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何在山海关之战惨败(李自成当年为何兵败山海关)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5 05:13

说到清朝的山海关之战,大家应该都很清楚,这场战役是清军摄政王多尔衮率领的八旗军与明朝的连长吴三桂联手,在山海关内外大败李自成大顺军的一场战役。但是当时李自成的大顺军气势如虹,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

对于当时的山海关统

帅吴三桂,李自成一直采取拉拢的策略。于是,李自成不遗余力,用四万两白银,单独给吴三桂一万两白银,拉拢吴三桂。起初,吴三桂也同意投降李自成,并领兵离开山海关。

然而,就在吴三桂走到永平西沙合义的时候,吴三桂遇到了一个成功逃离北京的家仆,同时收到了三个让他无比愤怒的消息:家被抄,全家被关;他的父亲对刘宗敏很苛刻复制和掠夺",是鼻青脸肿,奄奄一息;与此同时,我心爱的妃子陈圆圆也被刘宗敏占有了。吴三桂与李自成反目,迅速收复山海关。

李自成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试图安抚吴家,放回陈圆圆,希望缓和与吴三桂的矛盾。但吴三桂已经通过这件事看清了李自成政权的本质,决定抗争到底。李自成决定出兵攻打吴三桂。

此时李自成的军队,加上吴三桂的家眷和被他俘虏的明朝崇祯皇帝的太子,还是希望让吴三桂投降,而不是和吴三桂作战。而且李自成的军队向山海关推进的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是"被吴三桂俘虏。骗投降"迷茫中的李自成直到战前的最后一刻都对吴三桂的投降抱有幻想,这注定是一场他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战斗。

其次,大顺农民军政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退化。

不得不说,入京的大顺农民军已经开始广为流传"不思蜀而乐"现在,不仅普通士兵完全失去了当年那种严格的军纪,开始享受买醉的生活,包括李自成、刘宗敏在内的这些高级将领也迅速堕落。

特别是在刘宗敏,李自成本来是要刘宗敏领兵进攻吴三桂的,但是刘宗敏公然反对李自成的命令,甚至叫他上战场杀敌,自己在这里享福,这也让李自成亲自领兵入关,多少有些无奈。

从领导层到基层官兵的迅速沦陷,不仅影响了他们对待战争的心态,也影响了他们的士气,这也注定了战争的最终结局。

这就是战略眼光的不同,结果自然会不一样。后来也证明,如果范文程晚一天写信,或者多尔衮晚一天开战,结果就不一样了。李自成于3月19日拿下北京,多尔衮于4月15日接见了吴三桂派来的使者。然后转向南方,到达山海关外的威远台。那是4月21日的晚上。

这一切都意味着李自成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来解决长城门口的问题,当然也包括吴三桂的投降或者歼灭。以大顺军的招兵买马能力和对战争的适应能力以及后来的山海关战争,简直"关辽和吴",或许连两天都抵挡不住,那么试问一个月的时间,屡败屡战,让吴三桂和清军,反而一败涂地?

如果李自成进京后立即夺取山海关,分兵把守北京以北的所有关隘,大顺军虽然不会像八旗军那样勇猛,但进攻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八旗军的优势在于马上飞奔。北京北边的山海关就不用说了,全是崎岖的山路。只有地理上的障碍才能牵制敌人的力量,减少一半的气势。若孤军深入,难以为继,若不能打击,多尔衮必然会卷土重来。等华北局势稳定下来,李自成就能经营江淮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大顺取代大明,汉政权还是取代汉政权。现在历史恐怕不会这样写了。

所以李自成的战略在山海关大战前就失败了,直到三月二十九日才派人投降吴三桂。第二,北京战败后,他们一直没有做好武力消灭吴三桂的准备。换句话说,这种优先退保的做法根本就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入京后迅速消灭吴三桂,以重兵夺取山海关。

可惜李自成等人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后来成了他们的宿命,不免让人有点"大意失荆州"感觉,以至于到最后,其辛辛苦苦建立的大顺政权功亏一篑——好不容易灭了明朝,却给清朝披上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