻,还收养了小宗亲的人,不会像袁术这种出身嫡子的人有一帆风顺的发展前景。所以袁绍的性格很孤傲,经常不听别人的意见。而他的骄傲,很大程度上源于内心的自卑。

而且,袁术也看不起袁绍。他曾经酸酸地讽刺袁绍,说他是我家的奴隶,而不是马群!さ.基本上我不把这个和尚的哥哥当兄弟,只是把他当奴隶。试想一下,内心高傲的袁绍,怎么骂他"家奴"和袁叔关系不错。

如果你鄙视我,我一定要超过你。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比你强!——袁绍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袁术看不起袁绍,但袁绍毕竟也是四国出身。虽然是私生子,但是比刘备那种做草鞋的普通人快多了!到了公元189年,袁绍和袁术都达到了很高的地位。其中,袁术掌管武士军,拥有兵权;袁绍差不多,但也是何进将军的铁杆心腹。试想何进如果没死,袁兄弟的仕途一定一帆风顺。

没想到,何进被太监杀死了。朝廷大乱,董卓进京没多久,就用诡计忽悠了以袁氏兄弟为代表的京城实力派,成功控制了洛阳朝廷。

董卓掌控朝廷后,袁氏兄弟还是有骨气的。其中一人在朝廷痛斥董卓,从洛阳逃到渤海郡。一个直接带着虎贲军逃跑,逃到荆州南阳郡。各自举旗反董,袁家名声在当地招兵买马。

公元190年,十三王子央求董卓。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这段话肯定很熟悉。关羽斩首华雄,三英大战吕布,太精彩了!但实际上,正史中记载的董之战与小说中记载的大相径庭。

具体有哪些区别?太复杂了。这里长话短说吧。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聚于一处,为董结盟;但是,历史上十三路诸侯没有聚在一起,演义里十八路诸侯聚在一起。其实没有这回事。比如冀州刺史韩复,在邺城主管后勤,他没有去。豫州刺史孔周,不到两个月就死了,也没有为董做什么具体的事情。真正备战的,是和董卓并肩作战的三个路人。分别是袁绍主持的河内联军,曹操等人主持的陈留藻联军,袁术主持的庐阳联军。

在这三股势力中,聚集在陈留酸枣的人最多,但其中一部分没有号召力;颇具吸引力的袁氏兄弟,一个在河内,另一个在庐阳,都在等着酸枣联盟发现自己是冠军。结果酸枣联盟里的那帮人不去庐阳找袁术,却去找袁绍(因为袁绍比较近),让袁术很生气!

为什么?因为名气,两人都出生在汝南,打成平手。但若论职位,袁术是率领虎贲军的后将军,袁绍只是渤海郡太守,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如果再来说他们的出身,袁术是次子,袁绍是妾,是养子,所以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身份差距。

现在袁绍是老大,这在袁术看来,是无法忍受的!为什么家奴可以成为盟友?!这件事也因此成为了两兄弟的隔膜,而且这种隔膜一辈子都没有消除。

过了一段时间,董卓听说二袁反董,就点了北京袁家几十口人!袁绍作为领袖大人,不能踏出一步,身在河内。袁术计燕在庐阳,毕竟他是袁家的帝子!怎样才能阻止杀父之仇?!

于是袁术摆摆手:"给老子打电话!"

袁术派谁去打董卓?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江东猛虎孙坚。

孙坚得到命令后,高空攻入洛阳,半路为关羽斩首华雄。董卓吓坏了,先派汉献帝去长安。临行前,他到处搜刮金银珠宝,不仅把东汉皇室的祖坟全部挖了出来,还放火烧了洛阳城。

当袁术和孙坚到达洛阳时,整个城市都被夷为平地。不得已,袁术和孙坚只好退出。不过在他们撤走之前,把东汉的墓给铲平了,这是好事。

袁术出兵洛阳,赶走了董卓,铲平了被董卓祸害的历代始皇帝黄陵,使他在当时士族眼中赢得赞誉。

反观袁绍领导的酸枣这边,大鱼大肉,夜夜有罢。没有人会去讨伐董卓。曹操和鲍欣看不下去了,就去追董卓。结果他们被徐荣修理后老实了。然后,枣树联盟吃完了口粮,总督们回家了。袁绍回去后,打败了冀州刺史韩复,占领了冀州,但仍然没有复兴汉朝的行动。

他们一看,老大袁绍也太丧气了吧?对外战争外行,对内战争内行,无力修理董卓,欺负自己人?分手吧。不要和他混在一起。(曹操仍与袁绍结盟)

袁绍见大家都不理他,就想出了一个很讨厌的主意:说远在长安的汉献帝刘协不是汉灵帝的儿子,他的帝王程序不正确。所以他想让幽州刺史刘玉再次当皇帝。又以刘玉为皇帝,封天子为使诸侯。这个想法还是很有创意的,但问题是刘玉本人并不同意。

为什么不说好呢?因为刘玉知道袁绍立他为皇帝,而他是一个傀儡。袁绍若成功,大汉将危矣!而刘玉当过完颜政,他知道汉献帝是汉灵帝的儿子。做柳家皇帝的不是袁绍。于是刘玉毅然谢绝了袁绍的"商誉"说他对当皇帝不感兴趣。

既然刘玉不想做,袁绍也就不再坚持。可是远在南阳的袁术听说了这件事,那意见大大失望!袁术认为董卓因为废帝被称为汉奸。现在袁绍来了,你和董卓有什么区别?另外,我要做傀儡皇帝,就得做!袁绍是谁?我为什么要听你的?所以正因为如此,兄弟俩的矛盾开始激化。

现在矛盾激化了,战争不可避免。

袁绍首推。出兵豫州,与孙坚争夺地盘(孙坚被袁术引为豫州刺史)。袁术派兵增援孙坚,与袁绍有仇的公孙瓒也派了他的堂兄公孙越参战。结果公孙越被袁绍打败,自杀身亡。

于是公孙瓒怒了,拉着陶谦和袁术一起组成了袁术-公孙瓒-陶谦联盟,共同对付最强大的袁绍。袁绍也不是吃素的。还派人抓捕曹操、刘表,组成袁绍-曹操-刘表联盟,与公孙瓒联盟开战。

这场混战的结果是:

袁绍打败公孙瓒,刘表打败孙坚;袁术被曹操、刘表夹击,兵败淮南;然后曹操掉头打了陶谦,乘黄巾军在兖州大闹,杀了兖州刺史,进了兖州。后来,孙坚被箭射死,陶谦被吓死,整个公孙瓒联盟彻底失败。

隆巴迪联盟赢了!刘表牢牢守住了荆州,曹操也牢牢守住了兖州,留下袁绍,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为曹操后来灭袁氏兄弟奠定了基础。

至于袁绍和袁术,混战之后彻底分手,视对方为死敌。不可能相救,这辈子也不可能相救。

紧接着上面的文章,袁术战败后不甘心。很快复仇的机会来了。因为曹操在兖州被黄巾军杀了,所以暂时进入兖州。所以他的兖州刺史自立门户,朝廷不承认。后来朝廷派了一个叫晋商的人到兖州当刺史,被曹操赶走了。晋商不能赴任,跑到淮南向袁术告状。

袁殊心想,多好的机会啊!没有理由和曹操算账!于是袁术调和了匈奴单于于夫罗和兖州的黑山贼,在刘晨一起杀了他们。与此同时,徐州的老盟友陶谦也开始进攻曹操。当时曹操四面受敌,被打得落花流水。

但曹操毕竟是曹操。他先杀了入侵布拉克山的小偷,然后用反手给了陶谦一个教训。最后集中兵力猛攻袁术,袁术被曹操骂了一顿。从兖州出发,被曹操追杀,最后为了逃避追捕,跑到扬州九江县。

备注:曹操在进攻、袁术的时候,吕布在兖州进攻曹,导致曹操的后路被切断,不得不放弃对袁术、陶谦的追击,回归吕布。其实这一战在《三国演义》里是很有名的,但小说重点是刘备救徐州和陶谦三让徐州。故意忽略了这一战本来就是袁术和陶谦挑起的,曹操只是被动对抗。

袁把送到扬州后,他不敢再招惹曹操。然后老老实实把九江县和庐江县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沉寂一年后,袁术又开始向外扩张。他先是向南扩张孙策,转战江东;他带领自己的军队向北扩张,初步制定了两个目标:曹操或者刘备。

袁术经过盘算,认为打曹操没有把握,那就打徐州吧。此时的徐州,陶谦病死,刘备刚刚拿下徐州。袁术来打徐州,刘备集中兵力作战。但没想到曹操在兖州得到吕布,把吕布赶到徐州。刘备陷入腹背受敌,失去徐州。

刚刚照顾吕布的曹操看到了,哇!袁术,刘备,吕布在徐州狗咬狗!于是曹操马上攻打禹州,除去袁术在禹州的影响,成功控制了禹州。偏偏这个时候汉献帝回到洛阳,曹操直接把天子迎到了禹州的徐县,开始了他祭祀天子以免做大臣的计划。

袁术和吕布打败刘备后,吕布占据了大半个徐州,袁过得很忙。而且因为曹操占领了禹州,他的地盘大大缩小了。汉献帝也跟着曹操跑了。他用竹篮打水空一无所获。袁术刷了刷胡子,天子没了,我自己当皇帝!

建安二年(197年),也就是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的第二年,袁术在淮南称帝。

按常理来说,袁术如此狂妄,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被诸侯打一顿吧?非常抱歉!他称帝后,没有诸侯来打他。袁绍在幽州忙着打公孙瓒;曹操在宛县忙着打张绣,还瞄上了他漂亮的嫂子。刘备老巢在小沛,难以自保;刘表对曹操攻打南阳感到震惊,没有在意。

唯一稍微动了一点心的是吕布,他在两淮劫掠之后派兵逃跑,因为袁术有先占徐州的想法。

袁术一看,老子称帝,诸侯不响应。这和不宣示自己有区别吗?于是袁术怒刷存在感,调兵攻打禹州。当时,曹操被张绣打了个措手不及,因为他迷恋张绣的嫂子,甚至他的长子曹昂也死了。曹操急忙返回许都。曹操回来的时候发现府内更加混乱,半个豫州几乎被袁术占领了!

曹操一看,怒了!好你个袁叔,我不惹你,你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打我。这次不打死你,我就不姓曹了!

于是曹操安排重兵反攻袁术,同时以皇帝的名义册封江东孙策,以便起兵在江东反攻袁术。其实孙策早就想独立了,只是没有合理的借口,但天子诏令来了,也就是没有顾虑。

袁术见孙策叛变,赶紧回军,催江东山月作乱,反击孙策。袁术走了,留下一群兵士和螃蟹在豫州。这些人自然被曹操的秋风一扫而空。

打退袁术后,曹操没有再追究,因为他还在想着张绣的嫂子。于是曹操又掉转枪头,向南阳进发。至于袁术,在豫州失守的同时,又失去了江东,是实力的极大损失。

袁术很生气,但他就是死了。

公元199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袁绍固定公孙瓒,统一河北;第二,曹操在搞定张绣和吕布之后,基本统一了河南。北方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决战不可避免。

在曹操集团内部,存在着先打袁绍还是先打袁术的争议。最后袁术的意见占了上风,袁术的死讯来了。

那么袁术在做什么呢?他在建安吃了两年大亏后,又遭遇大旱大饥荒,淮南与淮南之间,食人的悲剧随处可见。而袁术却不愿意拯救饥民,导致人心惶惶。后来袁术部将反叛陈岚、雷波,进一步削弱了袁术的实力。当曹操向他进攻时,他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最后,袁术仓皇出逃,投靠了背叛他的雷波和陈岚。结果雷波断然拒绝,将袁术驱逐出境。

袁术绝望的时候,终于想起了袁绍。他派人告诉袁绍,可以把皇帝号还给袁绍,自己归顺他。袁绍看到曾自称家奴的袁术也有今天,于是同意收袁术。让他先去青州,打算等袁术到了之后再羞辱他!

不料在去青州的路上,袁绍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拦住了。袁术日子不好过,只好回到寿春,最后在寿春吐血而亡。

袁术死后不久,刘备反叛曹操,被曹操镇压。曹操进攻刘备之前,袁绍就已经打算建军,但是因为儿子早逝,袁绍太过伤心,把建军日期往后推了。这让曹操很容易就摆平了刘备,彻底平定了河南诸侯。而几乎与此同时,孙策遇刺身亡。袁绍本打算和孙策联合进攻曹操,但由于孙策不在了,只好自己发兵讨伐曹操。这就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场战争——官渡之战。

纵观袁术、袁绍和曹操的混战史,其实可以发现曹操和袁术的战争是袁氏兄弟对立的衍生品。早期袁术势力强大,而曹操只是袁绍联盟中的一个小势力,曹操的势力非常有限。所以在曹操和袁术的战争中,袁绍懒得管袁术。袁绍甚至恨不得曹操杀了袁术,省得他打袁术。

然而曹操却受限于自己的实力。每次面对袁术,都是以保地盘、驱敌为目的。从来没有,也没有实力动摇袁术的根基。所以袁绍没有想到曹操能杀袁术,他也没必要救袁术。

袁术和袁绍才意识到曹操的威胁,直到曹操基本攻陷河南。但是袁术还是不想和袁绍联手。毕竟他们有矛盾。既然袁术不想联合自己,袁绍自然也无所谓。后来袁术彻底崩溃,对袁绍卑躬屈膝。袁绍想了想,打算收留他,却不想养他。这说明袁绍对袁术有很深的恶感,他可以救你一命,但不能称王。

所以说到底,袁绍没有救袁术。本质上是两个人矛盾太深,都想让对方死。至于联合对抗曹操,那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除非两兄弟能再投胎一次,否则估计要正视曹操,联合起来打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