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为何要远征高句丽?两国有何恩怨?(隋唐攻打高句丽的背景及过程)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5 11:00

杨迪曾在两年内三次征征高句丽,三次都亲自出马,可见其重视程度。然而,杨迪的第一次东征最终因战略失误而失败。第二次,因为杨玄感叛变,他退出了;第三次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唐朝时,唐太宗和唐高宗都对高句丽进行了远征,并最终成功消灭了高句丽和百济。

为什么隋唐不遗余力地消灭高句丽?两国到底有什么恩怨?让我们来看看吧。

高句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一个政权。自高句丽诞生以来,中原王朝一直在大规模进攻高句丽。从隋文帝开始,杨迪、唐太宗和唐高宗四位皇帝率军攻打高句丽。那么,隋唐时期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消灭高句丽呢?

高句丽是满洲历史悠久的古国,从公元前37年建国到公元668年灭亡,历时705年。但中原集中统一的封建王朝,200多年后总体还是不错的。可以说,高句丽历史悠久,民族基础深厚。

历史上,朝鲜早期并没有把渤海作为自己的国史,但高句丽一直被作为自己的国史,被命名为朝鲜三国时期。中国早期讲世界史,他讲朝鲜历史的时候也会讲朝鲜三国时期。但是到了近代,因为害怕韩国对满洲的主张,开始说高句丽和朝鲜没有关系,高句丽是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

如果从中原王朝开始就把周边地区视为诸侯国,那么所谓诸侯国可以说是地方政府。但这些地方政府不仅完全不听中原王朝的话,还经常骚扰中原王朝。

为什么隋唐即使走投无路也要打高句丽?而且,就是因为隋朝打得这么狠,最后才打得这么狠,是为了自己。这唐朝还缺记忆,然后还要打仗?

高句丽虽然主要建立在满洲,但与其他以此为起点的北方民族不同,基本没有大规模进入中原。最多只是在军事上骚扰中原王朝的边境。既然高句丽现在据说是中原王朝的地方政府,怎么能脱离边境呢?也许应该是内部边界?通过与中原王朝的几次直接冲突,也说明高句丽的军事实力还不够强大,还不如北方其他民族强大。

隋唐以前,中原王朝曾数次与高句丽交战。第一次提到曹魏的时候,中原王朝在辽东有一些据点,还有一段时间公孙的军阀政权。高句丽协助曹魏消灭公孙氏政权。后来曹魏忙于与南方作战,这里已经没有兵力了。于是高句丽入侵了曹魏在辽东的土地。曹魏打完南方战争,就放了手,发兵灭高句丽。具体十几个,我就知道还是难打,打了很多硬仗,连魏国大将都死在高句丽手里。但高句丽的军事实力还是弱于魏国,最后魏国攻占了高句丽的都城。

但我之前写的文章分析,中原王朝不具备长期占领满蒙的条件,军需无法扎根,无法长期驻军、派员治理。更大的原因是在清朝人口激增之前,没有中原人愿意移民到那里。于是魏终于退出了。此外,慕容鲜卑也多次与高句丽交战,攻占了高句丽都城。

如果把郭玮和慕容鲜卑也算在中原王朝的范围内,这就是隋唐以前玩的高句丽了。

魏、慕容鲜卑、隋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统治者都有鲜卑血统。但当时曹操,满清未入关,不成气候。我觉得曹操可能是鲜卑人的后代。鲜卑虽然进入中原的时间比较晚,但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其中一部分可能已经迁居中原,迁居至此的鲜卑人可能包括曹操的祖先。最后因为很大一部分鲜卑人融入满人,曹操被认为是满人。慕容鲜卑就不用说了,是百分之百的正宗鲜卑。

隋唐皇室的母系血统来自鲜卑,这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是他们的父系是否来自鲜卑。据考证,李世民的祖先是鲜卑小野氏。而且他们的祖上经历与鲜卑人基本一致。现在考证文章很多,网上也很容易找到。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

打高句丽的四个朝代有一个共同点:皇室的鲜卑血统,所以对满洲的土地有感情,这可能是他们打高句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原因,基本都是表面的,也可以说是双方的直接冲突,即高句丽在想继续扩张领土的同时,经常骚扰中原王朝的边境地区。另一方面,这些中原王朝当时相对稳定,有中央财力支持作战。然而,这是非常困难和昂贵的。因为高句丽战争,隋朝不仅军事上一败涂地,还造成国内财政短缺,引发农民起义。李世民对高句丽的战争也基本如此。也没讨到什么便宜,伤亡也不少。

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和推测,甚至李世民也可能受伤,所以他不得不仓促撤退。当我最终到达唐高宗时,高句丽已经因为高句丽的内乱而完全毁灭了。但是结局对中原王朝并不好,因为中原王朝没能控制住原来的高句丽地区,最后退出了。真正的受益者是朝鲜半岛的新罗,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土地大部分被新罗占据。

一:高句丽不安分,总想搞事。高句丽自隋政权建立以来,一直与大隋作战,千方百计扰人边疆。杨光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时,高句丽一直支持北周残余势力对抗隋朝,还联合突厥、契丹在中原打内战,这让大隋很生气。后来隋政权逐渐稳定,高句丽见势头不对,假装成隋的附庸,却同时向中原另一个政权陈纳税纳贡,连表面工作都没做足。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隋和陈的关系自然是水深火热。怎么能允许高句丽这样两头摇摆?此外,在隋与对抗的过程中,高句丽还联合突厥、契丹和攻打隋。后来隋朝统一中原后,不断挑起战争。隋文帝在讨伐高句丽的战役中说的话是:既然高句丽在隋朝臣服于我,又暗中与突厥、契丹联手,把我关在边关,那做一个大臣真的很值得。现在出兵讨伐是为了长远打算,不能不管。现在我必须把它拿下来以确保世界和平。可见隋对不安分的高句丽也是十分惧怕的,怕它控制了突厥契丹等势力,任其发展,将来大祸临头。

事实上,后唐取代隋,或多或少有高句丽的推波助澜。唐政权建立后,克洛克-0前政治经济繁荣。朝鲜三国各有打算,其中新罗投为大唐的一部分,而这个时候高句丽和百济一起打新罗,是对大唐的明显挑衅,要问哪个当权者能容忍这种行为。而且这期间我对唐太宗和李世明的警告充耳不闻。这简直就是一种濒临死亡的不断诱惑,在尝试的同时,我也在愉悦和诉说。

二:高句丽确实有实力。与突厥契丹等游牧政权的经济模式大相径庭。农业发展稳定,体系相对完善,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国库相对充足。游牧政权会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但如果有稳定的农业发展就不一样了。大兴农业国有过剩从长远来看对任何当局都将是巨大的威胁。如果它真的愿意投降,那就正义了,但它会不安分。

如果任其发展壮大,然后统一朝鲜。对中原威胁很大,说不定能颠覆中原政事。历史上这种例子被金取而代之,也不是不知道。当然,这是后话。况且其政权稳定,军队有足够的战斗力。在与朝鲜三足鼎立相互牵制的时期,还有余力对抗隋唐。恐怕隋唐早已视其为异类,又怎能容忍其日益强大?

第三,是领土问题,这也是今天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关乎大国尊严的问题,高句丽也是如此。辽东地区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原领土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分封地,让他们自行发展,前提是必须承认自己是中原的一部分,老实交代。而高句丽不仅没有臣服,还公然反抗隋唐,扰乱其边境。这明显是一次次摸老虎屁股。再者,自古以来,涉及领土问题,态度一直是寸土必争。还有很多历史上的东西方探险,更不用说早就划入版图的地区了。当然,我想要回我自己的地方,我想什么时候拿都可以。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南。江南是中原最富庶的地方,素有天下粮仓之称。历代君王无一不重视江南,高句丽也早就盯上了江南。这样一件事关世界民生的事情,怎么能听之任之呢?江南一旦被高句丽扰乱,天下就乱了。到时候全国人民吃饭都成问题了。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必然导致国家大事不稳。如果当时出兵打高句丽,一定会输!为什么?因为当时朝中百姓和大臣都忧心忡忡,怎么会有斗志投入战场。再说,如果当时军队真的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那就对高句丽毫无办法了。高句丽虽然没什么大动作,但是他的贴心宝贝怎么能被别人看着呢,何况这个人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