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为什么是禁书(中国四大邪书是哪四本)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0-23 08:13

明朝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许多学者、学者融合了东西方的学说,诞生了一批科学性很强的著作,如《本草纲目》、《新论法》、《河防总论》、《算术》、《农业百科全书》、《瘟疫论》、《天宫论》等。

这些实用性极强的科普

书籍命运不一,其中《吴北之》、《天工吴凯》等书籍被禁,尤其是《天工吴凯》,直到清末民国时期在中国几乎绝迹。这本书"出口到国内市场"中国人直到日文版才知道我们有这么棒的书。

然后作为一本利国利民的综合性科学书籍,总结了中国几千年的工业成就。天宫吴凯哪里挑战了清帝的敏感神经,以至于封杀?

关于明史研究的专著,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非常有名,《天宫》的作者宋,生于万历十五年(1587)。

宋应星,江西新人,自幼才气横溢,有"多大年纪能押韵",过目不忘。1615年,宋和宋应生来到省会南昌参加乡试,他们脱颖而出。宋在高中时是第三名,在初中时是第六名。奉新学生中,只有他们的兄弟当选,所以被称为"奉新二松"。然而,他们的运气可能已经用完了。在以后的进京考试中,他们失去了在孙山的声誉,最终在崇祯初年放弃了科举的念头。

在考场上失意,是天下之大幸。

从崇祯初年到崇祯十年,宋平淡生活给世人带来了一部辉煌的杰作——天工开物。1637年,崇祯十年,是很奇怪的一年。近代欧洲科学的创始人笛卡尔出版了《方法论》,东方的宋出版了《天工开物》。东西方同时出版了影响世界的两本书。

明朝后期,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思想等方面并不落后于欧洲。资本主义在江南萌芽的时候,一方面是人性的解放,《金瓶梅》等小说的流行说明有一股人性解放的浪潮。另一方面,各种科技书籍的诞生不仅仅是实用思维的推动,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应运而生。

可悲的是,这两部巨著的命运完全不同。方法论在西方掀起了科技革命的浪潮,但天宫吴凯在清朝被封杀。

1637年,明朝大乱,天工开物在中国的销量并不好,也没有引起轰动。清朝初年,一位名叫杨的福建书商将其包装成畅销书,《天工》开始在大江南北流传,并成为出口国外的书籍之一。但没过多久,这本书突然不见了,彻底绝版了。

乾隆时期,为了进一步稳固统治,从文化图书源头上扼杀反清思潮,巩固满洲的统治权威,乾隆以编辑《四库全书》为名,进行了全国性的图书审查。在这项史无前例的庞大文化工程中,许多曾经流传于世的书籍无缘无故地消失了。

严格来说,清朝并没有禁止破坏天工的行为,但也没有列入《四库全书》。但问题是,《四库全书》囊括了乾隆以前的所有古籍,而《天宫吴凯》并没有得到《四库全书》的认可,也就是说它作为一本正常的书被废弃了,而文字狱在乾隆时期最为严重,所以《天宫吴凯》实际上是被禁的。

《四库全书》未收录天工开物的原因有三:一是清朝对科技书籍不感兴趣,视其为"诡异的技能和狡猾"不重视;第二,有一些"北陆"、"东北彝"诸如此类的话,属于对明朝的正常描述,却刺痛了清朝统治者的神经;三、宋之兄宋应生《方玉堂全集》及友人等人的部分作品有反清思想和主张"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歧视"。

因此,官方对《四库全书》的态度表明,《天宫吴凯》是一本政治不合格的书。如果官方不收录,民间可以印刷流通吗?不会吧!因为清朝多年的文字狱,尤其是乾隆多次搞的文字狱,老百姓本来就战战兢兢,不敢印含糊敏感的书,不敢放在家里,更何况是政治上明显不合格的书,比如《天宫吴凯》。

结果是没有书商敢印卖天工开物,很多人不敢藏这本书"反书"连看都不敢再看,赶紧烧掉。结果,天宫吴凯在中国消失了200多年。

可是墙内花墙外香,家里冷,外面却是火。

17世纪,“天工开物”传到日本,很快就一塌糊涂,不断再版再版,甚至让日本流行起来"创造事物的科学",把它当成"植物产业"的指南。

18世纪,天工开物传到朝鲜后,一度引起热潮。比如朝鲜思想家朴智元在他的游记《热河日记》中郑重推荐天工开物,19世纪的许多科技书籍也多次引用天工开物。

与此同时,18世纪后,《天宫吴凯》传到欧美,很快被翻译成12种语言。欧洲学者说这本书"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宋应星叫"中国的狄德罗"。天工开物对欧洲的影响超乎想象。作者举了三个例子。

1.19世纪欧洲有养蚕技术,但缺乏防病治病的经验,导致生丝产量大量减少。然而,天工吴凯提供了一整套养蚕和防治蚕病的经验,大大提高了欧洲的丝绸业。

2.当时欧洲的工业虽然发达,但农业非常落后,仍然使用人工播种,犁的设计非常原始。但是天工开物中包含了中国的播种机和更高效的犁,所以这本书直接推动了欧洲的农业革命。其实欧美现代播种机的最初雏形在中国,所以不要说中国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没有贡献。

3.当时欧洲已经知道造纸了,但一直是用破布做原料生产麻纸。天工吴凯让欧洲人知道了可以用野生树皮纤维、竹草纤维代替破布造纸,可以将各种原料混合制成纸浆。

总之,欧洲现代科技的发展并不完全是欧洲人的结果,而是吸收了全人类的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中国几千年的手工业技术对欧洲的影响很大。

晚明时期,中国文人中出现了一股实学的浪潮,他们通过实地调查、收集、记录资料、归纳分类,总结前人的技术,以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而不再简单地将科学技术视为"诡异的技能和狡猾"因此,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科技书籍,而天工吴凯就是这种实用学习潮流的集大成者。

如果这种思潮在明末继续发展下去,中国未必能走上近代类似西欧的科技文明之路,也未必能与西方抗衡。可惜的是,清朝建立后,晚明重视科技的风气逐渐被斩断,天宫吴凯的命运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两个朝代的不同性格。

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朝如果继续传承下去,在近代依然会遭遇百年屈辱,甚至比清朝还要惨。其实这种观点至少忽略了晚明思想界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