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杀永历帝(吴三桂绞死永历帝后代)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6 09:00

吴三桂先是反明还清,后又揭竿而起反清。虽然他认为自己当时的部队比八旗强,但最后还是失败了。从吴三桂的两次行动可以发现,他并没有在家国面前立场坚定,而是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这就是吴三桂杀李咏的原因。所以后人自然不会对吴三桂有好的评价,他的失败

可以说已经注定。因为吴三桂扛着反清大旗的时候,很难说服大众。毕竟南明被他毁了。

1.吴三桂的失败。

因为吴三桂吊死了明朝皇帝李咏,所以他不可能反清"反清复明"这样的横幅。为什么?因为你吊死了明朝皇帝,但是你说你"反清复明"这不是开玩笑吗?

所以最后吴三桂当时提出的口号只有"反清"。而是因为只有"反清",那么这就说明吴三桂是在谋反,是一个地方诸侯在对抗中央政府。每个人都必须惩罚这种叛逆行为。所以清军灭吴三桂,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吴三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玩"驱逐鞑靼人"这样的口号就是把清军当成"鞑靼人",使用"华谊"以为领导人民,让人民臣服于他。但是,这种想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

一方面,"华谊"其实金国元以后,这种想法并不强烈。连朱元璋都认可元朝,说是正宗的王朝,是天命所归的王朝。那么说明少数民族也可以同一天出生。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可以在同一天得到承认。因为北方的少数民族可以在同一天得到承认。那么,清朝的爱新觉罗氏的儿子也可以认了。况且清朝的爱新觉罗氏做了几十年山海关皇帝,大部分人都认可他。现在再用这个横幅就没有说服力了。

另一方面,吴三桂早年投降清朝,当了几十年的大清大臣。现在吴三桂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大清大臣,他投降大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提什么"驱逐鞑靼人"口号,那不是挺可笑的吗?而且大家有目共睹,吴三桂造反是因为清政府要削藩,怕自己利益受损。要不是康熙皇帝削藩,吴三桂也不会做出这种事。

总之,吴三桂当时所有的宣传都是无效的。

然而,如果他没有绞死李咏皇帝。然后,吴三桂后来的造反,在宣传上就好了很多,也更有说服力了。

2.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李咏?

那么,当时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李咏呢?

其实吴三桂是一个很投机的人。他一直在算计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怎么最大化,怎么来。

但吴三桂计算的利益是眼前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在他现在的时刻,如何实现眼前利益的最大化,他都会去做,从来没有所谓的家国之义。

比如镇守山海关,他就考虑到李自成的军队肯定不是清军的对手。如果投降李自成,他马上就会成为清军重点打击的对象,李自成不会也不可能帮助他。因此,他毅然向清军投降。

当他抓住李咏时,他也考虑到了眼前的利益。吴三桂需要得到当时清政府的充分认可。只有清政府充分认可他,他才能在西南获得更多的利益,拥有更大的权力。所以,清政府虽然没有让吴三桂杀李咏,但吴三桂不仅杀了他,还残忍地用弓弦勒死了李咏。吴三桂这样做,是有意向清帝索要赏赐,显示他对清廷的忠心。

3.利益驱动

应该说,吴三桂的两次投机行为都达到了目的。第一个猜测让他成为了清朝的开国功臣,也让清政府心安理得的派吴三桂南下追击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第二次投机使吴三桂在西南获得了绝对的权力,他也被封为平西王。

吴三桂最后的反清显然是一种投机。他认为自己的实力足以和清政府抗衡。只要他们反清,最终就会取代清朝,统一全国。所以他会举反清大旗,造反。

只是他这次的推测明显是个错误。而他之所以犯错,其实都是前两次的猜测造成的。如果没有山海关前的叛乱,如果没有绞死李咏皇帝这种事。那么最后他在道德和舆论上会有很大的优势,会有更多的人追随他,站在他身后支持他。那样的话,他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可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还没到。这句话用在吴三桂身上最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