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图义仓为何被称为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名字由来)
说起天下第一仓,边肖其实很多地方都记得这句话,但是经过多年的发现,这个天下第一仓其实指的是一个地方,其实指的是"风土一仓"所以不要随便出错。最近也有人说,为什么这个风土一仓号称天下第一仓?下面就和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
大荔县城东十多公里处,一座古镇坐落在黄河滩附近的一个高地上。现在它在地图上的名字是朝一镇。历史上以县政的形式存在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50年代黄河上修建三门峡水库,由于靠近库区,大量移民搬迁,当年的朝邑县被撤销,并入邻近的大荔县。在朝邑古镇的东南角,另一处突出的悬崖上,有这样一座建筑。今天,我们要告诉你的,就是这座建于清末的粮仓,它的名字叫风土一仓。
风土一仓的由来
丰图义仓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它是由清代著名理财家赵都建造的"拯救总理"阎敬铭开始建造,历时四年完成。光绪九年(1886年)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储存粮食。确切的说是私人仓库,是中国清代为数不多的大型粮仓。当时被慈禧太后朱批准为"世界第一仓库"。今天,它值得"无论从建仓规模、储粮历史,还是现在的古仓使用情况来看。世界第一仓库"的标题。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2006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国古代,粮仓分为民仓和官仓。私仓分为志愿仓和社会仓,由县级政府指导设立,乡绅管理,私办辅助,实行“官督绅办”,有的是义仓,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民众的捐款和官方的扶持,用于在丰年储存粮食,并在丰年对方圆灾民进行救济。社仓是以家庭为单位,由族长或有名望的人发起的储存粮食的机构。粮食来源于劝捐或募捐,存放在祠堂或庙宇中。国营粮仓为官仓,主要包括正常仓、储备仓、转运仓、太仓仓、内仓、外仓。相比较而言,社会仓库的规模要小得多。
1886年丰土义仓建成后,慈溪朱碧被批准为世界上第一个仓库。作为私人仓库,它的储粮能力只有3万多石,也就是5200吨。自然不能和官仓相提并论。它为什么被命名为"由慈禧太后?世界第一仓库"然后呢。事实上,它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易仓"的意思。但其建筑之精美,用料之精良,规格之高,绝非一般仓库可比,就连官办粮仓也逊色不少。据考证,丰图义仓建造所用的墙砖规格有十几种,颜色各异,反映出这些墙砖是不同地方、不同砖窑所捐,可见义仓建造的性质。
风土一仓是城中城的一种布局,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由夯土建成。它的三面建在又高又陡的土崖上,西面是城楼和又厚又高的土墙。根据地形,易守难攻。守卫可以站在墙顶,防备入侵的敌人。外城高7.7米,西面有城门。城门楼为砖结构,面向东西,四个汉字"用资本捍卫"相传也是慈禧御笔所写,意为保卫、捍卫。这说明外城的主要功能是保卫内城。外城比内城晚几年,是易仓的第一道防线。
从外城的古门可以看到50米外的内城。内城坐北朝南,前面是一片开阔的绿地。内城是一组砖墙结构的窑址建筑,看起来像一座古城。城墙就是粮仓,所谓仓墙合一。沿着这面城墙,有58个砖结构的窑洞,每个窑洞可以储存90吨粮食,总储存量为5200吨。资料显示,仓库围墙高14.89米,东西宽133米,南北长83米,总面积1.1万平方米。南墙外开两扇门,名为东仓门和西仓门。东西库房前有一对石狮子,东西库房之间的墙上有浮雕砖,构成中间高的斜山屋顶。风土一仓"两侧有四个大石雕,上有砖花瓶,下部有环纹、葡萄纹、雷纹等图案。看起来古雅雅致。据说,东门是丰年粮食的入口,而西门是饥荒救济的出口。现在,西门几乎常年封闭,很少使用,成了游客进出的地方。
进了内城,看到内城城墙上有长长的回廊。这些走廊具有突出的功能,起到临时收集和释放食物的作用。回廊外,内墙围成一个宽敞的广场,平地非常有利于晾晒食物,平时也可以驱赶。庭院南侧,东西门道两侧,东西排列着几栋楼房。中间有一个小院子。小院古色古香。先在东、西各建三个厦房,后建三个大房,在大房的东、西两侧各建三个小房。这座四合院式的建筑,早年曾是一仓管理人员办公生活的地方。现在,这里成了风土一仓的文献展室。
在苍城的西南角,有一个隐蔽的小门,如果没有旅游标志,很难发现。这是通往苍城之巅的通道。沿着这狭窄的台阶爬上仓顶,却见仓顶用青城砖铺成,素净整齐,有半米高的女墙,两边有婴儿床。抬头望去,平坦的仓壁具有城墙的功能,可用于仓卫的检查和设防。在仓壁顶上,北面正中,一座中式小楼十分醒目。走近一看,是一座朱文公庙。朱文公,即宋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朱,最早倡导兴建社仓,仓储业尊称他为紫阳仓始祖。风土义仓建成时,自然要建神社纪念。因为朱文公庙位于北仓中心,也是指挥所。仓城练兵或粮仓遭袭时,文公庙就是这里的指挥中心。石雕"龙"、"老虎"两个大字,这两个字是慈禧题写的。1900年,慈禧从北京逃到xi安,途经朝邑,百感交集。她想起了阎敬铭的耿介和罕见的理财能力,于是兴高采烈地挥毫泼墨,为已故的阎敬铭题词"龙","老虎"两个字。这两个石刻人物被放置在丰图一仓以西的龚燕庙,文革后被移到现在的位置。现在已经成为风土一仓的一个景点。
站在风土一仓之巅,向东望去,隔着黄河,中条山郁郁葱葱,风景如画。向南望去,巍峨的华山笼罩在云雾之中。向北望去,200多米外的代慈楼和巍峨的金龙古塔清晰可见。代慈楼是宋代重建的文物东岳庙前的戏楼。这座古塔建于明朝。风土一仓和这两处文物只有一条马路之隔。那条路就是著名的班超古道,融合了周元古道、隋唐古驿道、秦东北的驰道和现代官道。许多商人和军队走过这条古道。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循着这条古道一个接一个地走向外界,开始了他们或悲壮或辉煌或平凡的人生历程。
最新留言
暂无相关内容