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的昆仑山和现在的昆仑山一样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7 02:00

在许多古老的神话中,我们会听到一个非常神秘的词,它有着自己的童话效果"昆仑山"。在各种神话中,昆仑山是神仙的代表。如果真的有昆仑派,那么这个帮派一定是作品中最厉害的门派。但是,这个神话中的昆仑山和我们现在地图上的昆仑山是一样的吗?古昆仑山在哪里?

1.昆仑山是一座幻山。

昆仑山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原先秦到汉代的古籍中的时候,它不仅仅代表一座山,更表达了一种浩瀚而遥远的幻想空室——它诞生了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大的体系:昆仑神话。

在昆仑神话中,最壮丽的情节来自先秦经典《穆传说》:西行,登上昆仑山,进入西王母的王国,在瑶池受到西王母的款待。他们喝了一杯,有说有笑,约好下次见面。

作为古代神话代表作的《山海经》和《淮南子》,在几个篇章中反复叙述昆仑。在这些叙述中,昆仑被描述为中国西部最高最大的山,地上的神的首都,它被几条大河环绕着。山上住着很多神和神,其中最尊贵的黄帝就住在昆仑最高级别的增城。城内建筑华丽,每一扇大门都有九头开悟兽把守。山上的一切,尤其是玉石,瑰丽多变,草木泉水,能使人长生不老...

不仅轩辕黄帝、西王母,中国神话体系中的、共工、禹,甚至三苗、楚的祖先都与昆仑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这个围绕昆仑山的幻想空房间经年累月建立起来,并且日益复杂庞大的时候,所有的读者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昆仑山在哪里?

此刻,我正坐在西昆仑的三座山峰下,静静的卡拉库里湖边,看着穆斯塔格的影子倒映在湖面上。昆仑山在哪里?

有人说中国的昆仑山和奥林匹斯山是同一座圣山,是神话体系的发源地。不是这样的。人们知道奥林匹斯山在哪里,但中国神话中的昆仑山从未真正找到过。

两千多年来,人们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人络绎不绝。直到当代,仍有无数人致力于此。他们搜遍了所有记载昆仑山的古籍,仔细研究了其中记载的山川的每一个微小特征和古人的考证记录,与中国无数的山川对应,给出了无限复杂的答案。太行山,鄂尔多斯北缘的山,祁连山和青海黄河源头的山,现在的昆仑山,都曾在答案之列。甚至有人说卡拉库里湖就是书中记载的西王母的瑶池!

这些回答和争论,就像卡拉库里湖上飘荡的各种细声,永远无法穿透这永恒的寂静。

人们在多变的答案中达成的唯一认知默契,几乎就是to "无解"妥协:神话空存在于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地理毕竟不是一个级别的问题。即使在现实的山川中偶尔重叠,现实也无法解释神话中的神秘幻想——那些幻想只是古人用想象表达已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昆仑山是一座幻山。

2.地图上的昆仑山

神话和现实世界真的有这么大的差距吗?如果这个鸿沟无法弥合,那么现实中就不应该有昆仑山。然而,此刻,我正坐在一座名为"昆仑"在山里。一定有办法让人们逃离神话的复杂幻想,进入现实世界。

关于昆仑山的幻术,如果换一种提问方式,或许会成为一种解决方案。

神话诞生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作家对周边地理的认知范围有多大?如果能知道他们的认知边界,昆仑山就会出现在这个边界之内。

太行山,鄂尔多斯北缘的山,祁连山...黄河流域附近的这些山可以作为答案,因为后人认为,在先秦时代,如果穆(周穆王)真的四处游历,从当时的交通状况和他的行动能力来看,他涉足的范围极其有限,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游历。所以他爬的昆仑山不会太远,西王母也是黄河流域附近部落首领的化身。

如果"穆田字四处游历"是虚构的故事,书中记录的地理场景会来自于当时世界对周围地理的认知——也许是作者实际去过的地方,更多的内容会来自于周围人的口口相传——曾经借助"口碑"这个认知边界会变得模糊,很可能会远远超出黄河流域。比如,当时人们听说在遥远的西部,有一座建筑叫"昆仑"我们那座产玉的山是很多河流的源头,但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在那个地理知识口碑相传的时代,需要有人从神话传说和书本考证中走出去,去真实而丰富的西部看一看。

真的有这样的人。

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通常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凿子空西域"。这是张倩。

公元前2世纪,汉朝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大量的知识和产品,以至于当时人们对西方的认知边界直接从玉门关跨过中亚,到了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张骞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外部世界,除此之外,他还带回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东西:昆仑山。

张骞找到神话中的昆仑山了吗?这个过程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有大致的描述:"汉朝造穷河源,河源来自于阗。其山满玉,收之。古书记载皇帝,名河出山,名昆仑云。"——张骞追溯黄河源头,发现于阗附近有座山(这是张骞的一个错误,黄河真正的源头不在这里,但这个错误无关紧要),玉就产在这座山上。据古籍记载,汉武帝将此山命名为"昆仑"。从此,昆仑山正式出现在中国地图上。

此时此刻,我所在的山就是汉朝皇帝刘彻命名的昆仑山。

3."昆仑山"这个名字是从哪里来的?

抛开神话和幻想不谈,这座被刘彻命名的山是不是以前人们在有限的地理认知中听说过的昆仑山?

很久以前就发现"昆仑"“二”这个词不是中文词,而是一个外来词的音译。所以,喜欢"祁连"出自匈奴语,"Mustag "像柯尔克孜族,"昆仑"“昆仑山”这个词,应该是来自居住在真正昆仑山附近的民族给这座山起的名字。传到黄河流域很久了,汉人听到了这座山的名字,就写在古籍里。

由于在先秦时期,汉人就已经听说过这个译名,所以这个名为昆仑的族群甚至比后来出现的匈奴还要古老。

是什么民族?他们住在哪座山附近?"博王侯"张骞的时代离先秦时代不远了。他凿空西域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个族群,路过真正的昆仑山?

如果你把这个问题问给汉朝的对手匈奴,答案很可能就出来了。张倩只是没问。这不是他关心的,更不是他对抗匈奴时的任务。

我不知道昆仑山在哪里,是因为人们对玉门关外的世界太陌生了。因为这个"不熟悉"只有昆仑山被一次次渲染,直到变成脱离现实的巨大想象空,昆仑神话体系才能完成。

2000多年后,一些当代学者在对古代语言片段的拼凑和比较中,得出了一个不起眼的结论:我们一直以为"祁连山"名字来源于匈奴语,意思是天山,其实不是。"祁连"“二字”一词大概来源于更古老的语言,后来被匈奴人用在匈奴语中,再翻译成汉语。在古代语言中,"祁连"用"昆仑"是同一个词,即"山"的含义。

无尽的昆仑猜想就像一个漫长的夜晚,似乎有一个明亮的缺口。如果这个微小的结论能够被证实,那么,2000多年来,大约"昆仑山"无数的疑惑和猜测,会有一个巨大的反转——昆仑不是特定的山,在一个古老的西方语言里,所有的山都叫"昆仑"。

上帝的地方隐藏在中原人瑰丽多彩的想象世界里,真正的昆仑山和真正的西部世界开始在人们生活的土地上浮现。

这种被证实的语言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东北语。

弓音是一种早已消失的语言。直到20世纪初,学者们才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考古中发现了用弓音书写的文献,并进行了整理。使用弓音的民族分布在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的库车、焉耆、龟兹、楼兰、吐鲁番。这片广大的地区,通过张骞西行后,进入了中原人的认知领域,被称为"西域"。

在使用东北的民族中,在中原最为人熟知的是大月氏。寻找大月氏才是促使张骞刻空西域的真正目的。

先秦时期,越人游牧在河西走廊西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这是《穆传》写的时候——被崛起的匈奴赶走,被迫长期西迁。匈奴人随后取代越人接管了祁连山,离开的越人大多沿天山南麓西行。几经波折,两次西迁,最终定居在帕米尔高原西部和中亚的河间地区。西迁的越人,后来被称为大越人;留下的少数任玥人被称为小月人。

与此同时,汉朝受到崛起的匈奴的威胁,于是试图找到被匈奴打走的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导致了张骞的西游。等到张骞找到大月氏的时候,以前的游牧民族已经定居在帕米尔高原西部和阿姆河肥沃的土地上,不愿意卷入对匈奴的战争。张骞西进的外交目的没有达到。

然而,张骞的《西游记》却在两千多年后的70年代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这个名字同时照亮了东西方的历史和文明,它将被长期使用。在一本叫《中国》的书中,他把这条路叫做"丝绸之路"。

4.丝绸之路

事实上,真正的"丝绸之路"它既不是一条有起点和终点,有经过的非常准确的路,也不是从张骞开始就有人走过的路。相反,它是一条古老而广阔的通道,许多分支交叉延伸,步行者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时代条件选择道路。

在张骞之前,最早的东西向道路是从北方草原开始的。"草原就像一片未开垦的海洋,无法为定居的人类提供生存条件,但却比耕地为出行和交通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描述过草原为交通运输提供的便利。与农耕民族的自给自足相比,游牧部落有相当数量的生存所需物品,如食物或纺织品,需要与定居社会进行交换。于是,早期的贸易活动就诞生在游牧部落的迁徙路上。早在汉代以前,活跃在蒙古草原、南俄草原、中亚和西亚北部的斯基台人就在游牧过程中开辟了草原之路。这条宽阔的欧亚草原走廊,东至大兴安岭,西至黑海草原。

但是,在中国的古籍中,"草原"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比"描述了西部地区。翰海""流沙"甚至后来,这是因为在作为文明中心的黄河流域,中原人的视野并没有随着北方游牧部落的视野而扩大,而是直到张骞时代才向西延伸。在张骞之前,中原的产品已经出现在西域的道路上。在"凿子空西域"之后,除了作家的记录范围开始扩大,东西通道上也出现了一批专职从事商业贸易的人。当这群人开始行走的时候,丝绸之路正式连接了东西方的文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