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真的很黑暗吗?(欧洲中世纪黑暗一千年历史)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6 11:39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极其黑暗的时期。人们愚昧无知,宗教迫害严重,瘟疫和杀戮无处不在。被视为古典文明和文艺复兴之间的间歇期,人类文明在这一千年里似乎陷入了停滞。所谓"黑暗的中世纪"这种印象主要是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留下的。文艺复

兴提倡理性,贬低宗教,主张向希腊罗马学习。以基督教为主的中世纪自然成为十字军东征的对象。此外,中世纪还遭遇了类似黑死病的世纪大灾难,导致欧洲人口锐减三分之一。这些可怕的自然灾害进一步巩固了人们对中世纪的认识"黑暗。认知。那么,中世纪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吗?我们先来看看中世纪的几大发明。

1.中世纪的伟大发明

首先是眼镜,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一个人的视力在40岁左右开始变差。在眼镜出现之前,那些需要好视力的精细工作,如抄写书籍、机械工匠、纺织工人等,不得不提前结束职业生涯,这对劳动力来说是巨大的浪费。眼镜的发明不仅延长了工匠的职业寿命,也延长了人们生活的阅读时间,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进步。

中世纪的另一项重要发明是机械钟。的确,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计时的传统,但古人主要是靠自然现象,比如中国的日晷,就是靠太阳的运动来计时的。但是这个定时器的缺点很明显。只能在晴天用。阴天或者晚上的时候就失去了计时功能。

但是机械钟不一样。机械钟平均划分时间,不受天气影响。从此,人们掌握了统一的计时法则,不再需要依靠大自然的帮助。机械钟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有了时间感。在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教堂的报时来了解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机械钟打破了教会对时间的垄断。更重要的是,机械钟使人的生产活动处于可控范围,对时间的管理也是劳动效率的开始。"时间就是金钱"这个概念也是在机械钟诞生之后产生的。

中国人都把这些发明当成小把戏。自从眼镜和机械钟在明朝被引入中国以来,它们并没有引起中国人的兴趣。它们一直被王公和权贵们占有,机械钟被视为富人的奢侈品和摆设。直到20世纪,机械钟才在普通人中普及。

当然,中世纪对西方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于这些发明,而在于其独特的社会形态。

2.国王和教会

罗马帝国的灭亡被认为是中世纪的开始。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绝对不会相信一千年后欧洲会领导世界。

这场战争摧毁了几乎所有的罗马文明遗产。农业和制造业遭到破坏,文学艺术衰落。如果你看看那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除了建筑,一切都蒙上了阴郁的色彩。与希腊和罗马相比,中世纪艺术几乎毫无生气。基督教主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创造的火花熄灭了。

罗马帝国之后,西欧陷入蛮族统治。当然,新的统治者并没有放弃重返大一统的梦想,他们也为此做出了努力。比如查理曼大帝,有着2.1米的巨人身材,是虔诚的基督徒。他能听懂日耳曼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他钦佩知识分子,并为他们提供庇护。

公元800年,查尔斯被教皇授予皇帝称号,成为欧洲名义上的统治者。不过请注意,查理是被教会授权登上皇帝宝座的。这与古罗马和中国的皇帝不同,他们是在没有第三方同意的情况下,在统治集团内部完成权力的转移。但查理的王位需要教皇的认可。这意味着在中世纪,世俗权力受到另一种力量的制约,那就是宗教。

虽然查理大帝的文学功底极好,但他的统治仍是昙花一现。他死后,这片辽阔的领土被他的后代瓜分了。数百年后,东西方教会分裂,西欧成为天主教世界,而as "正统"东正教搬到了东方。

天主教和东正教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与世俗权力的关系。作为古罗马的延续,东方的拜占庭帝国保留了罗马时代的制度和文化。在古罗马帝国,基督教是作为统治国家的工具而存在的。君士坦丁视基督教为国教,但他本人并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只是希望通过基督教来团结民众,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教会虽然改名了,但必须依附于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合法性。

拜占庭时期保留了这种依赖,君权凌驾于宗教权力之上,教会只能对君权形成有限的制约。

但是西欧的天主教不同。天主教面对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这里的统治者大多是野蛮人。他们没有能力建立像古罗马那样的超级帝国,只能求助于宗教。所以天主教在西欧的话语权更大,因为没有一个世俗国家可以统一欧洲,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所以天主教会可以居中调解,谁不听话,谁就拉拢一方,打压另一方。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教会的权力不是绝对的。教皇虽然享有权威,但他没有士兵,军队掌握在世俗国王手中。所以,君王并不总是顺从的。如果教会惹恼了他们,他们就会反目成仇,不认人。

国王和教会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关系。为了获得权力,前者必须得到后者的认可。但教会没有军事力量,要想镇压国王,只能和其他国家结盟,这些国家不得不向世俗力量屈服。就这样,宗教势力和王权互相利用,互相博弈,上演了无数悲喜剧。

3.欧洲的封建主义

你可能会说,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有点类似。教皇如周皇帝,各地君王如诸侯。周拥有法制,诸侯控制军队,诸侯利用周约束其他诸侯。

但实际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教会的权威是精神的,而不是世俗的。分封制和分封制之间,教会和国王之间没有关系。在周朝时代,人们认为"天下,是王之地,统领之地,是王之臣?"也就是说,诸侯即使对自己的土地拥有管辖权,名义上仍然属于周天子。

但欧洲人不相信这一点。神的国在天上,而地上的产权是由技术和运气决定的。这样,欧洲独特的封建制度就形成了。

封建主义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它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封建主义的产生源于罗马帝国霸权的衰落。事实上,没有一个统一的专制国家会奉行封建主义。秦朝灭亡后,项羽一度想复辟封建,但刘邦敏锐地意识到,大一统是历史大势,封建不利于长治久安。此后,中国一直朝着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

只有当一个地区的制度或法律不完善时,封建制度才会形成。封建主义本质上是群体对个人的依附。比如农民依附于地主,士兵依附于将军。在中世纪,主要体现在佃农和领主的关系上。

上帝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有大有小,最大的主是国王。领主有自己的军队和家臣,后者叫做"附庸"。诸侯也有土地,但这些土地不是世袭的,而是领主给的。诸侯拥有的土地称为"封地"。

只有土地能传给下一代贵族,才称得上"主"。诸侯与领主的关系一旦建立,就无法改变。旗手必须跪在上帝面前,发誓永远忠于他。作为回报,领主必须给封臣一块土地。

但是,诸侯与诸侯之间,并不是中国人所说的"君臣关系",在"君臣关系"在中国,我必须绝对服从你,你对我几乎没有义务。所谓"你想让我死,我就得死。"但是,诸侯与领主之间却不是这样。双方都有义务签订合同。封臣要为领主服务,主要包括服兵役和服劳役,还要定期给领主提供经济支持。领主必须为诸侯提供庇护,抵御外敌,充当诸侯之间的劳动仲裁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侯对领主的义务有点像现代国家的人民为了获得必要的公共服务而向政府纳税。双方除了隶属关系,还有买卖关系。

4.相互制约

欧洲为什么要实行封建主义?我之前说过,不是执政者想这么做,而是不得不这么做。欧洲没有一个国家拥有罗马帝国的实力,能够重新统一西方。然而,欧洲始终面临着蛮族入侵的威胁。出于安全考虑,欧洲人只能选择"抱团",在各自的领地形成一个紧凑的小单位。而且每一级领主之间的实力都是对等的。

封建主义的发展首先催生了"产权"这个概念。土地属于谁必须明确界定。在这种层层契约关系中,产权清晰是根本前提。其次,封建主义是除了教会权力之外,对世俗权力的第二种制衡。因为在封建制度下,权力高度分散,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力量。国王不能随便剥夺领主的土地,因为他的钱和兵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领主。如果主被逼急了,他们要建可不是闹着玩的。

当然,封建主义也引发过战争,就像中国的春秋战国。贵族们经常互相开战。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诸侯提供的兵力不断扩充军队,从而使战争升级。

虽然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封建主义,但其实很复杂。拿一个中世纪的城市来说,它可能是领主的领地,也可能是封臣的封地。封地的所有者包括国王或各种享有封号的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族长。这些族长可能是国王、主教、贵族或他们的封臣。甚至一个城市会成为其他城市的宗主。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封建关系,中世纪的城市获得了难得的自由空 gas。中世纪的欧洲城市高度自治,几乎堪比独立王国。

5.封建制度孕育了现代制度。

为什么欧洲城市不一样?因为它打破了农村人对地主的依赖。城市由商人和工匠主导,他们对土地和领主没有依赖性。而这座城市将会因为其发达的商业成为宗主国重要的税收来源。所以教派主要是想多征税,不得不和他们讨价还价,给他们参政的权利。后来被启蒙思想家谈到"市民阶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崛起的。

领主之间有竞争。领主要想壮大实力,就必须征收更多的税收,给予公民更大的政治参与权,这是后来民主制度的先例。

就此而言,封建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系统。从国王、贵族到平民,他们通过契约和交换建立了合作关系。当然,这样的关系不能保证一劳永逸,也没有童话那么美好。因为无论领主之间、诸侯与诸侯之间,还是贵族与平民之间,都有各自的利益,不断产生矛盾和冲突。基督教在其中起到了斡旋的作用,从而避免了欧洲陷入类似中国魏晋南北朝那样的血腥混战。

中世纪产生了许多现代制度。比如,市场经济是以产权保护为前提的。所以中世纪的商业精神比古罗马有了很大的进步,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他们甚至成为了城市的守护者。而且不必像中国的商人一样,总是对权力卑躬屈膝。

此外,封建主义也是自由主义的摇篮。因为它是一种基于契约的合作关系,它要求合伙人享有相对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而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培育了多元化的土壤。宗教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6.摘要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们可以从封建制度中看到后来资本主义制度的雏形。但本质上仍只是一种过渡。封建主义造成的解体不是人为追求的结果。就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参与竞争的企业都不希望自己的竞争对手生存。封建主义是竞争和妥协产生的,不是任何一方的主动选择。

虽然中世纪权力是分散的,但从长远来看,只有这些权力重新整合,欧洲才会再次强大,这也是现代国家的任务。

现代西方国家的建立,是在中世纪碎片化格局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一个碎片化的社会,形成一个动员力量强大、官民相互合作的社会。这不是使欧洲陷入东方世界的集权统治,而是对贵族或教会手中权力的有限剥夺。并通过统一的法律和统一的游戏规则(如民主投票、议会协商等。),双方可以在共同的制度框架下博弈。从此国家不再陷入频繁的内部纷争,而是成为一个整体。

可见,巨大的变化不是一次设计就能产生的,只能一点一点,循序渐进,修修补补,讨价还价。看似琐碎暗淡的中世纪,为现代西方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并不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催生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