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不把李自成封王让他对抗清军呢(崇祯为什么打不过李自成)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6 07:26

明朝最后一刻,有两股势力,一个是李自成,一个是满清。其实对于李自成来说,他可以帮助明朝对付清军,而且如果他加入进来,也许明朝可能不会死的这么快,但是崇祯宁死也不会答应李自成的称王请求。为什么,是什么让崇祯把它看得比亡国还重?他为什么不去拉拢

李自成?

1.1644年,李自成的部队发动大规模讨伐,欲灭明朝。侵略军摧毁京畿附近的防御工事后,基本完成了对北京的围攻。

然而,令后世许多人惊讶的是,李自成向崇祯皇帝提出了一个善意的和平条件:王闯本人不愿意推翻明朝。只要崇祯封他为异姓王,掌管陕西疆域,他愿意出关为明朝灭满。当然,崇祯皇帝在战争中也需要为庄王的军队买单!

但是,穷途末路的崇祯当即否决了这个方案。最终,无兵可用的裸帝只能在无处可逃的窘境中找到了歪脖子树。这种在现代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僵化,其实源于一直困扰崇祯本人的制度安逸和思维恶魔。

2.因为崇祯答应了李自成的要求,无异于瓦解了他苦心经营的皇权体系。同时,与李自成签订这样的联盟,有违崇祯的终身教育,更不符合他的政治形象和个人理念。

崇祯在历史上一直给人刚愎自用的印象,但这种表现并不完全取决于他自身的性格和禀赋。一直让他感到舒服的,是那个时代的等级观念,以及明朝开国后制定的祖宗法制。突破了这两个社会因素,崇祯无异于推翻了明朝赖以为生的权力框架和最终的话语解释权。

当李自成到达北京城下时,崇祯发现自己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整个国家的控制。除南方地区未受波及外,北方的山西、山东等地都在当地军政官员的带领下投靠了李自成。河南、山西也成为李自成的实际控制区。所以,如果崇祯在最后时刻来个结盟,那就等于承认了李自成的所有功绩。冲进部队就成了有玉玺的正式部队,舒舒服服地保留着取得的成果。

3.以北京士大夫为首的儒家集团早就被崇祯识破了。这些人对君主的忠诚完全建立在君主保护他们利益的能力上。在发现崇祯失控后,大量官员开始推卸责任,甚至勾搭外敌。整个京官团队不再与崇祯皇权紧密合作。

有一次崇祯自己也承认了李自成的存在。无异于告诉儒家集团,李自成才是有能力保护天下的人。其实这也是在承认自己的无能,和宣布明朝实际上已经彻底衰落没什么区别。

同时,李自成的诞生受到崇祯和士大夫的鄙视。虽然传闻他是西夏后裔,但在有记载的历史中,出身于李自成的家族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那个强调等级社会和男权伦理的年代,李自成的成功是上流社会惧怕的贱民反叛。如果要崇祯在最后时刻向贱民点头,自然一百个人也不会。那些依然忠于明朝的士人,也会对崇祯和任何明朝势力失去信心。这无异于宣布明朝帝国的解体。

4.最后,李自成在作乱的过程中杀了很多明朝的王公和宗室成员。这让崇祯很难放下成见,接受这种粗人阶层。因为这是又一次承认皇帝本人连同一系宗室成员都保护不了他。甚至换来一个继续活下去的局面,也会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中留下异常虚弱的名声。总是追逐名利的朱由检当然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当然,明朝建立以来一直强调的唯一中央制度也是束缚崇祯的重要因素。承认李自成为异姓王,无异于宣告明朝地方控制的崩溃。那么更多的农民军领袖和地方官员将在南方各地涌现,并从内部瓦解明朝中央集权的帝国统治。

所以崇祯即使面临死亡威胁,也不可能答应李自成的要求。而那些影响他的因素,恰恰是他一路频频使出诡计,将明朝推向绝境的原因。而那些在他之前一直在规划和强化这些礼仪制度的总设计师,可能早就遇到了这样的危机。但是除了集权+敛财,工作中应该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