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粮食够唐朝吃年是真的吗(隋朝的粮食保存了多久)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7 03:39

说起古代的粮食,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的粮食都很重要,是保证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全的资本。人民吃不好,必然会造反。但是,隋朝灭亡后剩下的粮食足够唐朝吃50年的传说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

简单来说,不是真的,只是唐太宗的一个说法。

隋朝留下的

粮食够吃50年的说法并不是杜撰出来的,而是有明文记载的,但这种记载并不是为了赞美隋朝,相反是为了指出隋朝的错误。

《贞观显贵卷八辩兴亡》载:贞观二年,唐太宗召黄门侍郎王爵:"隋炀帝开十四年,天下大旱,很多人挨饿。当时仓库爆满,却不准发放救济品,百姓被迫一个一个吃粮食。隋文不怜民,惜仓。与年底相比,可能会持续50年或60年。炀帝就是靠这点财富,所以奢侈无道,导致了他的灭亡。"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治史书,集中体现了唐太宗及其大臣们的统治思想,而这些思想很多都是踩着隋朝的尸体提出来的,也就是历史教科书上说的"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至此,唐太宗既指责隋文帝,又指责隋朝的杨迪,说隋朝的粮食够吃50年,不是赞扬文帝留下的粮食,而是指责文帝"爱惜仓库而不怜悯人民",杨迪皇帝"依靠这种丰富,没有办法奢侈",然后引申出自己的论点:"谁管理国家,服务是积累在人,而不是积累在它的仓库。"

虽然这只是唐太宗自己做的一个估计,50年可能是极度夸张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说说唐朝是不是吃了隋朝的粮食。

从技术操作上来说,隋文帝不可能把粮食保存一辈子到唐朝,因为保质期没那么长。

结合上下文,所谓去年是指隋文帝的最后一年。我们就以文帝驾崩的仁寿四年(604)为标准。此时距离隋朝灭亡还有14年,但隋唐粮食的保质期只有3-9年。

《天盛令》所附唐令:入库者,供养九年;水稻和杂交枝五年。在潮湿的地方,粟枝下了五年;水稻和杂交枝三年。

当然,如果隋朝能经常更新仓库里的粮食,自然能保证粮食永不腐烂,以至于能吃50年甚至更久。但问题是,这么多粮食本身就是不爱民的文帝积攒下来的。如果杨迪皇帝想在保持食物完好甚至更多的情况下挥霍,他只能更加疯狂地寻找人民。

结果是大量的人无法生存,然后揭竿而起,继续种田领粮的人越来越少,隋朝能领粮的就更少了。

《子同治鉴》载:今(大业十二年),民累,府储空竭,贼起,禁将不行。

起义军逐渐壮大的时候,也打起了隋朝粮仓的主意。毕竟,没有比分发食物更能聚集人心,扩大队伍的方法了。

据《子同治鉴》记载,基本上,那些有名字的精壮男子都这样做过。

薛举:监县官,开仓赈济。

刘武洲:所以我开了一个仓库,帮助饥饿的人。

罗毅:就是发财宝给士兵,开粮仓救济贫困。

李渊:去永丰仓为军队效力,开仓库救济饥民。

石密:开仓取民,老弱俱担,路各归其主。

经历了杨迪的磨难和各路义军的开仓,文帝留下的粮食绝对不多,更不用说唐朝统一后的几年了。这期间即使有粮食,也支撑不了唐朝太久。唐朝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取得后来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