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首次发现濒危鸟类朱鹮这是什么鸟(国家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朱鹮)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3 21:52

说起朱鹮,这种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鸟,是极其稀有的鸟类。朱鹮是一种很常见的鸟类,分布很广,不仅在中国,在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区也有分布。它曾经是历史上随处可见的鸟类之一。甚至在日本江户时代,就出现了朱鹮数量过多,农民开始猎杀朱鹮的情况。

但从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韩国、朝鲜、西伯利亚等地,朱鹮的数量不断下降,逐渐消失。为了保护这种珍稀鸟类,1981年12月,日本将中国仅存的5只朱鹮全部捕获,试图在人工环境中保护和拯救它们。但由于种种原因,这5只野生朱鹮未能留下任何后代。2003年10月,随着这五只朱鹮中最后一只朱鹮& LD,Akin "死后日本就没有朱鹮了。

为了寻找和保护朱鹮,中国科学家刘孟增和他的团队分析了朱鹮的历史分布、气候条件和地理状况,在全国13个省选择了260多个观测点,逐一寻找野生朱鹮的下落。

经过3年、5万多公里的科学考察,1981年5月18日,刘孟增和他的团队在陕西省南部汉中洋县发现了仅存的7只朱鹮,其中4只成鸟,3只幼鸟。幼鸟的出现意味着这些朱鹮还有繁殖能力,这些幼鸟将来会加入繁殖大军。

经过努力寻找这些朱鹮,科学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就地保护,一个是全部捕捉,放入动物园。原地保护的好处是更适合它们的原生态生活环境,缺点是科学家需要留在这里。为了保护朱鹮,科学家们选择了最困难的方式:就地保护。

刚开始的时候,朱鹮的数量比较少,任何一个个体的损失都可能是朱鹮种群的灾难,所以工作人员可以说是日夜守护着朱鹮树。

朱鹮的天敌很多。除了猛禽,蛇和猫也是它们的天敌。为了保护朱鹮,工作人员在朱鹮孵化的树下绑上塑料布,防止蛇和猫攀爬。

在野外,朱鹮会在一个巢内产下2-6只,其中同巢第一次孵化的个体具有明显的头部优势,它们会排挤较小的个体,甚至将其推下巢。工人们在筑巢的树下撒网,防止小鸡掉到地上。结果在树下发现了一只小朱鹮,连夜送回北京。在工作人员的照顾下,雏鸟幸运地活了下来。

朱鹮每年7月至3月会群居,2月左右会寻找伴侣。朱鹮是一种一夫一妻制的鸟类。朱鹮每次发情期都会分泌一种灰色物质,它们会用喙把这些灰色物质涂抹在自己的羽毛上,所以每次发情期都会表现出来。婚羽"。

朱很胆小,怕人,又怕吵闹。然而,每年清明节前后,是当地人祭拜祖先的时候。当地人会在朱居住的森林里放鞭炮和烧纸钱。为了确保朱不受打扰,工作人员一度要求当地群众绕道而行,取消燃放鞭炮的仪式。

平时,工作人员还会到当地学校、村镇进行朱鹮科普。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位80岁的老人和8岁的娃娃都知道保护朱鹮的重要性。

除了这些,影响朱鹮的最大问题是农药。朱鹮喜欢生活在湿地环境,以小鱼小虾为食。为了保护这些朱鹮,当地提出了四项禁令:禁止在朱鹮活动区狩猎,禁止在朱鹮巢内砍伐树木,禁止在朱鹮觅食区播种农药和化肥。

然而,这些保护是不够的。朱鹮的数量在最初几年没有明显增加。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工作人员将一些朱鹮放在人工环境中孵化和饲养。

上个世纪,我们对朱鹮了解不多,也没有孵化朱鹮的经验。不过,工作人员借助双筒望远镜,简单观察了朱鹮在育雏时的体验,比如蛋翻面晒干的频率,每天给幼崽喂食的次数等,并在人工环境下模拟了野外的生活条件。

鸟类属于温血动物。为了让鸡蛋受热均匀,他们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就要站起来翻面晾干,一天大概25-42次。雏鸟刚孵化时,父母每天要喂7-9次,一个月后每天14-21次。

鸟类会在出生后50天左右跟随父母来到猎场,学习狩猎技巧,适应野外生活环境。只有满足这些条件,他们才能离开父母,独自生活。

在工作人员的不懈保护下,如今中国境内约有5000只朱鹮。2001年,IUCN将朱鹮从极度濒危降为濒危,再降为易危。

而且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人工饲养的朱鹮也逐渐放生野外,放生的地方从朱鹮原产地洋县到河南东寨、浙江德清等地。,甚至日本在中国也有朱鹮。在朱的产地洋县,朱随处可见,当地人已经习惯了朱作伴的日子。

得益于朱鹮的成功救助,中国的朱鹮救助案例也成为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