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白银稀缺为何会将白银货币化?(中国古代白银是不是被大量使用)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6 23:26

说到白银,大家都知道,古代是用来买卖的,所以是货币,但是这种白银是非常稀缺的,所以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古人要把白银这种稀缺的东西货币化呢?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分析一下!

银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古代被用作货币。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用银子

付账的场景。中国古代的白银其实是相当匮乏的,无论是开采技术还是流通都比较落后。明朝以前,白银虽然是一种财产,但没有大规模流通,一般用于民间经济往来。直到明朝,白银才作为货币在市场上广泛使用。那么,明朝为什么要将白银货币化呢?简单来说,主要是因为商品贸易足够发达。

朱元璋刚当皇帝的时候,为了保国内稳定,下令限制采银量。后来朝廷觉得国内环境逐渐稳定,于是下令重新开采白银。由于国内白银储量稀缺,明朝本身并没有大量开采白银。所以明初和其他朝代基本一样,不具备白银货币化的条件。永乐皇帝上台后,国内经济进一步发展,开始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在此期间,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使节来到明朝与当地人进行贸易。

进入16世纪后,葡萄牙用武力征服了美洲,在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金银。不久之后,一些葡萄牙人漂洋过海来到明朝,与中国人做生意。这一时期,葡萄牙人用大量金银购买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因此,明代白银储备大大增加,为白银货币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嘉靖皇帝在位时,明朝与世界各国的贸易额又增加了。此时明朝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日本。

从16世纪40年代起,日本开始与明朝进行贸易。在那个时候,日本人和葡萄牙人一样,从事金银贸易。除了正规贸易,日本和明朝也有一些走私贸易。一些明朝商人,带着丝绸之类的钱,设法偷渡到日本进行贸易,然后带着银子回国。还有一些商人直接走私铜币。他们看到这两个国家的铜和银之间存在一些汇兑差额,认为这是有利可图的。于是我带着铜钱去日本换银,回来后又因地制宜换了更多的铜钱。

据《明代白银货币化》记载,从1540年到1644年,这100年间至少有7500吨白银流入明朝。这一时期,除了日本和葡萄牙,西班牙也在和明朝做生意。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西班牙人占领吕宋岛(菲律宾),他们与明朝保持贸易往来,用金银交换丝绸、茶叶等产品。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华侨参与其中,他们经常带着当地的产品去吕宋岛与西班牙人进行贸易。

美国作家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写道:16、17世纪,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白银因为商业贸易而流入明朝。换句话说,在欧洲国家发展起来之前,亚洲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到了明代,因为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钱币的短缺,使得白银货币化成为可能。明朝刚建立的时候,颁布了一种"吴鸿宝超"为了保护这种货币,朝廷甚至公开下令禁止百姓"金银贸易"。

可惜洪武宝钞发行后,很快贬值。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顾法院的禁令,继续用金银作为财产进行交易,白银交易也越来越频繁。商人在交易时也会尽量选择黄金和白银。最后连官员都开始用金银收税了。朝廷深知白银货币化是大势所趋,无奈接受这一现实。"一个鞭法"实行后,朝廷也开始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用白银支付宗室和官员的薪水。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朝廷正式下令将白银作为货币,铜币降级为辅助货币。

参考资料:《明会典·明代白银货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