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为何被称为坡仙(为什么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6 15:00

苏东坡本名苏轼,但有多个别名,如苏文忠、苏雨菊等。其实很多人都叫苏轼"婆仙",这个"婆仙"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和苏东坡与道家的联系有关。苏东坡62岁时,被流放到海南儋州。再次回到朝廷后,被任命为成都玉局观的推广,苏轼和玉局观恰好有了不解之

缘。据说这里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讲学的地方。让我们来谈谈这个"婆仙"让我们来看看背后的故事。

1、玉局观言情

从道家的观点来看,万物皆有定数。苏东坡与道教之间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缘,他的人生沉浮总是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眼里,成都玉局观是儿子苏轼和苏辙人生的起点。

苏洵19岁时娶了眉山财主程的女儿,婚后没有男孩。天盛(1030)年,二十二岁的苏洵来到成都玉器局。苏洵在一个道士不干预占卜占卜的摊位上看到了一个美男子的画像。五虎子对他说:"这是张喜安,她希望有一个孩子,并且有求必应。"于是苏洵用她随身佩戴的玉环买了一幅张喜安的画像。苏洵回家后,每天都崇拜张喜安的遗像,后来他甚至有了一系列幸福的孩子。(苏洵为张喜安画像题词)。苏洵把苏轼和苏辙兄弟的出生归功于成都玉局和张喜安,还写文章宣扬自己的经历,要求后人尊重张喜安。

《眉山县志》注解说:"张喜安,唐代眉山人,号张元孝。他师从陆,后居邛崃,在那里他崇尚真理。相传观中有石像,求嗣者当祈祷。这是苏洵在李青八年(1048)写的。"。原来这位神仙是唐朝眉山人张元孝。据说他成仙后,经常用弹弓打恶灵"天狗",为人们消灾避祸,保佑天下生儿育女。

张元孝是唐代眉山人。他对家乡特别照顾,立即护送苏轼、苏辙到眉山苏家"文曲星"古人的迷信是可以理解的。连知识分子都对荀深信不疑、敬畏和感激,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2.苏东坡的启蒙老师

中国的道教发源于巴蜀地区,正是在这片温暖湿润的土地上,道教找到了最适宜生长发育的土壤。北宋时期的眉山乃至四川,道教氛围十分浓厚,道教观点遍布城乡。这些道观不仅是人们祭祀神灵、安放神灵的场所,还具有解脱和教育的功能。

《东坡道士张》载:"我八岁上小学,师从道士张。男生几百个,老师只叫我和陈太初。最开始,眉山市一口井的儿子也出生了。"天清观是苏东坡的小学,有几百个学生,规模挺大的。苏辙在《龙川简史》中也说:"给年轻人一个在农村生活的机会,向他们的孩子学习赞美天空"。没想到,两位大文豪的启蒙老师竟然是个道士。

张,不详。苏东坡关于李伯祥的诗的叙述:"眉山矮道士李伯祥爱好诗歌,诗风不高,常有奇词。项波与简毅交谈,感叹道:“这位先生也是一个高尚的人。”不知道它是怎么知道的。"。小时候,苏东坡就对李伯祥这个短小的道士印象深刻。李伯祥一看到苏东坡这个孩子,就说他是"高尚的人",真是别出心裁的眼光。

苏东坡确实是张的"高尚的人"没有苏东坡,谁知道张是谁?张对苏东坡要求严格,精心栽培,颇欣赏苏东坡的聪明。苏东坡也对他的老师念念不忘。当他年老时,当他流亡在海南岛时,苏东坡梦见他将回到天清寺,听张老师解释道教经典《老子》:"神秘而玄妙,万奇之门。"(苏轼《妙堂记》)。

李青三年(1043年),朝廷开始"庆黎新政"变法后,苏东坡被父母送到天庆观读书。少年时期的苏东坡,求知若渴,总喜欢刨根问底。

有一天,的朋友张从北京带来了诗人石碣写的赞美李朝繁荣的诗。苏东坡从旁窥视,好奇地问张先生,诗中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张对说: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苏东坡答道:"如果他们是天上的神,我不敢知道。既然是人,为什么不知道?"苏东坡的回答使张对刮目相看。他给苏东坡详细讲解了圣德诗,称赞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是人民中的英雄,并勉励苏东坡以他们为榜样,学习技艺,将来报效国家。

苏东坡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王先生说的话,但他的脑海里从此树立了一个忠诚报国的远大志向。可以说,正是由于张的正确引导,才成就了苏东坡日后的丰功伟绩。

3.痴迷道教

遭遇"乌台诗案"遭受重创后,元丰三年(1080),被贬黄州的苏东坡痴迷佛教,寻求精神寄托,以逃避新党的监视和迫害。他致力于修道,甚至痴迷于道术和道教。

元丰六年(1083年)五月,苏东坡在黄州临高阁南岸建三宅,名为"南塘",并有《南堂》一诗纪念。诗中云:"暮年,视力还在,有病未偷发。佯写小字,开幽室养朱砂。"苏东坡四十六岁,说自己"老年"其实是指其心灰意冷的情况。他处在一个机警、头发浓密、精力充沛的时代,却不得不躲在僻静的房间里,专心修道,靠炼朱砂来打发美好时光。结果苏东坡另起炉灶,痴迷丹道修行,一发不可收拾。

苏东坡闭关修行,期间写了《杨丹记》、《吟》等书,详细介绍了两种炼丹术。这篇文章描述了他用人的尿液和乳汁炼丹的方法,真是不可思议。我不知道东坡是怎么得到这么离奇的养生秘诀的。

苏东坡在黄州的时候,有很多道士去拜访他,有的甚至直接给他丹药。丹砂也叫"朱砂"是一种红棕色、颜色鲜艳的矿石。丹砂是道教炼丹的重要材料之一。道士用丹砂配其他药物,用火炼成丹,然后服用。据说长期服用能让人神清气爽,长生不老。秦汉时期,道教开始提炼丹药。魏晋时期,文人服用丹药成为一种时尚,历代延续时间较长。

朱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有毒。但由于长生不老的巨大诱惑,即使吃了丹药中毒,也会被视为修成正果。绝望的人在往前冲,在后面追。明清时期甚至有好几个皇帝拿所谓的"灵丹妙药"导致中毒而死。

出于养生和道家修炼的需要,苏东坡开始大胆尝试炼制和服用丹药,到了晚年更是痴迷其中。邵圣元(1094年)六月,58岁的苏东坡被贬惠州(广东惠州)。惠州所在的罗浮山是苏东坡崇拜的炼丹师葛洪炼丹的地方。葛洪南去广州时,被刺史邓岳扣留,却止步于罗浮山炼丹。葛在罗浮山居住多年,游手好闲,著书立说。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我的生命在我不在,我将永生亿万年!",发出了震撼人心的丹道保健宣言。

根据传说,苏东坡和他的儿子苏果建造了一座"东坡山房"我以前在这里练过丹。苏东坡跟着葛洪,即使在梦里,也还在和葛洪谈炼丹。然而,炼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东坡工作努力,勤奋,但他总是不能锻造一个令人满意的"灵丹妙药"。虽然他写过《杨丹纪》、《殷论》、《龙虎铅汞论》等炼丹术文章,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

苏东坡把一个炼丹师的失败归结于他无法摆脱世俗的烦恼,意志薄弱。苏东坡急了,转身"获取单词"我的朋友。在《与刘一翁书》中,苏东坡请刘一翁传授道教秘方,并希望他慷慨赠予炼制的外国仙丹。苏东坡在信中为刘一翁举行师生礼,言辞诚恳,甚至到了磕头的地步。看到狂妄自大的苏东坡对道教和医学如此居高临下,真是让人惊讶!

仔细想一想,苏东坡晚年对丹道并不是那么痴迷,而是他对现实的逃避,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对坎坷命运的抗争。

4.为什么叫"婆仙"

公元1101年7月28日,郭靖元年,苏轼走完了66年的人生旅程,在长洲古塘桥旁的孙氏亭中辞世。苏轼临死前说:"我生而不恶,死而不倒。我小心翼翼不哭着去改变(打扰)。"。后人问他,却不回答,湛然死了。(苏辙《已故兄子詹端明墓志铭》)。据《庄子·大宗师》记载,小儿得病,一息而死。他的妻子突然大哭起来。黎姿问他,说:"骂,避!没有变化。"。相比之下,苏东坡生前的遗言和场景,与道家经典《庄子》中的相似。真人"子来病逝时的情景如出一辙,可见他深受道教影响。苏轼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常州人"在城市中哭泣"人们聚集在孙氏亭和东坡,为这位神童做最后的告别。

修仙是苏东坡晚年的梦想。苏东坡自称"因为他是翰林学士;玉堂仙";他流亡海南岛时,也自称"铁冠天桥"。苏东坡被尊为"被后人因晚年抬高成都玉局的看法。苏雨菊"、"玉局老"、"玉局翁"。苏东坡作为湖州画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被称为"玉局法"。

当然,成佛成仙只是假象,但苏东坡却多次被传说升天成仙。《东坡支林东坡升仙记》记载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是同年的好友"唐宋八大家"当其中一位曾巩死后,人们盛传苏东坡和他一起升天,并像唐代诗人李贺一样为玉帝写文章。就连宗申皇帝也相信这一点,并为此感到难过。后来苏东坡被贬海南,京城里盛传他得道了。之后乘小船入海,不归,只留一件平时爱穿在家的道袍。

苏东坡还活着,他被尊为"婆仙",就像"诗人仙子"李白被称为"陈"一样。苏东坡是继李白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人都可以说是来自道家的大作家。

可惜苏东坡生前被命运折磨,死后不得安宁。宋徽宗上台后,任命梁士诚、蔡京等奸臣打击元佑党员。苏东坡名誉扫地,文章书法被禁,后人处境十分悲惨。宋徽宗沉迷于道教,北宋末年道教盛行,达到顶峰。道教已经成为国教。正是利用宋徽宗对道教的迷信,一个道士巧妙地帮助了苏东坡。

据南宋张的《闺耳集》记载,有一天,在宝坻宫设道场祈福。一个道士跪倒了很久,向天呈上一张桌子,嘟囔了一句什么,很久才起身。宋徽宗问他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道士回答说,他在天上遇到了一个老朋友。宋徽宗问:那个仙女是谁?道士回答说:"即本朝苏轼也!"宋徽宗吓坏了。当然,朝廷会继续打击元佑党员,但怎么能得罪神仙苏轼呢?据说此后苏东坡的名声逐渐恢复,后代的待遇也有所提高。

相信苏东坡是"文曲星"宋徽宗不是唯一下凡的皇帝,后世很多皇帝都是苏东坡的崇拜者。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亲自追访苏东坡遗志,并专门在常州题匾"玉局言情"。山川胜景,因千古风流人物而增光添彩。所以被传说塑造成"婆仙"苏东坡更是可敬可佩,令人难忘。

【作者简介】刘勇,四川绵阳人,现为公务员,爱好写文史,出版过《文同故事》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