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桓温在有机会做皇帝的时候,却在一步之遥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4 02:39

桓温,东晋名臣,人许。桓温曾经率军灭亡入汉政权,收复蜀国,因此声名大噪。此后,桓温积累的战功越来越多,在朝鲜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后来桓温抓住机会,在位十几年,废帝完全由他说了算。桓温能做到这一点,其实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但关键时刻桓温放弃了

称帝的念头。究竟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东晋名臣桓伊,因谋划平定王敦之乱有功,被封为万宁公。儿子一岁的时候,因为受到文巧的表扬,取名为桓温。桓温从小就是个侠客,以恶为仇。

桓伊在苏军叛乱中被姜波杀死。桓温下定决心要为父亲报仇。在为父尽孝的三年里,他每天都在睡觉,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父亲的报复。三年孝期满,桓温马上去找姜波报仇,但是姜波已经死了。桓温决定替父亲还债,杀死三个儿子。

姜波的儿子听说桓温要来报仇,就提前把武器藏在服丧的地方,以防桓温。后来,桓温假扮成送葬者混入彭羚,一刀杀死了姜波的长子姜彪。姜彪的两个弟弟转身去拿武器,也被桓温追上杀了。

按说杀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但是晋朝讲究孝顺,认为桓温为父报仇就是孝顺。桓温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名声大噪。皇帝听说了,就把南康长公主嫁给他。他当上了徐的校尉,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走上了权臣之路。

公元354年,桓温北伐,名臣王蒙第一次下山谋职,行军到长安为桓温出谋划策时,桓温很高兴,和他聊了一天,感叹"江东没有你这样的人才!",最终,因为桓温延误了战机,没有攻占长安。王蒙看透了桓温,改投前秦苻坚,推行仁政,帮助苻坚在十几年内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70多年的战乱。

东晋名将谢安,早期也在桓温宫中担任司马之职,准备帮助桓温成就一番大事。但是桓温太冲动了。见他战术生疏,野心勃勃,谢安担心出事,于是谢安以照顾生病的弟弟谢万为由,辞职回家。后来,简文帝病危,谢安回到山上当了一名照顾他生活的大臣。但此时谢安已与桓温渐行渐远,投靠了没落的司马皇族。

随着几次北伐,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权,他的野心开始膨胀,试图废除简文帝的独立。他的弟弟建议,想称帝就先除掉谢安,否则很难有所作为。这时,桓温又想起旧情,不忍对谢安下手。反而教弟弟谢安不是你的招。

后来,桓温的权力达到了顶峰,他进军朝鲜,废除司马懿,建立简文帝。简文帝知道桓温随时可能杀了自己,他每次见到桓温都很害怕。后来,桓温在宫中埋伏兵马,准备杀了简文帝,自立门户。当他带着剑来到文健面前时,文健含泪哀求桓温,但桓温心软得难以置信,带着他的军队离开了。

皇帝哭了,这让桓温放弃了称帝的念头。可见桓温有妇人之仁,难以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